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培养,从职教师资培训开始——中外职教师资培训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10-22

  摘要:经济要发展,科技要进步,人才培养是关键。而关键的关键是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因此,大国工匠的培养应从职教师资培训开始。如何培养一支具有理论知识水平又有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本文从中外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比较中找到了答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不仅需要高素质的科技精英,更需要大量素质高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据预测,到2020年左右,我国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到2200万人。培养技能人才,教师是根本,职业教育是主渠道。兴国必先强师!大国工匠,从职业院校的师资培训开始。

  一、背景

  截止到2013年底,世界上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中,日本有3146家,位居榜首,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可是我国作为GDP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虽然人口众多,企业量大,却没有多少百年企业。究其原因,是缺少大国工匠,缺少大国工匠的传承。所以培养大国工匠的“师傅”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毕克博士( Dr.Beer)说:“教育的品质是教师的品质的反映。”在职业学校,决定未来工人素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起关键作用的是创新性地执行教学计划的教师。他们不仅对未来技能型人才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技能人才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养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进行与教学相关的课题研究、教学实习及通过对新技术的挖掘和运用、对实践中的生产技术革新和生产管理的改革和探索、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等所展现出的对产品精益求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及敬业精神,也会深深影响着学生。对这些准工匠们耳濡目染,改变着他们的职业观和人生观。一支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的、具有宽厚理论基础与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提高生产力和加速发展科学技术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世界上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日本等为保证本国经济科技竞争及人才竞争处于领先水平,都特别注重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大国工匠的培养,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开始。

  二、国外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先进经验

  1.德国的“双元制”

  德国的“双元制”职教模式举世闻名,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这种教学模式至今在世界上还处于领先水平。他们的成功无疑给我国正在发展中的职业教育以深刻的启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模式,在部分职业学校展开了试点。

  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经过千辛万苦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他们在九年级(初中毕业)以后,先经过三年半的“双元制”学习,取得职业技术岗位资格证,再经过四年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学习,参加国家组织的第一次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后进入州政府举办的教师实习学院,经过两年的实习期,参加国家组织的第二次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后获得证书,才能从事职业技术教学。职业学校的教师,是社会上备受羡慕和尊敬的职业之一。教师都是国家公务员,他们享受着和国家官员一样较高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工资待遇比同等学力的工程技术人员高一些,是其他行业平均工资的1.5倍~2倍,比普通中学教师的工资高。在德国,没有经过系统职业技术师范培训的学习并考核合格,绝对不能从事任何职业培训工作。

  为了使职业教育适应科技的不断发展,德国规定专业学校的骨干教师每5年到国家师资培训中心学习一次,了解掌握本专业最新知识和教学方法,把新教材新技术带回地方,然后再逐级培训。各地教师每年到本地区进修2~3次,使职业技术教育内容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

  学习德国的“双元制”,不仅要学习“双元制”的外在形式,更要掌握“双元制”的内涵,要认识到教育的投入与产出,要看到教育产业的后劲一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成功,固然有众多的原因,但其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法宝,不仅有严格的认证制度,而且有配套的措施,如优厚的薪酬和受人尊敬的待遇。

  2.美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

  美国法律规定在公立学校从业的老师必须取得该州的教师执照,职业学校也是如此。文化课教师一般都由普通高等院校或师范院校培养。

  美国实行“职业技术教师证书”。美国的专业课教师是在某些大学或者教育学院学习职业教育、工业技术教育、应用技术教育等不同内涵的教育课程或专业,进行四年的准教师教育,再加上5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国家教师资格鉴定考试后,方可获得职业技术教师资格执照,才能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

  3.日本职业教育师资培养

  在日本,要想成为一名教师,必须在文部省认可的高等师范类学校取得教师资格证。在职业学校,他们主要担任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工作。

  日本的专业课教师由在工学院培养的工业教员担任。在京都大学、横滨国立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几所国立大学的工学院设置了工业教员的培养课程,有计划、系统性地培养既学习教育科目又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工业教员,学生结业后可授予高中工业教师二级普通证书,享受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同等待遇,他们在职业学校主要担任专业理论课的教学。 “双师型”教师在日本被称为“职业训练指导员”,是一种职业资格,他们由职业能力开发大学培养,是既有技术又有教育专业双学士学位的双专业教师。学制分为4年的长期课程和6个月的短期课程等,并配有相应的训练基准。

  日本文部省要求所有教员必须不断进行学习,提高个人职业修养和专业素养,以保证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职责。因此各职业学校都鼓励他们的教员到大学、研究所、实习处去学习。另外,日本为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规定职业中学教员的工资比普通中学教员的工资高10%左右。

  三、值得借鉴的地方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教学艺术,他们不仅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而且成为国家发展、培养未来大国工匠的源泉。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师资的培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1.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系统化

  良好的生源质量是保证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的前提和基础。职业教育师资来源有稳定的和良好的渠道,教师任职前有专门的专业培养院校,任职后有继续进修培训提高的机构和组织。

  (1)职业教育师资有严格的任职要求。发达国家都以法律形式规定职业教育教师的资格,严格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这是保证职业教育教师质量的关键。

  (2)重视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和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师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和扩充,这些国家都为教师创造继续教育培训提高的机会,使教师的专业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以保证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各国的“双师型”教师具有真才实学,既有教育教学能力,更有专业技能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

  2.职业教育教师待遇较高

  (1)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都高于普通学校教师的待遇。因为他们不仅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工作量大,难度高,并且还有严格的考核晋升制度,与待遇挂钩。

  (2)公务员的身份使他们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由衷的尊重,体现了对他们权益的保障。

  四、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启示

  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部根据《劳动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3]12号)。此《标准》是我国对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最低要求,是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根本依据,形成了科学有效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从源头上保证大国工匠的质量。国务院于2018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

  1.完善职教师资培训体系

  在巩固发展现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基础上,提倡普通本科院校开设职业技术师范院(系),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招聘不局限于师范类院校,普通院校学生同样可以报考,选拔出优秀者担任专业课教师,从源头把好职教师资的来源,任职前有稳定良好的来源渠道,职后有进修提高的机构;还要把师资的培训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学校+企业”或“学校+企业+行业”模式,引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师资的培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专业建设,形成职前职后、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职教师资培训体系。

  行政部门遵循“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完善制度”的原则,以培养未来大国工匠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将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归类分层,逐渐构建“以国家级和省级培训为主的上层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以市级培训为主的中层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以校本培训为主的基层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三级师资培训体系。

  2.加强对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

  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般有这样一个过程:前三年是就业适应期,前十年是职业稳定发展期,十五年左右是专业实践、重新评价及成长期,最后是职业平静期及衰退期。因此,各职业院校应十分注重教师的在职培训,从心理健康,从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上避免教师工作一定年限后所产生的职业倦怠,提升教师的职业热情。一是外部调整,构建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鼓励教师进修培训。二是内部调整,帮助教师认知自我,科学规划职业发展,合理进行职业培训,实现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提升的过程。三是个人调整,正确认识职业倦怠,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等。消解职业倦怠,提升教师的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

  3.制定在职教师的培训进修制度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实行每五年不少于360课时的全体教师的培训制度。河南省教育厅要求到2020年底,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到70%以上,并采取各种措施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等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充实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拓展继续教育培训形式,落实继续教育培训时间,并详细规定了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各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和支持教师的在职培训和持续发展,学校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参加在职进修和专业发展活动,从而保证职教师资能始终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

  4.加强职教师资培训项目建设

  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要科学设置各专业的师资培训方案和教材,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完善培训项目,以满足新教师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校长培训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培训要求。如河南省教育厅与德国工商大会AHK签署了《豫德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组织普通高校、中职学校在一线进行教学工作的青年骨干教师赴德国进行3个月的学习,主要有机电一体化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两个专业,经费由国家留学基金会、河南省教育厅和派出学校共同承担。教师深入了解德国的“双元制”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系统学习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掌握适应企业需求的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方法,其中实践培训课时占70%,理论基础知识占30%。另外还采取“师带徒”“一对一”模式等,优秀教师跟着有丰富经验的师傅在岗位上见习操作,到高校、企业、行业的工作岗位上亲操实练,提升参培教师的岗位能力。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加快建设职教师资培训资源库和培训平台,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互联网+”职业教育,实现“线上线下”立体培训,推进职教师资培训现代化。

  5.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学校聘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先对其进行教育理论的培训,教会这些师傅如何进行教学,然后将这些高技能人才补充到职业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中,由他们来教授学生的技能操作课程,用他们对产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未来的大国工匠。同时规定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每年有1~2个月到企业去实践,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并将这项制度纳入到教师继续教育序列中。将具有“教师资格证”及“职业资格证”或“执业资格证”等非教师系列证书的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要求各职业学校在2020年前“双师型教师”人数要达到专业课教师的70%以上,将此标准作为学校申报国家改革示范校等评估及有关项目评审、教师培训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立企业相关人员、技术工匠与职业院校领导、骨干专业教师相互兼职的制度,共同提升职业院校和企业人才储备,形成专兼结合、技艺精湛、优势互补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满足供给侧的需求。

  6.提高职业教育教师待遇

  要稳定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提高岗位的吸引力,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按照《教师法》和《职业教育法》等有关规定,努力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待遇,使职业教育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吸引人的工作,成为最幸福的职业之一。

  加快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只有打造出一支具有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和较强动手能力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精益求精、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超强的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