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纤夫”到“牧者”——谈生本教育下职业中学如何开展数学教学

发布时间:2018-11-06

  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具有普通中等数学教学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与职业教学相衔接的特殊内涵。和普通中学相比,职校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这就给我们每一位职校的数学老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生本教育下,面对这批基础薄弱的学生,职业中学教师如何开展数学教学呢?下文将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一、使学生“为之动情”:做好职校数学课前准备

  即使最不动脑筋的父母也知道,尽管他们给孩子提供了锦衣美食,却无法哪怕是一分一毫地代替孩子吃食和成长。然而,我们有些教师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恨铁不成钢”,教不厌细,诲不厌烦,把知识“嚼”得很烂才“喂”给学生,忽视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的生命力,养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习惯,导致学生思维的空间越来越少。教师要放下心来,相信学生在获得教师的启蒙后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有所超越。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细心摸清班级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制定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度”控制,掌握好问题深浅的难易程度。注重学生的课前准备引导,更多地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例如,教学概率时,课前,笔者注重学习方法的熏陶,让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查资料,网上搜查相关的知识点,观察和思考生产、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了解概率的产生的条件、背景和发展史,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接下来分组进行学习,让学生自己得到概率算法,并进行汇报交流,归纳出概率的意义。这样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能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感受到“我的学习我做主”,从而为学“动情”。

  二、让学生“为它钟情”:上好职校的每一节数学课

  让学生“为它钟情”绝非易事。种种非智力情感和心理因素早已弱化了本来就没多少上进心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造成了能力上的差异。所以,每一堂课教师都要巧花心思,放飞学生的思维,点燃他们的灵感,优化他们学习的过程。在笔者的教学生涯中,笔者非常重视上好每一堂课: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笔者遵循的原则是:教师不是学生的“纤夫”,而是他们的“牧者”。教师的任务是把“羊群”带到小草茂盛的草地,让“羊儿”欢快地、自由地吃草,而教师则在不断地寻找、发现新的、肥美的草地,并时刻警惕恶狼的出现。笔者认为,即使课堂中教师讲解知识到位,如果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就不是一节好课。

  笔者坚信人是天生的学习者,天生的感悟者,天生的计算者和思考者。人往高处走,进取是人的本性。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他们完全有能力学好数学。例如,从个别简单的图形的认识进入几何的认识,从测量的实践进入对角的性质——三角函数的需求。一般来说,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不会自发地找到这类思想突变,而需要由教师带入门,“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促使学生自己形成思想的突变,用自己的思想享受前人的思想。教师可以让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带进课堂,带到小组和班级,进行讨论甚至辩论,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办法。同学之间关系的本质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共享学习欢乐、互相促进启发的学习伙伴。过去师本的教学,仅仅是就本本论本本,以本为纲。我们看待教育教学,都是以教为主的,集中在教师如何教或如何组织教学,着重在教师的驾驭能力、自身的知识水平等方面。而今天,我们了解到我们是为了通过抓住学科的线索和灵魂,来适应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因此,笔者十分关注什么时候学生要“快进”,什么时候学生要“慢进”。在笔者带过的职中一年级(6)班的学生的一次高一期末考试中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对这样的教学十分满意。比如,在讲教材第七章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的应用这一节时,由于学生掌握的比较好,都很高兴,笔者就趁热打铁,临时给学生加了一个有难度的选择题:

  例:已知sinα+cosα=1/5,则tanα=()

  A.3/4B.4/3C.-3/4或-4/3D.3/4或-3/4

  应该说,这道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作为选择题,而且是在学生大脑高度兴奋的时候提出,还是可行的。在笔者的引导下,果然,有一位平日学习并不出色的学生举起了手,兴奋地说出了他的做法:

  将等式两边平方可得:1+2sinα·cosα=1/25,∴sinα·cosα=-12/25,这说明sinα与cosα异号,即tanα=sinα/cosα<0,∴答案一定选C。多么好的想法!笔者当堂表扬了这名学生,别的学生也热烈鼓掌,这名学生的激动之情可想而知。从此,这名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大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以商品经济为主和科技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更多地以定量的方式进行,正如专家所言:“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捷的和准确无误的交流。”因而数学在现实生活的作用进一步放大。所以让学生实际掌握更多的有现实意义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在我们职中数学课堂是刻不容缓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加要花心思,多收集现实生活在的例子,做到信手拈来,上好每一节课。比如,在上排列问题时,笔者特地提出一组这样的问题:

  (1)同学们,有没有买过我们的体育彩票――幸运七星呀?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特别是男同学,个个都说有。

  (2)它怎样才能获奖,有没有同学告诉我呀?问题一出,连平时少有出声的后进生也举手了,为了鼓励他,笔者也特地点了他上来,说给全班人听。他说,玩法好简单,就是选出七位数字作为一注,而“七位数”的每一位,都是从0~9中的10个数字选一个。特等奖:单注彩票的7位数号码与中奖号码相同且排列一致;一等奖:单注彩票号码中连续6位数号码与中奖号码相同位置的连续6位数相同;二等奖:单注彩票号码中连续5位数号码与中奖号码相同位置的连续5位数相同;三等奖:单注彩票号码中连续4位数号码与中奖号码相同位置的连续4位数相同;四等奖:单注彩票号码中连续3位数号码与中奖号码相同位置的连续3位数相同;五等奖:单注彩票号码中连续2位数号码与中奖号码相同位置的连续2位数相同。他说起来,如数家珍,笔者也不忘表扬他的细心,认真。

  (3)同学们,我如果要在这一期七星彩中,保证100%中特等奖,怎么样才得算出我要花多少钱?课堂立即议论开了,不一会儿,就有同学主动请缨上来演示:七位数中,每一位数都有10种选法,而七个位一起才能算一注,用乘法原理,我们就可以得到一共有7个10相乘,即有一千万注,每注2元,所以最后要花二千万元。学生算得这么好这么快,我也乘机再抛出我的第四个问题,以加强学生对排列问题的认识。

  (4)这一期,如果我用二千万去买七星彩,我除了中一注特等奖外,还中了至少注一、二、三、四、五等奖?分开小组研究,以竞赛的方式来解决第四个问题。

  在这整一节课中,笔者都以七星彩作例,引导学生进入排列问题的世界,把原来本本教育中没生气数字的演示,换成了以生为本的生气勃勃的数字游戏,让学生通过现实事例自己寻求答案,完成课堂教育。在这一节课,有一小组在最后小结中提到:在同一排列问题中,如果受限的条件变化,结果也就跟着变了,也就是,你给我一道排列题,我可以造出不同的多道题。这一点我感到非常欣慰,学生的确在这一节课中,理清了排列问题,并能做到举一反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课堂是“被牧者”的主要圈养之地,作为“牧者”的我们,要让“被牧者”肥起来,我们做的就是给它们好的“草料”,让它们自己好好地“吃”了——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本。

  三、叫学生“对它付情”:把好课外辅导这一关

  笔者认为,生本教育取代师本教育为我们教师正了位: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引导学生的“牧者”。教师不再是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抛砖引玉者、穿针引线人。教师的作用是提出学习的主题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给予学生支持、鼓励,还有及时的、恰到好处的课外辅导。

  “温故而知新”,课外的辅导变得尤为重要。笔者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加强学习骨干的课外培训,引导数学优生与数学学困生结对,组成学习小组。课外定期有针对地搞一些小竞赛小活动,以增强小组成员合作意识。同时鼓励小组之间合作与竞争,鼓励学习小组分享学习心得,等等,树立起他们的荣誉感,让他们能感受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要知道,学生自己“寻找”到的知识,在学生之间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

  四、促学生“对你倾情”:敢做职中学生的“心灵天使”

  有一篇文章讲到:在我国,成功的初中毕业生考上重点或普通高中,失败的或走向社会,或进入职业高中……由此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很多职中生是以失败者的姿态步入职业中学的。在职中教学实践中,师生间的交流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笔者认为可以以学生的日常作业为突破口,改进作业的内容和作业的批改形式,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传统的批改形式(一勾一叉一分数)缺乏亲和性。笔者建议在批改时,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上增加日记式学生小结。小结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拘形式,教师视情况写适当的评语,进行“经济发展战略心灵的沟通”。也可以以便条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例如:有个学生写道:“老师,我今天上数学课特别专心,我听懂了,很开心。谢谢您。”评语:“再接再厉,师生共勉。”又如:“老师,这几天你讲得有点快,我跟不上,能不能讲慢点。”评语:“咬牙挺住,别忘了课前预习,我会尽力照顾你。”总之,让学生写小结,寓教于乐,好处多多,是一种很好的师生交流方式,何乐而不为?学生反思使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简捷、更富有创见。交流使职中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交流使职中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职中教育改变了“教师为本”的教学模式,树立了“学生为本”的教学观。我们职中教师在“快乐”的生本教育教学生活中精神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