摘要: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习惯影响着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效果。研究并制定一体化课程下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综合职业能力 学习行为规范研究
为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工院校开展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开发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进行了一体化师资、教材、教学场地等课程资源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从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一学生方面来看,学生普遍在一体化课程学习中缺少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使毕业生缺少企业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一、问题: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仍然达不到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化要求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员工的职业化,要求从业者在特定的企业文化中,要有适用企业需要的人格、能力和行为方式,即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对餐饮企业的岗位要求调查,中式烹调师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可归纳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三方面。
专业能力包括原料初加工、热菜烹调、冷菜制作、营养配餐能力,设备操作与简单维护;方法能力包括工作过程、质量控制,花色翻新、成本控制与厨房管理能力;社会能力包括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工作主动性独立性、吃苦耐劳与爱岗敬业、团队合作与服务意识、安全操作。
从实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后的情况来看,部分毕业生存在专业文化底蕴不够、烹饪技法合理性及规范性欠缺、制作的菜品质量不稳定、岗位适应能力不足、团队合作精神服务意识不到位、缺乏菜品创新精神、责任心不强等现象,综合职业能力仍未达到职业化要求。
二、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对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作用
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获得,综合职业能力也只有通过反复完成职业活动才能形成。在一体化师资、教材、教学场地等教学资源的建设比较规范的基础上,本文把目光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一学生身上探究原因。
在一体化课堂中学生会获得技能,这种技能既包括动作技能,即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技能,也包括认知技能(心智技能),即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认知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形成符合法则的认知活动方式。需要合乎的法则和程序即是本文要研究的学生学习行为规范,既包括操作技能的规范,也包括认知技能的规范。
通过对一体化课堂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的研究,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学习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变。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习。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将“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生长。
三、对策: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建设的研究
1.调研一体化课程学生学习行为现状
笔者对所在学校2015级中式烹调专业学生在一体化课程《中式烹调工艺》课堂上的学习行为组织了观察访谈,并进行了现状分析。
在一体化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方式是实际参与工作过程和生产流程,职业性体现比较充分,把课堂学习行为观察点设计成8个维度,即职业工装准备、选择学习(劳动)工具、确定学习目标任务、分组制订工作计划、小组中的分工合作、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检查控制、评价分析改进、6S管理,从而有利于观察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访谈提纲设计也紧贴生产实际的需要。
为了避免观察记录表的主观性,还设置了访谈提纲以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尽可能保证观测点全面真实。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访谈提纲如下。
课前你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仪容仪表、职业工装有什么要求?
本节课的学习三维目标是什么?
你们小组是如何进行信息收集整理的?
本节课选择哪些工具和设备?为什么?
工艺和产品的评价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如何保证工作顺畅?如何保证产品质量?
你认为成功在哪些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什么原因?如何改进?
如何保障操作安全?
通过四个月的随堂观察和访谈,对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2.制定学习行为规范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规范的制定要依据教学目标,聚焦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遵循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要与课堂结构、教学流程相匹配,体现“行动过程完整”(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与评价反馈)和“手脑并用”;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三维目标的统一。
(2)职业性原则。在一体化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和学习是一体化的。规范的制定要有利于学生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变。
(3)因材施教原则。技工院校的学生不习惯或不擅长抽象思维和演绎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在脱离具体职业环境进行学习时有困难,难以实现知识迁移。规范的制定一定要体现真实的工作情境,提升学习行为的有效性。
(4)可操作性原则。规范的制定是为了执行,各项要求力求具体、明确、清晰,学生可以操作,效果可度量、可检验。
3.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探讨
为了制定有效的学习行为规范,笔者学校会同餐饮业专家、专业课教师、教育专家等经过多次研讨,在持续观察、研究、反馈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体化课程教学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并且在20 1 5级中式烹调班试行,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展现出来的综合职业能力受到餐饮企业的充分肯定。
《中式烹调工艺》课堂学习行为规范细则如下。
(1)仪容仪表。职业工装整洁合规,围脖按规格系戴,工牌佩戴于左胸前;仪容仪表整洁,不化浓妆,勤剪指甲、不涂指甲油,无头皮屑,女生长发盘头、使用统一发夹,操作前消毒洗手;集中整队点名进场,手机统一存放。要求:提前5分钟整队、检查。
(2)工具、设备选择检查。自带工具齐全、合规;设备检查调试,按规操作。
(3)确定学习目标任务。课前调研、采集所需专业信息;撰写学习任务书,师生讨论确定三维学习目标、学习(工作)任务。
(4)分组制订工作计划、流程。个人或小组独立制订工作计划;选择合适的烹调方法;确定操作流程;计划、方法、流程得到老师确认。
(5)小组中的分工合作。确定在小组内的分工(分工定期调整),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确定小组成员合作形式;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要求:强调主动性、协同配合,减少材料损耗。
(6)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检查控制。对照质量控制单、自行或由他人进行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控制。
(7)评价分析改进。个人或小组独立制定评价标准,对照标准自评和互评。要求:积极参与、过程标准与结果标准兼顾。
(8) 6S管理。炊具与餐具定位整齐摆放;原料按保质要求存放;操作台整洁卫生;设备使用与维修记录规范填写;遵守水、电、气、刀具、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整队着装点名进场。
四、案例:实验班级与传统班级综合职业能力的差异
笔者学校在2015级《中式烹调工艺》课程中试行了学生行为规范。附一则观察案例,课题是“蟹粉狮子头的制作”,观察内容是学习任务书、仪容仪表、工具设备、确立学习目标任务、小组中的分工合作、工作过程、品尝评价分析、6S管理。观察班级为烹饪15 (2)(传统班)、烹饪15(1)(实验班)。
综合印象:烹饪15(2)(传统班)对相关菜肴的文化历史缺少了解,专业的自豪感淡漠;仪容仪表不符合要求的达到24%;工具设备不完备率达4%;交往能力、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锻炼较少;合作能力、责任意识淡薄:操作能力较差,节约意识淡薄;归纳总结、创新能力不够;安全意识、卫生意识不强。
烹饪15(1)(实验班)了解菜肴的文化历史,学习兴趣浓厚;仪容仪表符合要求;自带工具准备充分;交往能力、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团队精神增强;操作能力比较完备;有节约成本意识;能归纳总结、举一反三,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力,能考虑到文化差异,思考积极;安全意识较强,珍爱生命,操作条理有序,自控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观察,发现实验班学生更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专业相关能力与必备品格明显优于传统班级。
五、小结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是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抓手,是提高一体化课程教学效率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中式烹调专业一体化课程下学生学习行为规范的研究,规范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促进了一体化高效课堂建设,进一步解决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以期为用人单位输送更多综合职业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