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叙事伦理的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11-16

  摘要:叙事伦理引发个体从伦理认知的角度思考生命问题和人文现象,促使其产生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心理动机,进而形成知识应用的内在驱动。以叙事伦理为主线的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设计将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等教学目标有机结合,从阐释、对话和反馈三个方面重构教学环节,突出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应用实操,以缩短经典文学作品与当代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其方式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

  随着国内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逐步推进,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研究也逐渐深入。对于如何实现大学语文教学上的转型,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当下大学语文研究的热点。已有的研究大多从教学的方法入手,将语言文字和人文知识的使用作为手段,在教学的外部形式上加载应用特征,缺少对大学语文应用原理的内在分析。如何让学生产生心理动机,将积累的语文知识和具备的语言能力付诸实践,由“内”而“外”地构建应用型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一、大学语文的应用性与语文应用的心理驱动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传统学术型大学不同:传统学术型大学以培养高层次的理论研究型人才为主,应用型大学则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大学语文需要朝着应用型教学做适度的转型。何为大学语文的应用型教学,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大学语文自身的学科属性入手。自语文课程在我国开设以来,就存在两种主流观点——工具论和人文

  论,作为语文课程定位的主要依据。这两种观点的主次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实际上,它们各自对应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都是语文最主要的基本属性。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两个基本属性衍生出了审美性、德育性等其他属性。语文的应用性也在两个基本属性下产生:工具性为语文的应用提供了前提,人文性为语文的应用安排了主要内容和内在规约。笔者认为,语文的应用性可以表述为:个体在受到内在驱动的情况下和人文素养的规约中,使用语言工具进行观点展示、情感表达和事实陈述。

  大学语文的应用型教学即是倚重语文的应用性,通过内容与形式并重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完整的教学设

  计,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接收表达、内容的筛选处理等应用能力。语言接收与表达是以准确度来衡量,评价相对客观;内容的筛选处理则受到人文精神的制约,受主观因素影响更多。两者的实现都需要个体内在的心理驱动。学生内在的心理驱动是应用能力培养的起点,也是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现有的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研究没能从理论上说清楚如何让学生产生心理驱动,在解释构建应用型教学的教学原理时显得底气不足。这个问题存在于教学研究中,也存在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

  二、叙事伦理的教学作用:从缩短距离到产生内驱

  在大学语文教材中,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具有典范意义的文本,是文字与内容俱佳的教学素材。从接受美学的原理来看,文本的产生与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读者的接受需要掌握文本诞生的背景。正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所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作品确系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对于当下的大学生而言,要读懂作品中文字的表面意思或许不难,但要理解文本的内部含义、所处时代的意义以及存在于当下的社会价值,则很不简单。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在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推动下,当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且变化仍旧持续着。与之对应的文化,也在这一背景下持续流变,加大了文本理解的难度。此外,作品形式上的升级换代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存在于纸张上的纯文本经典作品已经不能迎合他们的口味。当下社会的传播媒介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走向了无纸化和数字化,传播速度变得极快且成本极低。为了加载更多的信息,也为了吸引接受者的眼球,纯文字文本的主导地位已逐渐被图像文字视频混合的多媒体取代。保留于纸质印刷品的纯文字文本尽管可以随取随读,但在新媒介的冲击下,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缺少趣味性和吸引力。

  为了缩小经典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少教师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选择将文本多媒体化,为文字配上图片与视频,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这种方式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一重要任务上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多媒体素材甚至会转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注意力,有喧宾夺主之效。

  历史上的经典作品与当代大学生之间虽有距离,但并非毫无联系。中国文化自“轴心时期”开始,有着完整的脉络,绵延至今从未断过。伦理观,是文化变迁中演变清晰、容易分析且传承效率较高的部分,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容易引起思考的内容之一。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伦理观的形成离不开对伦理本身的思考,而引起伦理思考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叙事的手段展示伦理困境。在叙事的引导下,人们更容易进入伦理情景,与文学人物之间发生“共情”,以设身处地的方式去理解人物和社会,甚至为人物寻求突破困境的出路。刘小枫把这种用叙事展示伦理困境的方式称为叙事伦理:“叙事伦理学不探究生命感觉的一般法则和人的生活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观念,也不制造关于生命感觉的理则,而是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1]正是从个体体验出发,让叙事伦理具有了天然的亲和力,与大学生这一年龄段对自我关注密切的心理特征产生了契合,促使他们对文学作品发生兴趣,进而缩短他们与经典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

  叙事伦理能驱使人们表达伦理看法。与理性伦理的固定法则不同,伦理叙事不具有普适性。不同的人在同一叙事伦理情景中会有着不同的判断,进行不同的选择。反映在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中,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通过叙事理解人物的伦理困境时会产生不同甚至是迥异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学生由自身出发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后的阐释,其中包含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一系列过程。当他们通过思考形成具体的、个体化的观点时,在与他人不同观点的对照下,表达或展示的心理动机便会自然产生。“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他生命成长历程中,只要经历过或体验过的事情,尤其是对他的内心世界发生过‘震荡’的事,他就有将其表达出来的愿望”[2]。当时机合适,表述个人的思考结果、与他人讨论交流,便成了顺理成章的行为。由此可见,叙事伦理借助个体化的差异,激发了学生思考和自我表达的欲望,进而产生了语文应用的内在驱动。

  来自各地的大学生,对同一伦理困境的思考会深受地方文化背景和个体化经验的影响,出现的差异会更加明显,自我表达和沟通交流的内驱也会更加突出。

  三、应用型的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对叙事伦理产生内驱的原理分析,大学语文的应用型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对已有教学设计的改造来实现,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及考核方式三个部分入手。需要注意的是,此设计的适用对象是具有叙事特征的文本,如大部分的小说、叙事诗和戏剧等。以抒情为主的诗歌、后现代主义小说等,因缺少叙事元素或没有设置伦理困境,不适合基于叙事伦理的应用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形式与内容兼顾的应用型导向

  教学目标统摄于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科属性、课程特征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交集。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通常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突出教学设计的应用型,就需要以应用为导向设置这三个维度的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中,叙事伦理对自我表达、思辨能力的训练、人文知识的积累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在设置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时,可以将叙事伦理的要素融入对自我表达及思辨能力的目标要求中。具体而言,是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清晰和有条理的基础上,内容符合情理并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在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维度上,可以要求学生将叙事伦理作为一种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如要求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的过程中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表达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及对人物伦理困境的认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应关注学生对人物及作品内容的道德判断,如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伦理观的基础上有立场地、客观地进行评价并树立正确的伦理观。

  叙事伦理既能作为教学目标的内容,也能对教学目标的设置产生规约。它在教学目标上为学生应用语言文字提供了一种形式与内容兼顾的导向。

  (二)教学环节:阐释、对话和反馈

  以叙事伦理为基础的应用型教学环节至少应包含阐释、对话和反馈三个部分。阐释部分是让学生借助叙事从伦理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并以此为切入点掌握文本的内涵;对话部分为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提供机会,用于实现纠正偏误和交换意见的效果;反馈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固化,并反馈给教师,以便调整教学。其中,对话和反馈是实现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主要部分,而阐释部分则是为语文应用提供基础和条件。对三个部分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和遵循的原则如下。

  1.阐释部分。阐释是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教师一般会依循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对作品进行分步骤的介绍,并在一定程度上辅以解说和分析,以便将消化过的知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以传播信息的方式进行教学。因而,在课堂中,对叙事中人物的伦理境遇和事件的伦理性质所开展的分析往往只存在一种由教师选择的思路。尽管个别教师为了将文本内容解读得更加透彻,会有目的地介绍其他解读思路,但也只是作为衬托项,课堂仍旧呈现“一言堂”的氛围。

  从叙事伦理出发,学生能以自己的经验和认识为起点,进入人物的视角,在叙事过程中经历事件和感受伦理困境。教师需要降低解读的程度,从信息传递的角色转变为协助学生处理信息的角色,引导学生由个人伦理体验进入文本,进而实现阐释。这一转变使得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为了让学生通过叙事伦理对文本产生深刻的理解并进入文中的道德情景,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这对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有着更高的要求。方法上,教师可以减少讲授法的使用,多采用提问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更具有引导性的方法。

  2.对话部分。借助叙事伦理进行教学,学生以体验伦理困境的方式进入文本获得属于个人化的感知和认识。为了避免让个人化的感知和认识出现偏误,也为了让语文应用的实践落地,在课堂上很有必要设置以对话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环节。以叙事伦理为基础的对话教学部分,应注意把握三点原则。

  首先,注意对话的开放性。叙事伦理侧重体验和感悟,而非伦理法则的传递。以叙事伦理为基础的对话,是不能预设标准答案的。学生们一旦获知有预设的标准答案,便会产生寻求标准答案这一思维倾向,进而导致想法同质化,无法展开有效的对话。其次,保证对话的平等性。当不平等的情势出现时,对话便容易产生倾斜,交流会因此受到影响而无法深入。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在组织学生对话交流的时候,维持一定的秩序,减少人为干涉,营造学生自由发言的氛围。具体可以以求职面试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为参考进行设计[3]。最后,注重对话的拓展性。伦理判断和叙事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而语境的形成受所处时代、社会、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话教学环节如果没有注意到语境的重要性,就会出现以当下的道德评判标准去套用历史故事的情况,所得的结论自然缺乏客观性。此外,对话也不应该局限于叙事伦理的范畴,而是从叙事伦理出发去观察文学作品塑造的世界的各个层面,以拓宽语文应用的范围。

  3.反馈部分。反馈部分是指学生通过某种形式完成对所学内容的确认,是一种将认识和能力固化的教学环节。反馈部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检查和补缺,也让教师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不能将反馈部分简单地看作是课后习题,而低估了它的教学作用和意义。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的反馈可以是写作、小组汇报、演讲等多种以语言应用为基础的形式,同时应与考核配合,以实现更强的导向作用。在进行反馈设计时,应注重学生伦理体验、叙事表现及表达形式三个方面。在伦理体验方面,可以观察学生对文本内容思考的程度;在叙事水平上可以检验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表达形式上,则可以考察学生的应用实践水平。需要说明的是,在表达形式上,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以阅读报告作为反馈环节的主要内容为例,学生的表达可以选择纯文字的形式,也可以选择图文并茂的形式,还可以借助演讲、辩论的形式。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提高反馈质量。

  (三)考核设计:侧重应用实操的过程性评价

  应用型教学侧重对应用能力的培养,考核方式也应该向应用能力方面进行适当的倾斜。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而言,内容与形式一体两面。在设计考核方案时,应摆脱对内容或形式进行单独检测的意识。与其他专业课不同,大学语文的实操工具就是语言文字,考核应以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思想为主要对象。应用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出来,对应的考核自然也离不开实践。实践本身具有的过程性,决定了过程性评价应该在考核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考核工具上,对不同评分等级有着明确描述的量规、能检验是否完成任务的检查表等都能起到很好的过程性评价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设计是以叙事伦理为基础,但考核设计不能局限于叙事伦理这一范畴中,而应当呼应教学目标的各个方面。为了让学生增强参与的积极性,也考虑到对话部分教学环节的落实,应该适当增加学生的互评。

  伦理是人文素养的关键词,叙事是语言文字实操应用的主要方式。在以叙事伦理为基础的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设计中,不管是阐释部分中学生进行的个体体验,还是对话环节里要求的平等性,都表明教学中心由教师向学生发生了转移。这是与应用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相匹配的。借助叙事伦理构建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设计,虽能很好地解决应用的内驱问题,但适用范围有限,对于非叙事性的文学作品用处不大。如何构建非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应用型教学设计仍需要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