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走神·走道·走术——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设计特征简析

发布时间:2018-09-08

  摘要:小学数学名师不少,其教学设计同中有异、和而不同,其特征可以分为四类:走心——扎根数学的本质内涵;走神——融入数学的文化因子;走道——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走术——具有独到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名师教学设计本质文化理念策略

  学习名师、研究名师,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法宝。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如果课堂教学是“小池”,那么教学设计便是“源头活水”。小学数学名师不少,其教学设计同中有异、和而不同。笔者观其设计之言行,悟其设计之精妙,下面尝试归类并略举一二,以供品鉴。

  一、走心:扎根数学的本质内涵

  数学教学有诸多要素,那么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数学还是那个数学”,特级教师曹培英这样说过。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科的特点,扎根学科的本质内涵,呈现学科特有的教育形态。把握数学的本质,让数学成为数学,而非其他,这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要求。不“去数学化”,让数学回归数学,没有杂色,这是数学教学的本色追求。

  例如,教学《小数除法》一课,吴正宪老师从生活中“用100元买4本《格林童话》,找回3元,每本是几元”的问题情境入手,放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很容易算出24余1,即每本书是24元,还剩下1元时,吴老师提出“1元给谁,谁都不干,该怎么办”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学生积极思考,将1元换成10角,又将除后余下的2角换成20分,继续再分,从而将复杂的算理变成简单的“分后再分”。在此基础上,吴老师引导学生将“分钱”迁移到“分米”“分数”。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由具象到抽象,由生活经验到数学本质,使小数除法的意义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再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张齐华老师紧扣“分”字,设计“数”的问题。从“当当如何把一些食品分给爷爷奶奶才公平”的问题情境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平均分”这个本质属性;再从分的结果“一人两盒牛奶、一个苹果”入手,引出问题“月饼只有一个,能平均分吗”,引导学生得出分数概念,理解分数的要义。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知识存在的意义、数学思考独特的魅力、数学思想巧妙的渗透。

  二、走神:融入数学的文化因子

  数学之心在于知识,数学之神在于文化。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数学放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考量,数学教学远不是传授知识那样简单,而应该更好地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为此,要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的文化因子,彰显数学的文化特征。当然,这不是穿插一些数学史故事或数学家趣闻那样简单,还要注意渗透数学之美和数学之用以及注重本质和理性的思维方式、不断探索和超越的精神追求、超越世俗的智力满足和快乐。这对于帮助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一课,引导学生得出数方格可以比较面积大小后,吴正宪老师设计了“分角色猜一猜谁的面积大”的游戏:准备两张一样大的卡片,将一张卡片平均分成24个同样大小的方格,另一张卡片平均分成6个同样大小的方格;先出示24个方格的卡片,让男生快速地数一数,女生趴下不许看;再出示6个方格的卡片,让女生快速地数一数,男生趴下不许看;然后让全体学生交流自己看到几个格子,哪一张卡片的面积大。大部分学生由于思维定式,认为24格的卡片大,但是也有学生摇头,提出有可能一样大。吴老师顺势出示重叠的两张卡片,说明它们一样大,然后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新的思考?由此,学生明白了统一格子大小(面积单位)对于面积测量的价值。介绍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后,吴老师又设计了一个测量面积的活动:让学生测量椅子面、桌子面、黑板面以及舞台地面的面积。学生拿着1平方分米的纸片测量。测量到舞台地面的面积时,学生发现很难完成这个工作,于是产生了用“大的东西”作为标准的需求,萌生了创造“大的面积单位”的想法。吴老师顺势引出1平方米的“大的面积单位”。这样的教学设计从方格大小到面积单位、从1平方分米到1平方米,引导学生在操作与思维的结合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感悟背后的数学文化因子(动力和魅力),从而培养学生以人为本进行“再发现”“再创造”的文化意识。

  再如,教学《因数和倍数》一课,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后,张齐华老师先让学生猜测100以内的自然数中谁的因数最多,再公布、说明出乎大部分学生预料的最终结果60,并顺势介绍有关60与古代历法的关系,带领学生阅读《数字王国》这本书的相关资料。接着,张老师引领学生认识和因数有密切关联的一个特殊的数学现象:完美数。先让学生认识第一个完美数6,再引导学生寻找第二个完美数28,然后告诉学生接下来的四个完美数496、8128、33550336、8589869056,并且指出:我们在二十几个数中找到第二个完美数也花了好几分钟,数学家们从几十亿个数中找到这6个完美数要付出多大的心血啊!最后,张老师引用高斯曾经说过的“把数学比作科学的皇后,数论是数学皇后头顶上的皇冠”,指出“我们研究的只是数论中最最基本的一些小常识”,作为全课总结。这样的教学设计沟通了知识的联系,丰富了知识的内涵,从古代历法、《数字王国》的介绍到完美数规律的寻求,使“因数和倍数”教学超越了一般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获得了美学、史学等文化意义上的传承;再从数论的角度重新观照,使“因数和倍数”教学获得了深度和高度上的提升。

  三、走道: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学设计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名师教学设计之新颖更多地源于其教学理念的先进——行之于道达。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教学《数的整除》复习课时,吴正宪老师将《数的整除》单元的十多个重要概念写在一张张纸条上,把纸条随意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纸条,选择感兴趣的概念,或者不看纸条,搜索记忆中的概念,由此先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哪些概念之间是有联系的?在此基础上,吴老师引导学生寻求基本的概念,进而分析、比较,构建出结构清晰、关系明确、纵横联通、整洁美观的“数的整除”知识网络图。这样的教学设计通过简单的语言、情境、手段和环节,充分体现了追求简洁(根本)的数学魅力和“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再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潘小明老师让学生在给定的两根小棒(长10厘米、7厘米)的基础上画出第三根小棒,搭成三角形。学生通过不断地尝试、实验、思考、交流,得出第三根小棒长的取值范围是大于3、小于17,从而理解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其中的问题设计,始终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过程与结果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四、走术:具有独到的教学策略

  隐性的教育理念需要通过有形的教学策略“变现”。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名师教学设计常常于平中见奇,于繁中就简,在关键处画龙点睛,在迷蒙处峰回路转,显得美妙绝伦,令人耳目一新。这些都是名师过人的“法术”——教学策略。当然,教学策略十分丰富,运用贵在合时、合事(知识内容和学生理解)。

  例如,教学《相遇问题》一课,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相遇问题中“相对”“同时”“相遇”“相距”等名词的意义,吴正宪老师请两名学生用动作和语言把这四个词的意思表演出来,并给予适时的指导。两名学生表演后,吴老师让他们按照指令行走:两个小朋友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5分钟时两人相遇了。行走过程中,吴老师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相遇时,你走了几分钟?又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思考:从出发到相遇,这两个同学同时走了几分钟?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10分钟。”吴老师没有急于解释,而是话锋一转:“一位同学上一节课40分钟,难道全班50位同学同时上完这节课要用2000分钟吗?”学生恍然大悟。这样的设计通过简单实用的手段——学生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活动体验,清晰地理解了数学概念的意义。

  再如,教学《观察物体》一课,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观察物体的三个维度,翟裕康老师通过课件,先呈现一个方格布包裹的面,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一维视角使学生叫出“长方体”“正方体”;再画面一转,呈现第二个方格布包裹的面,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二维视角使学生不叫“正方体”,只叫“长方体”;又画面一转,呈现第三个面,是一个方格布沙发,三维视角使学生恍然大悟,发现之前猜的都不对。这里,翟老师运用了他倡导的“上当教学法”,使学生观察物体的三维意识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