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empathy),可译为同感、同理心、设身处地等。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共情就是体会并且认同他人内心世界的态度和能力。作为一种态度,共情表现为对他人的关切、理解、接受和尊重;作为一种能力,共情能够以他人为中心,识别、接纳他人观点并亲身体验他人情绪,表现为能充分理解他人,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共情是指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体验其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人格特质。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共情是影响教育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特质。教育实践中,共情不是用外在的参照标准来评价学生,而是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信任、接纳,产生愉快、满足的情绪,从而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动力。
当前,随着教师培训制度的逐步完善,教师培训由量的需求上升到了质的提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年度基本科研专项基金“青年项目”的“区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现状及趋势研究”研究中,基于全国30个省份近万名教师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培训数量、内容和效果三个方面,县级教师培训均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呈现出县镇“塌陷”的趋势,即城区最高、乡村次之、县镇最低。如何保证县域教师培训的质量,已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密切关注的重点与焦点。被理解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正是这种理解构成了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教师培训过程中,管理者应基于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理念,通过制度保障、参与活动、互联在线、换位思考、交流分享等渠道,设身处地地共情教师,理解并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尊重他们的培训建议,鼓励他们参与培训制度和策略的制定,帮助他们发现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发展方向,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确保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问题解决和理论提升的培训中,提高培训实效。
一、制度保障,可促进长久共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省市县有关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方针指导下,根据县域教师的具体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培训管理制度,管理者带头按制度规范执行,可以促进管理者与学员长久共情,确保培训有序而高效地进行。
考勤制度要求学员按时参加各项培训活动,准时到课,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而请假制度规定,如有特殊情况,可以持单位证明报培训项目组批准后请假,但缺课不得达到或超过三分之一,否则本次培训无效,不予登记继续教育学时。考勤制度与请假制度相结合,既保证了学员的参训率,又同感、共情学员,帮助学员解决培训与工作、家庭的矛盾,使他们能安心学习。课堂纪律制度要求学员尊重授课教师,专心听课,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教学交流活动,课堂上不得随意讲话、走动、抽烟,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同时也规定,遇有紧急情况可以到课室外面处理,如打电话等,体现了培训过程管理的人性化。作业制度是对学员学习情况的检查,而无记名调查评价制度能鼓励学员可以提出建设性意见,作为以后组织相关培训的经验借鉴,体现了学员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此外,班委会制度和小组合作制度是培训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学员的聪明才智,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员收获知识、技能的同时也锻炼了管理、交往能力。
二、参与活动,可实现培训内容共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年度对全国30个省份近万名教师开展“区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现状及趋势研究”的调查研究表明,要把握教师需求提升县级教师培训实效。县域教师培训中,管理者参与并跟踪相关的培训活动,如专题讲座、听课评课、参观学习、小组交流、专家示范等,和学员一起在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中,既可以收获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又可以随时掌握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的接受程度,了解近期各层次教师对继续教育、专业发展的需求动向,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做准备,实现培训内容共情。
参与培训活动时,要兼具管理者和参训学员双重身份。作为学员,认真听课评课、参观学习、交流互动,在与学员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作为管理者,要带着问题有备而来,如培训主题是否切合学员实际?培训模式是否受学员欢迎?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教师有哪些不同培训需求?以平等、尊重、同感的态度与学员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看法和建议。一般而言,人在具体活动情境中的所感所悟都是真情的流露,所以,在与学员互动过程中,可实现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的共情。当有针对性的培训能够解决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时,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就会显著提高,从而提高培训实效。
三、互联在线,可跨越时空共情互联在线是利用互联网社交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培训管理过程中,开班前的准备工作、报到时的注意事项、结业后的材料收集等都可以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或电子邮箱完成,可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既方便又高效,实现跨越时空共情。
培训期间,班主任要协调处理很多事务性工作,不能全程陪同学员一起学习、生活,无法随时都细致入微地共情到全班每一名学员。由此,用线上的办法完善补充,利用QQ或微信建立班级管理群、小组群,先由班干部和小组长协调、管理本小组的一些日常简单的事务,如学员的签到、作业的提交、活动场所的布置、课堂纪律的维持等。同时,利用班级管理群,班主任可以随时关注学员在班级群里提到的问题,了解学员的思想动向,并及时做出相关反应。互联在线使学员随时感受到班主任和同学们的关怀和鼓励,有效弥补了时间、空间的共情空白。即使在学员结业后,因为班级管理群的存在,学员有疑难问题仍可以和专家、同学们交流互动,实现了跨越时间空间的共情,巩固了培训效果。
四、换位思考,可实现全程共情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通过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以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共情包含着“换位”的意思,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总以真理代言人的身份,在师生交往中完全按照自身的标准去理解并评价学生。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会导致学生隐藏自己真实的需要和想法,只保留老师喜欢的言行。只有师生换位思考,教师才能感受到学生的情绪和态度,理解学生的意图和行为表现。
培训管理者的共情不是简单地从自己的经验、阅历和观念出发来理解学员,而是站在学员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感知、理解学员的情感和经验,去自我中心,尊重学员,实现培训的全程共情。在发培训通知前,管理者先站在参训教师的角度去体验接到通知时的想法和心情:培训什么?为什么让我参加?何时何地培训?学校工作怎样安排?家里老人孩子怎么办?这是参训教师在接到培训通知时的普遍问题。因此,设计培训通知的时候,在确保信息准确、完整的同时,要减少冰冷的官方的命令式语言,加入更多的人性化元素,用亲切的语言,温暖的语气邀请相关教师参训,并详细说明行程及注意事项,使参训教师感到温暖、被尊重,为即将开始的培训打好良性互动的基础。培训过程中,要共情学员:有问题出现是难免的,如工学矛盾、父母小孩生病等,要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共同想办法解决,既尊重学员的客观情况,又对学员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同时也让学员了解管理者的真实想法,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在保证问题合理解决的同时,也保证了培训的出勤率,调适了学员的精神状态,实现由“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
的转变。
五、交流分享,可实现全员共情
关于分享,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可见,分享是互利、双赢的。
培训的交流分享是精神上的分享,是学员们彼此将培训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悟等互相交流,一起感悟、享用,让对方也感觉到自己的感受,或者彼此述说自己的感受。
在县域教师培训中,每一专题学习结束前的十分钟,班主任、授课教师和全体学员一起对本专题的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分享,谈收获,谈体会,谈困惑,彼此之间述说感受,碰撞思维,互相理解,互相启发。每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后的小组作业是在班级管理群分享本小组制作的培训简报,简报内容包括:课程简要、内容亮点、师生风采、精彩瞬间、笔记展示、学习收获、总结体会、答疑解惑、未来设想等充满正能量的板块。为了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专心听课,积极互动,勤于记录,争取将简报的内容和形式都做得更加精彩。简报分享是学员彼此述说各自学习感受的过程,是彼此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交流情感、碰撞心灵,寻求专业成长的过程。
交流分享过程中,班级管理者不能对事情本身进行是非评价判断,而是做一个静静的倾听者和关注者,倾听学员内心的声音,关注学员内在的想法和感受,设身处地地肯定学员学习与分享的态度,尊重学员的心理感受,使学员感到被理解、尊重与接受,班集体是温暖的大家庭,班主任是风雨同舟的引路人,从而使大家都能轻松自如地交流与分享,尤其为较少外出学习交流的乡村教师和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教师提供了合适的表现平台,可实现全员共情,激发各类型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类有建立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县域教师培训过程中,管理者站在学员的角度,坚持做到人人、时时、事事、处处共情学员,能满足学员的爱和归属感的需要,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提高学员参训的积极性,提高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