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寓言文本和寓言的“语文”价值,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故事+道理”的独特魅力,教出寓言别样的美。在对故事的理性审视中探究思维之美,在对基本特点的精准把握中探寻形象之美,在对言语形式的比较辨析中发现表达之美,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寓言故事的美,感悟到寓言故事的理。
关键词:寓言教学思维之美形象之美表达之美
寓言本是一种民间口头创作,反映的主要是人们的生活智慧。寓言往往在“可笑而又发人深省”的情境中,通过或比喻、或拟人、或象征等手法,揭示“意料之外却又耐人寻味”的劝善之理、天地常理、启智哲理,蕴含丰富的“语文”元素。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寓言文本和寓言的“语文”价值,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故事+道理”的独特魅力,教出寓言别样的美。
一、在对故事的理性审视中,探究思维之美
寓言教学应让学生在“感知故事—感受形象—感悟道理”的过程中发现寓言的“语文”价值,同步获得知识的拓展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由表及里,培养抽象思维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深入,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逐渐由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深化学生认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大有益处,很有必要在从感知表象寓意到挖掘深层寓意的过程中进行培养。
《盲人摸象》这则寓言说的是几个盲人摸象时由于摸不到象的全部而得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读这则寓言,学生发现表层寓意“嘲笑那些一知半解便自以为是的浅薄之徒”比较容易;经过启发后也能理解中层寓意“讽刺那些不知佛法的博大精深而自诩得道的臣民”;理解深层寓意“告诫人们要克服主观片面性,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这一深层寓意则有些难度。教学中,强硬让学生背诵哲学概念没有必要,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设法引导他们由形象思维逐步学会抽象思维,由经验思维逐步学会理论思维。如教学《盲人摸象》,笔者先引导学生分析几位盲人的行为,然后梳理他们的共同点;接下来,再引导他们将盲人一知半解导致的后果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推敲,便顺理成章地得出了“要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的结论。类似的训练经常开展,还要同其他内容的教学、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深度思考问题,学生便能在由浅入深的思考中形成抽象思维能力。
(二)多元解读,培养发散思维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寓言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使他们越学越聪明。
《猴子和鳄鱼》这则寓言的大致内容是:鳄鱼为救病妻,特意用计将猴子骗到水中央,想骗取猴心;猴子急中生智,谎称要返回去取心,才得以脱险。教学中,笔者从“骗人者的下场”“需要警惕的事项”“寓言蕴含的正能量”等角度进行启发,让学生再次深入阅读,从不同角度得出自己的观点。寓言是生活真实的写照,当学生有意识地将这则寓言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时,他们的发散思维便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先后得出了“骗人者反而受骗”“要防止得而复失”“不可贪欲迷误”“邪不胜正”等结论,很好地诠释了这则寓言。
(三)由内而外,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新课改过程中出现频率较多的词汇,也是当前的热门词,可见其重要性。无独有偶,寓言教学也能在由把握寓意到延伸寓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以寓言《买椟还珠》为例,教学中,笔者从“买方”“卖方”两个层面出发,根据寓意设置了问题“现代商品生产极讲究包装,那么生产厂家能否学‘楚人’包装珍珠那样去包装自己的产品呢?”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如何进行买卖,也是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因此引发了学生热议。他们踊跃发表意见,甚至自发营造出了辩论氛围,并在不知不觉中引入了对三个相关问题的探讨:一是“商品的装潢应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实现审美效应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包装是艺术,但包装后的商品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品”;三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懂得了商品包装的辩证法,对楚人卖珠的嘲讽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在对寓意的挖掘和拓展中,学生自主生发了富有创意的思考,显示出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由点及面,培养整合思维
由点及面,从较深层次上对多则寓言的寓意进行辐合式整合,这离不开整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整合思维能力,常常要引导他们异中求同。
教学寓言《狼和小羊》时,在学生对故事已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笔者又呈现了《一只狼》《会摇尾巴的狼》和《东郭先生和狼》三则关于狼的经典寓言,让学生从不同的故事情节中找出相同点。虽然四则寓言的寓意分开看大不相同,但找出狼残忍凶恶而又不乏狡猾的特性对小学生而言还不算很难。这样的训练就是相对简单的思维训练。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后,就可以进行较大难度的训练,如教学完寓言《买椟还珠》后,我又引出了内容复杂一些的《南辕北辙》《我要的是葫芦》《掩耳盗铃》三篇寓言,引导学生立足几篇寓言的寓意,从“目的”“手段”的角度进行整合,发现了内容大相径庭的四则寓言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目的和手段统一,才能做成事情,否则将一事无成。这个结论,无疑是整合成思维的成果,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二、在对基本特点的精准把握中探寻形象之美
“故事+道理”是寓言的基本结构。为了将故事和道理说清楚,寓言往往会以某些人物形象身上发生的事情作支撑。而在叙述的过程中,又因为寓言的简洁性和概括性,不能面面俱到,无形中就会隐藏一些“空白点”“附着点”和“隐喻点”。挖掘这些“点”,能让学生经历从“阅读空白”到形成“阅读期待”并最终理解寓言形象、发现寓意的思维过程。
(一)填补“空白点”,于“故事再现”中走近形象
以动植物形象架构的寓言,往往会通过生动的形象刻画和细腻的语言表述,阐释一个引人深思的道理。但在刻画形象、阐释道理的过程中,寓言往往因为其简洁性、概括性,不会面面俱到,会在文中隐藏许多值得推敲的“空白点”。用好这些“空白点”,通过角色扮演还原寓言情境,于“故事再现”中走近寓言形象,是理解文意的捷径。
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狐狸和乌鸦》这篇寓言中,狐狸、乌鸦说话时的神色、腔调对于理解人物形象大有助益,是模仿时的“空白点”。教学过程中,笔者及时利用这一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模仿”中对“狐狸”的“恶”进行辩证性演绎。演绎中,学生有的借助肢体语言表现出了狐狸哄骗乌鸦时眉飞色舞的神态,有的通过眼部表情的灵活变化表现出了狐狸谄媚狡猾的表情……接下来,还有学生主动以自己的理解表现乌鸦被骗前和被骗后的不同神情,生动演绎出了对寓言形象的深刻体认。
(二)抓住“附着点”,于“矛盾冲突”中理解形象
相对于“童话色彩”较浓的寓言,有的寓言比较贴近生活。教学这类寓言,要能抓住“附着点”,引导学生回到现实,于“矛盾冲突”中深入理解人物形象。这里所说的“附着点”,可以是凸显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句,还可以是衬托人物形象的题眼。
教学寓言《揠苗助长》,笔者抓住“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等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这些关键词的画面感很强,形象展示了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针对学情,笔者让学生做做农夫的动作,并联系生活实际,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悟。通过揣摩、比较,学生既看到了农夫揠苗时的“认真”与“投入”,又感受到了农夫行为的荒诞可笑。在此基础上,笔者又鼓励学生用“希望”和“巴望”分别造句,再通过表演区分这两个词,体会“巴望”所呈现的农夫的“焦急”神态。接下来,又让学生用具体的语言与动作描述农夫“揠苗”时的情形,不仅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充分训练,还让他们在身体力行中感悟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寓言《鹬蚌相争》,立足题眼——“争”,笔者带着学生在“自由练读—师生合作读—分组研讨读”的基础上,以读代讲,很快就领会了“争”的原因、“争”的过程、“争”的结果。接下来,我们依然立足“争”,以读为主,分组分角色“争”,看谁“争”得过谁。由此,读书之“争”与鹬蚌之“争”形成呼应,学生越“争”思路越清晰,眼前的鹬和蚌为利而争、谁都不肯让步的形象特征也越来越明显。通过这样的途径树立起来的人物形象,无疑是透彻的、准确的、深入的。
(三)捕捉“隐喻点”,于“逻辑演绎”中探寻人物形象
寓言中的“隐喻点”是品读人物形象的有效抓手。
教学寓言《螳螂捕蝉》,笔者让学生跳出文中少年对蝉、螳螂、黄雀和吴王的叙述,转换视角,分别列出蝉、螳螂、黄雀和吴王的“前利”和“后患”,并对四者“欲取利时的表现”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演绎,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四者之间的共同点: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蝉、螳螂、黄雀只是作者用来隐喻吴王形象的。立足这一发现,学生对吴王急功近利的形象有了初步理解。为了引导他们对吴王形象做更深层次的理解,笔者又以“整体→局部→整体”的方式,带着他们对本文“大故事套小故事”的表述结构进行了探讨:先整体复习故事内容,再剖析小故事的内容、寓意,体会隐喻点与人物之间的关联点。在不断的比较、推敲与思考中,吴王的形象更为深入人心。
三、在对言语形式的比较辨析中发现表达之美
寓言所包含的寓意往往含蓄而深刻。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感性形象为主,让他们自己领悟其中的深层寓意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通过对寓言言语形式的比较辨析,引导学生发现寓言的表达之美,是较为容易且有效的方式。
(一)与现实联通,在虚构与实际之间游走
寓言一般会用虚构的故事、夸张的情节道出恒久的道理。但对于认知积淀尚浅的学生来说,在无法自主发现寓言的内核时经常会无所顾忌地给出“这是假的”的类似评价。如教学寓言《纪昌学射》时,有学生就说:“人的眼睛不可能会把虱子看得像车轮那么大。果真这样的话,人人都能在奥运会上得射击金牌了!”他的话竟让大部分学生点头称是。对此,笔者作了如下处理——
师(出示《邓亚萍的童年故事》)我们再来读一读另一篇短文。
(学生自由阅读。)
师把这篇文章和《纪昌学射》对照起来读,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邓亚萍学打乒乓球是真实的故事,《纪昌学射》是虚假的故事。
师《纪昌学射》的故事是虚构的,但不叫虚假。你觉得它的意义在哪儿?
生我发现两篇文章都讲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学本领要苦练基本功,要有恒心与毅力。
生不管是真实的故事还是虚构的故事,都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上述教学中,教师通过互文比照、联通现实、机智诘问等方法,牵引着学生在虚构与现实中游走,轻松懂得了寓言情节的虚构性与寓意的普适性,并直观感受到了寓言故事对生活与人生智慧的巧妙揭示。
(二)与古文接通,在直白与隽永之间转换
寓言的语言一般都简洁、凝练、隽永,但当前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故事都以白话文的形式编撰,虽然读来明白如话,但总是缺了一些味儿。教学寓言时,笔者经常会同时呈现课文中的内容与原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意在让他们领略一些古文的表达气息,同时得到情操的陶冶。
执教寓言《扁鹊治病》,引导学生理解了文意后,笔者出示了文言文原文中的一段,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阅读。读了两三遍后,有位学生嘟囔道:“这段话说了些什么啊,怎么读不懂呢!”听到学生的困惑,笔者没有马上回应,而是等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之后,组织了一次分角色朗读,并让刚才抱怨的学生担当蔡桓公的角色。一听要让自己当主人公,这位学生立马来了劲头,认认真真地推敲文本情节和人物语言。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会到原文里找答案。渐渐地,他脸上显现出了茅塞顿开的神情。朗读之前,笔者让他谈谈看法,他说:“这个蔡桓公,太自以为是了!我可不想做蔡桓公!能让我当扁鹊吗?”笔者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他认认真真地读着扁鹊的话,还做出摇头晃脑耐心说理的样子。从学生生动“复原”扁鹊劝说蔡桓公的一幕来看,他是读懂了人物性格,发现了人物语言的美。
读文言文对小学生而言,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有现代文的翻译做参照,在古文与今文之间转换,难度就会降低很多。许多时候,学生不是读不懂古文,而是不愿去读。学语言,都是读多了就能发现表达规律,而且越读越能读出语言特有的味儿。
(三)与理性贯通,在形象与抽象之间玩味
对编选的寓言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从第二学段开始,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要能使学生在感受故事情节生动性的同时进行抽象思维活动,让自己的思维和表达逐渐富有逻辑性和层次性。
教学寓言《南辕北辙》,有学生指出:地球是圆的,那个人最终还是能到楚国的。仔细研读文本就能发现,这则寓言是想告诉读者:行动和目的不能相互抵触,若是一味争论“能不能到达楚国”的问题,教学本身也就“南辕北辙”了。为此,笔者引导学生:“从现代视角来看,这位同学的推理很有道理,但这是一则古代寓言,古人写这则寓言难道是想与我们分析能不能到楚国吗?”看着学生陷入了沉思,笔者又启发道:“‘南辕北辙’是题目也是成语。大家已经知道了‘辕’和‘辙’的意思,那这里的“南”和“北”又怎么理解呢?”有学生马上回答道:“就是南面和北面的意思。”“是啊,现在把你的理解带入文中再想一想,看看自己还会有什么新发现?难道作者只是想告诉我们从南面转到北面?”又读了一遍文章后,有学生说:“我觉得作者之所以提‘南面’和‘北面’,不仅仅是想写‘南’和‘北’,而是想表示方向相反。”“是的,我也觉得这里的‘南’和‘北’是表示不同的目的地;‘南辕北辙’就是那个人想到南方去,但是却驾着车往北方走了,表示自己所做的事和想要达到的目的相反了。”
在汉语当中,有许多字词的语境意思与字面意思是不一致的。如引导学生理解“白发三千丈”“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三千丈”和“绿”等,决不能只在字面意思上纠缠不清,而是要再进一层,透过字面意思领会抽象的意境。上述教学中,面对学生脱离了寓言寓意的提问,教师及时矫正,既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训练,又使他们透过语言表象发现了内在的表达之理,可谓事半功倍之举。
教学寓言,教师不能只做“传授道理”和“督促记忆”两件事情,而是要帮助学生搭建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桥梁,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寓言故事的美,感悟到寓言故事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