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想要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就必然要追究其问题所在、原因分析、策略应对等。而对教师的心理状态研究,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改进等多方面的内容。

  一、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成因

  1.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案分析等方式,发现教师的烦躁、抑郁、焦虑、工作倦怠等心理健康问题在逐渐增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繁重的工作、过细的评价方法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随着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教师工作的繁重性和复杂性日益显著。教师除了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制作课件、班级管理,下班时间还要备课、查阅资料、书写学习笔记、法制笔记,对个别学生进行家访等。此外,还有各部门名目繁多的检查,教师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容易产生抑郁、惶恐、不安和冷淡的心理状态;对教师的“德、能、勤、绩”进行过细的量化评分,教师整天忙于应付,不仅抹杀了教师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

  (2)教师的工作方法、个性等原因影响教师的自我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几种:教师的思维方式不同,因而在工作中出现了尽管很努力很勤奋,却缺少成就感;工作上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不一致;对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工作头绪太多等常常会使教师出现焦虑、暴躁等现象;还有身体不适,难以适应紧张而快节奏的工作,从而产生了职业倦怠,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

  (3)社会关注度太高给教师带来的压力。现在的学生独立意识较差,依赖性很强,学习积极性不强。离异家庭、问题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偏爱孩子,缺少正确的引导,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克服。作为教育者,没有充分的权利管理学生,苍白的口头教育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但是过严的管教又不被理解和接受,教师既要扮演好教书育人的角色,还要顶着不被理解的偏激的视角做好工作。

  二、针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若干对策

  1.创建充满人文关怀的外部环境(1)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

  与社会的关怀密不可分,如果社会可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就可以把尊师重教的工作扎扎实实做好,使教师体验到职业幸福感、自豪感、成就感。因此,我们必须为其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认识到教师的实际需求,避免对其提出过多过高的不切实际要求,发动社会力量关怀教师,尊重教师离不开学校的有力支持,学校是教师生活工作的主场所之一,如果为其提供健康的教育环境,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以丰富其生活,缓解其压力,会对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深有帮助。

  (2)建立多元互动的评价机制以及展示的平台。当前,我国教育制度实行的是聘用制度与教师编制制度等多种制度共存,然而,在教育体制改革还未彻底完成之前,教师的职业流动性较为缓慢,且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出现了部分问题,教师缺乏展示自我的平台,因而,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多元互动的评价机制,并且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从而使得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可以使教师队伍不断得到净化且进行良好的职业流动。

  2.不断增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1)树立正确得失观与构建健康人际关系。学校应该组织教师经常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对于社会变化的感知能力,及时高效地了解社会发展形势,使其走出不良的境况与心理状态,及时解决其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自身也应该努力构建自己的良性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打开交际圈。引导其正视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得失观。

  (2)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工作。学校应该配备专业化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并在特定的时间内开设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为广大教师开设“热爱生命”“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等系列讲座,为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其进行心理调适与预防工作,从而使教师的心理健康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