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响高校课堂教学效能的因素有很多。文章从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视角开展分析,认为教师职业倦怠体现在:授课缺少激情,对学生关爱、尊重不足;讲授课程偏重深奥的理论,缺少直观性;使学生不能合作学习、探索学习、快乐学习,等等,这些都成为学生发展的屏障。因而提升高校教师对职业的准确认知,构建和谐与轻松的课堂,在愉悦的环境中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以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效能。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变化,人们在职场上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也变得屡见不鲜,这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职场职业人员心理疾病,即职场人员在重压工作之下出现身心俱疲的状况,严重的个体会对待职业感受麻木、精神枯竭,对当下工作缺少应有的热情等。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化的传播主体,更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成为研究人员所关注的重点,其现象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
一、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表现
工作倦怠首先被Freudenberger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提出:指从事奉献行业应对过度繁重的工作中产生身体疲劳和情绪疲劳的个体。Maslach认为工作倦怠包括三个维度:低个人成就感、情绪耗竭和去个性化[1]。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职业疾病,对个人的生活、工作等方面都存在重要的影响。在教师行业,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还产生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身份认同障碍,影响着心理健康、教学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等相关因子,出现离职倾向。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社交的发展都起到负面效应[2]。
伴随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教师自身身心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身体上,会出现疲乏、倦怠、慵懒、头疼、失眠、食欲不振、抵抗力下降,易患感冒等;心理方面,受职业倦怠困扰的教师往往会表现为教学缺少热情、无成就感、情绪冷漠抑郁,对待学生及工作没有热情;行为方面,不认真备课、行为举止懒散、照本宣科、缺乏创新……这一系列表现都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能,降低教师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情绪耗竭
情绪耗竭被众学者认为是工作倦怠的核心维度,是最明显的症状之一。是指生活不再有动力,工作也不再积极,感觉工作很烦恼,让自己的情绪处于低落且极度疲劳状态;彰显去个性化。即与工作对象刻意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对象采取冷漠态度和工作环境没有过多要求,工作敷衍、个人发展停滞、不再有向上行为、对工作不再有安排或申请离职等。
(二)低个人成就感
低个人成就感在工作倦怠中无论是行为表现还是自我评价中都存在明显症状[3]。低个人成就感是指个人对自己评价过低且消极,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某项工作,或者怀疑自己对工作的贡献程度,认为自己为社会对他人的组织做出的贡献是没有意义的[4]。高校教师的低个人成就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讲解枯燥、乏味,传授知识被动消极。
二、教师职业倦怠对课堂教学效能的影响
通过在全国各地区随机对相关高校教师进行样本抽查及心理访谈,研究我国各地区高校教师是否存在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从而进一步研究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与下列因子相关。
(一)教师职业倦怠性别差异
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性别差异。学者伍新春研究发现,女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显著高于男性教师,在职业倦怠维度中属于中度职业倦怠。相对来讲,在教师职业中,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的比例是不均衡的,存在由于样本比例差距导致的数据分析在统计学意义上差异。但在心理访谈中,存在教师本身自我职业认知中,女性优于男性的普遍现象。
(二)教师职业倦怠教龄差异
研究发现,教师的教龄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教龄的增加,在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方面,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中教师的教龄在10—20年阶段,情绪衰竭最为明显。而教师的教龄对教师职业倦怠中的低个人成就感和去个性化维度上无显著影响,各个教龄阶段的教师在低个人成就感和去个性化维度上均呈现轻度职业倦怠,这可能是教师刚进入学校时,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期待,具有正向的个人情绪,而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教师需要不断地适应工作环境,面对多重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具有上升的趋势,当教师逐渐适应工作环境后,教学任务的熟悉以及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会使得教师的职业倦怠逐渐降低。
(三)教师职业倦怠与自身人格差异
在某一职业场所工作时间久了会出现一些倦怠感,表现为:情绪衰竭、缺少激情与热情、成就感低。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与人格特质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外倾性格、宜人性质类的个体在人际互动中频率较高,表现合群、自信、自主、情绪积极,对工作易体现饱满的热情,能够乐观、积极地面对问题、探索问题;而内向、保守的个体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行为不外露,在教学工作中容易墨守成规、千篇一律、将教学职业程序化,更易导致职业倦怠。
(四)对职业的认知与偏好
从个体角度看,每个人从事的职业,既与其性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也与其认知和偏好存在联系。如果一个人在自我认知中就对教师行业比较偏好,即使经历了20—30年,依然可以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理想与对职业的偏好;反之,也存在最初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比较茫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喜爱自己的职业。但对职业的认知程度越深、越偏好自己的职业的个体,职业倦怠的可能性越小。
(五)学生的学业倦怠
对于学生的“学业倦怠”,学者们的界定是:对学生来说,因过长学业压力或负荷导致情绪及能量耗竭、行动热情渐渐消散,缺乏个性和个人成就低,对师友的态度冷漠疏远,对学业工作持消极应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彰显的“学业倦怠”状况也是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因素。
三、多渠道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升课堂教学
效能
我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相对于其他国家起步较晚,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不同的学者做了很多这方面的探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提升教师的职业神圣感
如果教师职业倦怠有所减轻,那无疑是提高了整个教师队伍的质量,必将会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Farber研究指出,教师职业倦怠根源是个人和工作相关的组织因素、个人因素,主要是指个人性格、专业、性别特征,如工作相关因素包括社会期望、学生因素、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和缺乏专业自治。Leithwood和其他学者认为,影响教师工作倦怠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学校领导、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其中,组织因素包括学生的不良行为,文员工作复杂,学生的负担,过度负荷的工作,外部压力的变化,刚性、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层次管理结构和其他因素;个人因素主要是指人口统计学变量,如教师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状况、所授课班级人数、职称、经历等,用于情感因素的教学,学校的领导主要指校长的领导与教师的职业倦怠有显著的关系。
(二)增加教师的自我认同感
自我认同是个体一生在探寻关键的心理社会成长事件,是主体的综合表现,形成了关于个体的性格、理念、方向、三观的内涵、感性、整合、发展、分化的自我意识,并成为个体成长的表现和欲望。自我认同是内隐自我及其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交互。自我认同作为构架是关键的个体调理模型,是自我陈述、联系和理解有关外在表现、经验和合理选择的表现的理论或准则。自我认同不是机能发展的完善,而是一个主观探寻的必然。遭遇新的经验时不停地合并和顺从形成人存在的对比架构和关于自我的理论的产生,使自我在复杂的实际生活中维持人格的同一,体现着自我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在教师职业认同中提升自我认同感以及职业认知,完善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和目标感,理性确保教师职业与社会期望的协调统一。
(三)提升教学动机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研究:学生在构建新知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学生认识到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学习任务时,他们将积极参与教学任务,利用主动学习策略将他们现有的知识与新的经验相结合。当学生不知道学习任务的价值时,他们使用表面学习策略(如记忆)来学习也说明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对激励学生根据学习价值和学习策略构建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主动热情有策略地设计教学,提升教学动机,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构建双向积极效能。
(四)增加对教师的社会支持
教师职业倦怠和学生彼此相互影响,造成满意度的螺旋式下降,因为学生与教师之间可能拥有相同的感受和期望。然而,由于职业倦怠的教师教学缺少激情,授课如同嚼蜡,学生往往缺乏关注和厌倦,出现逃课。学生逃课,教师没有激情。因此,假设教师在授课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高,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低,使教师体会自我效能的发挥。
四、结语
研究发现,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社会问题,大多数教师存在轻度职业倦怠,尤其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低个人成就感等方面,一部分教师呈现轻度职业倦怠,没有教师呈现高度职业倦怠;构建教师的自我认同及社会支持、学生学习动力等诸多因素是提升教师职业职责、缓解职业倦怠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