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公镇初级中学:放飞梦想与希望的地方

发布时间:2018-09-05

  泽州县巴公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巴公镇中”)兴建于2009年7 月1 日。占地面积83334 平方米,建筑面积40994 平方米。学校建有教学楼、办公楼、公寓楼、实验楼、信息楼、餐厅、标准化塑胶操场等教学设施,班班装有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基本实现了教育技术信息化。学校处室机构健全,理、化、生各种仪器,体育、音乐器材装备达省定标准。全校现有30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87 名,教职工134 人,其中专任教师127 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98%以上。

  巴公镇中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为办学宗旨,确立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育人,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的教育理念,对每一位巴公学生负责,办人民满意的初中学校。

  “3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梦想奠基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是教育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巴公镇中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抓手,积极探索课改之路。在借鉴名校理念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符合巴公镇中实际的高效课堂新路子。全校教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努力发展综合素质为己任,投身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高效课堂之路,初步形成了具有巴公镇中特色的“315”课堂教学模式。“3”就是三项措施,一是时间分配:教师点拨15 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点拨反馈25 分钟,课堂检测5 分钟;二是作业布置:预习在课前,作业在当天;三是理念渗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形成。“1”就是一条主线:搭建学习桥梁,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高效学习的总目的,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由“灌输式教学”和“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教学和学习”的转变。“5”就是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反馈、点拨提升、当堂测验的五个环节。

  巴公镇中通过对“315”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力四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形成。课堂上,学生的智慧在迸发,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提升,师生的关系正在改变,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正在形成,知识在积累,智慧在启迪,情感在丰富,情操在形成,能力在提升。

  道德赋能和英语教育项目进课堂,为学生的梦想护航

  泽州县新园青少年赋能发展中心成立于2013 年3 月,是一家非营利性基层社区组织,旨在通过执行青少年道德赋能与英语教育项目来帮助12~15 周岁的青少年提升道德能力及英语语言能力。巴公镇中通过与新园青少年赋能发展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开展青少年赋能计划。将课堂以外,包括各种公益服务活动、艺术活动及家访等活动合作开展,旨在通过项目的执行释放青少年的潜能,倡导一种以服务为主体的校园文化,从而推动学校所在地及农村社区发展。

  比如家访活动,学校一位老师说:“宋坦起是156 班的学生,他在班里看上去默默无闻,却是一个很热心的学生,我很想知道他的成长历程,从而可以更好地培养他。我们和他的父母联系的过程很顺利,他们还让宋坦起到村口接我们,到家后我们聊了很多,他的妈妈谈到他的特点:安静、顾家、自立等。谈到写字时却有点伤神,说宋坦起小时候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写字很慢。我们也提供了一些建议,比如买字帖、每天练习等等。我们彼此留了联系方式,方便以后沟通。他的妈妈也很有信心,感觉有老师的鼓励与支持,孩子一定能练好字。离开时,他们一家三口送我到楼下,很久才回去。后来上课时我发现,他的字有了小小的进步,接下来,我会与他妈妈联系,共同关注坦起各方面的成长。”

  青少年赋能计划使学校和学生都得到了益处,就像157 班学生刘栋旺所说:“学习道德赋能前和同学矛盾多,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学习之后,我了解了一些处理矛盾的方法,也比以前有礼貌了,面对老师也没有以前紧张了。”

  道德赋能和英语教育项目以其鲜活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特别是课堂教学和社区公益活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把教学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既学习了英语知识,也修养了高尚品格。

  积极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学生的梦想添彩

  2013 年,巴公镇中被晋城市文明办推荐为中央公益彩票基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校,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几年来,在项目建设支持下,巴公镇中相继建起了美术室、舞蹈室、音乐室、乒乓球室、科技室、棋类室、劳技室、经典诵读室、道德讲堂和心理辅导室等十多个活动阵地,并依托学校现有设施、场地,结合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组建了十多个校级兴趣小组,以艺术、体育、科技、制作为主要内容,包括绘画、书法、舞蹈、器乐、田径、棋类、计算机等项目。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发展了特长,提高了能力,陶冶了情操。

  学校少年宫辅导员队伍,以学校音体美和计算机教师为主,同时聘请校外有特长的志愿者作为少年宫的辅导教师,充分利用学校活动课、课外活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通过各类文体活动,增长了才艺,陶冶了情操,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

  同时,学校少年宫始终坚持公益性原则,活动场所和器材免费提供,免费为农村未成年人授课,平时面向所有在校学生,周末和节假日作为乡村少年宫向社会开放。乡村少年宫的建设,为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孩子健康成长。

  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中陶冶情操,在科学创新的实践中增长才干。现在的巴公镇中学生乐学上进,教师敬业奉献,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朝气蓬勃的巴公镇初级中学正大踏步地向着省市一流的规范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初级中学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