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县域中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1234”策略

发布时间:2018-10-17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为职业院校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好了四梁八柱;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为职业院校确立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模式。县域中职教育要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地落细落实,笔者认为应牢牢把握一个正确的办学方向、主动对接两类企业、扎实做好三个服务、系统落实四项工作。

  一、军牢把握“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校正中职教育“导航塔”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打通了职业教育的升学通道,一部分学习习惯好、基础文化成绩相对优秀、学习愿望比较强烈的学生有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国家经过数据分析,中职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比例以30%左右为宜。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生产一线需要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组织大量学生参加技能高考,甚至提出中职教育以升学为导向,虽然满足了学生家长的愿望、增强了招生吸引力,但却忽视了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职业教育不能走“断头式教育”的老路,更不能走“升学式教育”的套路。

  二、主动对接本土企业、招商签约企业,把握服务发展“风向标”

  构建“七上八下”校企联系长效机制。针对本土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开展“成立一个由企业及园区领导、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举办一年一度的职业教育联席会、一年一次的企业家座谈会。每位校级领导联系一个工业园区、每个专业对接一家重点企业、每季度对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进行一次拜访、每学期安排一次教师下企业实践活动”等“七个一”活动,形成“校级领导一中层干部一专业教研团队”的纵向组织体系。深入园区、企业,在“合作冠名办班、学生顶岗实习、职工岗前与岗中技能培训、职工学历提升、技术工艺创新、设施设备维修、小型零配件制造、产品中试、高技能人才培训”等八个方面了解企业的发展及需求,建立校企联系长效机制,探索从点对点的合作转向职校与企业群的牵手。

  “送出去、建基地”助推招商签约企业落户本地。为支持本地招商引资项目,中职学校应主动与当地招商、经信、人社、工业园区等部门对接沟通,主动联系招商签约企业。一是安排实习学生到招商签约企业总部开展跟岗实习,学成后随落户企业到本地顶岗或就业,本地人成为外地企业的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二是与招商签约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为企业落户本地培养人才,把基地建设成为招商签约企业在本地的工作站,为企业落户本地提供桥头堡。

  三、扎实做好“服务企业用工、服务职业技能提升、服务乡村振兴”三个服务,夯实校企合作“土方基”

  在服务企业用工方面,一是“四位一体”健全组织机构。构建“行政管理部门+中职学校+培训基地+用工企业”的“四位一体”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管理体系及“行政管理部门+中职学校+学生实习+企业用工”的“四位一体”学生实习与就业管理体系。二是“冠名办班”量身培养骨干。根据企业要求和岗位标准,调整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联合办班、订单培养、工学结合、校本教材研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创建“生产基地模式”“仿真企业模式”“实训基地模式”等办班模式,为企业各个岗位靶向培养骨干。三是“顶岗实习”解决季节用工。根据企业季节性用工需求,在高三年级下学期“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四是“外联外引”增强招工合力。通过班主任建立毕业生Q群,主动联系在外打工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实现回归;学校成立人力资源中心,专门对接企业用工服务,积极与人力资源公司、外地中高职学校合作,以优惠政策吸引异地学生及成人劳动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

  在服务职业技能提升方面,一是共享培训资源。由县域党委政府统筹,将各行政职能部门的培训项目全部归口到中职学校,避免培训基地重复建设、培训资源分散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培训机构之间无序竞争、培训过程及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构建“培训管理部门+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用工企业”的“四合一”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管理模式。二是创新培训模式。在培训形式上可分为“六类别”: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周末培训、夜校培训、滚动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可采取“六结合”:校内整班培训与校企联合培训相结合、进校培训与送训上门相结合、学校理论培训与企业操作培训相结合、专业培训与通识培训相结合、培训与生产相结合、全日制培训与弹性制“零存整取”培训相结合。

  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一是为农村培养人才。以校内全日制农学专业班、新型职业农民及移民短期培训班为主,培养、造就大批农村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农村发展建设带头人和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开展技术培训。专业教师走进田间地头,将农村实用技术、种养殖新技术、传统民间工艺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三是共建农学实训示范基地。实行“学校+农村合作社或企业+基地+农户”的办学模式,实现“带一户、联一片、兴一方”的目标。四是对接精准扶贫。实施“中职教育十农村合作社或企业十贫困农户”帮扶模式,在传统民间工艺技术、特色种植养殖实用技术等方面帮助贫困户农民或子女掌握一至两门职业技能,依托合作社或企业实现造血式扶贫,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四、系统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动态调整”四项工作,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一是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创新“双主体育人、校企联合育人、老师师傅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方式,实现“育人链”和“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其基本内涵一是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置课程体系,工学交替时间服从于课程安排、专业课程内容体现“课程工作化、工作课程化”要求。二是企业文化进课堂、企业管理进班级,让学生提前认同企业。三是实现“五个对接、五个统一”,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学生作业与产品统一,教学标准与岗位标准统一,教师和师傅统一,学生与学徒统一,教室和车间统一。

  二是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把企业搬到学校、把教室移到车间,把实训变成实战。生产性实训基地应承担“专业性生产、面向企业的岗前及岗中培训、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技术创新工艺流程改造产品研发”等四项职能。

  三是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形成一支内外兼顾、专兼并举“双聘双兼”的“双师型”或“双师结构型”师资队伍。学校把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请到学校聘为教师,让学校专业教师走进企业担任兼职技术人员;企业聘请专业教师到企业任职,企业管理骨干到学校兼职。“双聘双兼”有利于加强班级管理、教学、科研和专业团队建设,有利于校企联合开展生产技术攻关,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或“双师结构性”教师队伍。

  四是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与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相适应的专业布局。一是要对现有专业合理分类。可从是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匹配、是否能够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是否符合学校整体办学定位、专业基础、专业效益、专业特色、品牌效应、招生就业等八个要素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将现开设专业分为重点发展专业、常态发展专业、限制发展专业三类。二是要建立专业进退动态调整机制。新增专业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匹配,同时要符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新增专业的基本要求。新增专业可以在原有专业基础上进行升级,增加专业发展方向,形成专业群;也可以与本地企业开展专业共建,发挥校企各自优势;还可以在原有专业基础上进行改造,调整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改变实习实训方式,改变发展方向等。对于与产业不相匹配、招生规模小(每年招生不足30人)、专业水平低、就业质量差的专业要坚决淘汰。

  中职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是支撑、校是核心。学校要端正办学方向,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办面向职场的职业教育;要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实施动态调整;要把教学场地延展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主动对接企业,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践行现代学徒制,校企共同育人,变实训为实战、变作品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