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区域实践

发布时间:2018-09-18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校本课程是具有区域和学校鲜明特质的,经过优化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品质提升的校本课程。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发挥行政主导作用,通过顶层设计,为区域内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行动路径、提供智力支撑,实现区域内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整体推进。

  10多年来,扬州市江都区立足于全区小学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积极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的职能,持之以恒地推进以“多特色出精品”为目标的学校特色建设和以“三个美丽”为载体的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全区小学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学习先行:奠定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行动基础

  小学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此,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专门下发文件,组织各小学利用半年时间开展“两个学习”,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学习和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理论学习。学习采用“规定动作+自选动作”“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的方式,其中的“规定动作”简称为“12345行动”,具体地说:“1”是各学校至少举行一次专家报告会(按:专家的层次不作具体要求,只要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或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方面有一定研究的人员即可);“2”是各学校至少组织两次全校教职工专题交流活动(按:两次交流活动的主题分别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特色校本课程建设);“3”是组织学校领导班子、教研组备课组、全体教师三个层次的专题学习;“4”是分学科组(按:分别是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综合组)至少举行4次沙龙研讨活动,就本学科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路进行探索;“5”是全体教师在学习后至少写5篇学习心得或学习笔记。江都区教育局特别要求各学校认真深入开展学习活动,结合学校实际,讲究学习实效,同时,教育局将“两个学习”的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对学校年度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之中。

  二、顶层设计:规划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目标任务

  通过顶层设计明确全区和各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措施、时间安排、评价标准等,实行教育局层面和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确保科学规范、可行有效。为此,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在多层次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江都区小学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区域推进全区小学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了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内涵、目标任务、开发程序、组织保障、管理与评估等重要内容,要求各小学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文件,切实强化措施,精心有序实施,保证全区小学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效。在确保3~4年期限内总体目标达成的前提下,教育局对各学校具体启动时间、每年开发和实施的课程门类、课程数量、申报验收的项目等,没有做出统一要求,而是由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行确定。《意见》同时强调,全区各小学要根据这份文件和本校实际,集中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三、价值引领:增强特色课本课程建设的内驱动力

  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属于课程改革的范畴,其价值取向一定是促进学校品格提升、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助推学生成人成才,其中学生的成长是核心价值所在。因此,在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方向上,鉴于绝大多数学校理论研究和师资素质的局限性,江都区小学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侧重于“学校开发的课程”。以“学校开发的课程”为主,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为辅,是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教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前提下,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在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上,江都区提出“1+N”体系,“1”是指学校自主课程。它以学校为责任主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N”是指学生自主课程,以部分教师或社会人士为责任主体进行开发,供部分学生选修使用。在特色校本课程建设门类上,江都区强调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要立足于学生需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尽量远离学科、贴近生活,如人文类、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心理类、社会类、生活类,等等。

  四、问题导向:预防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误区

  1.突出校本课程建设中的“特色”要素。

  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建设,其“特色”彰显的就是一所学校校本课程有别于其他学校校本课程的“个性特质”,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质。江都区教育局强调,特色校本课程建设要坚持学校核心教育价值理念的呈现、学校特色建设成果的彰显、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化、学校历史积淀的传承、学校所在地域的区域资源和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学校杰出师资作用的发挥、富有成效的课程管理和评价等,贴近学校、贴近学生、贴近社会,避免千人一面、肤浅应付。

  2.防止教材化倾向。

  校本课程不等于校本教材,可以由教师自编或选用指导用书,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动器材,可以是一套比较完善的活动方案,可以是经过整合的影视资料,也可以是某一个专题内容的讲稿,不得要求学生购买人手一册的教科书或资料,不得滥发学生用书。

  3.严格开发实施程序。

  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严谨的系统工程,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必须按照“五步走”的程序,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确保规范运作,即:做好课程背景分析、制订课程开发方案、评审课程《实施方案》、撰写《课程实施纲要》、审核《课程实施纲要》,同时对每一个程序的操作办法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五、评估激励:提升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效益

  实践证明,评估激励是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江都区教育局明确表示:在学校层面,各小学要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不断提高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与职称评审和评先评优挂钩,使特色校本课程真正能够成功学生,进而成熟教师、成就学校。在教育局层面,要建立区级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指导组,定期对各学校课程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并根据各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推进的情况,适时建立同类特色校本课程联盟制度,促进相互学习、研讨,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区域性特色课程。从2018年开始教育局每年一次组织优秀特色校本课程验收,每校每年自行申报。达到要求的学校将被表彰为“江都区小学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先进校”,同时鼓励各学校自主创新、开拓,成绩突出的学校将被表彰为“江都区小学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示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