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他们接受的德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的发展。本文以中职学生德育教学现状为基点,挖掘中职德育教学的新方法,旨在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共同发展,提升德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生德育教学创新方法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技术范畴的事情,关乎学生能力的形成;育人是品质范畴的行为,决定学生终身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以,育人是基础,也是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愈发多元,尤其是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的个性突出给中职德育教育带来了一定难度。
一、中职德育教学的现状
1.德育课程得不到重视
中职课程体系中,德育教育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对于指导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情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它不能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分数,没有一个明确的考核标准,不能在学生的就业中发挥实际效益,所以在职业教育中普遍得不到重视,经常会出现被专业课程和实习挤占的现象。
而且,选择中职学校的家庭普遍存在教育的缺失,家长看重的是孩子未来的就业前景,认为德育课程“没有什么用”,所以有意地忽视,为职业基础教育埋下了“隐患”。
2.德育教育缺乏新意
德育教学中,教师过多强调的是理论内容的讲述,不开展活动也不组织实践,一个学期甚至每个学期都是千篇一律地讲述。这和德育教学的初衷是有所背离的。试想,中职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上本身就比较“疲软”,如果不在形式上创新,把学生吸引过去,他们只会对德育教育愈发地抵触与反感。有的教师意识到这个问题,会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但是已经形成的模式,让学生将这种交流与沟通看做教师变相在上“政治课”,很难主动发现德育教育的价值和魅力,更不要说自觉地遵守和践行了。
二、中职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1.整体化培养
德育教育不是死板僵化的“唱高调”,也不是高压管理的“发禁令”。它是将宏观的政治教育和微观的品质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发挥整体作用的一种教育。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不能以个人的主观意志“压制”学生,而是要把每一种品德养成的点和具体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德育教育中循循善诱的部分逐渐浮现,使用倡导和鼓励的方式和学生共同完成德育课程的学习。 例如在每个学期伊始,教师和学生共同制订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就围绕着“新学期、新计划”这一主题,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讨论,邀请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做一些学习经验的交流,既具体可见、易操作,又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榜样,激发出“我也行”的动力。事实证明,学习好的学生是愿意帮助其他同学的,因为其内心的自我实现感会得到充分的满足。
2.整合化培养
中职学生的自主意识已经非常强烈了,他们虽然不满足于课堂上的说教,但是需要明确的事实是,课堂始终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不能放弃就必须做出创新,吸引学生,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首先,我们需要进行内容的创新,不要拘泥于教材中既定的内容,要从中职学生的现实状况出发,挖掘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中的德育内容。例如《西游记》是中职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德育课上,教师可以把《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请”进课堂,让学生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除了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真经的不屈不挠的显见内容,孙悟空的尊师重道、八戒的吃苦耐劳、沙僧的任劳任怨等等也可以通过阐述具体的事例进行挖掘,既有趣又有益,还实现了学科交叉利用的目的。其次,校外的资源也可以运用到德育教学中。在校企合作日益密切的当下,“请进来”与“走出去”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请进来的企业专家可以在介绍专业技能的同时,做一些职业道德教学的渗入。而走出去的学生,在企业实际的工作岗位中,也要通过遵守纪律完成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无论哪种形式,教师都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再带回到课堂上,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展现出来,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宽度,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3.活动化培养
中职学生和同期的普高学生相比,活动的范围明显扩大,他们会更早地接触社会。而现代社会的资讯如此发达,一般的信息都不足以吸引他们,所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应该是教育过程中顺理成章的选择。活动的内容可以不拘一格,不要带有功利性,而是更注重挖掘其中的“趣味”。要知道,学生被“外面的世界”吸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趣”。中职的德育教育不要指望一步到位,而是应该先用“趣”把学生吸引过来,再通过“趣”的深入迁延到“悟”,这时候得到的教育成果才是无可取代的。例如,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参加野营拉练、体能拓展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活动都是集体中开展的,需要大家通力合作,学生们不断磨合、相互配合,自然而然就会发挥个人在团队中的协调作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助力式培养
在学校进行教育的同时引入家庭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家庭教育是个人品质形成的基础与关键,如果出现了缺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品质。就像花朵一样,假若根基腐烂,枝叶怎么可能茂盛茁壮呢?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教育又输送着不同的价值观。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妄谈其价值观的对与错,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各个家庭教育中的正能量,和家长做好沟通交流。例如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在学校中不能吃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不放过”。这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其积极主动这一方面的品质,然后通过转化,让激进变成宽容,这样家长容易接受,学校的德育工作也能得到更多助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家长委员会,明确家委会的职责,教师定时进行回访和督促,发现好的榜样可以大力宣传,帮助全体家长不断更新和优化家庭教育理念,使中职生的教育也可以内外一致。
5.俱进式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互联网教育都是随着时代发展产生的教育形式。在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当下,学生们对这些教育形式并不陌生,适时地引入这些教育形式对于德育教育的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切不可将新时代的新产物视为洪水猛兽,拒之于千里之外,那只能让学生和教师的心灵离得更远。例如,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德育课堂中,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德育教育出现偏差,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互联网教育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现在网上有很多宣传核心价值观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得到教育和情感的精华,会自动的屏蔽掉互联网中充满负能量的干扰,从而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现实生活,远比语言教育的效果要好很多。
三、中职德育教学的注意事项
1.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
中职学生已经进入到青春期,叛逆的表现越来越多,再加上多年学业不顺的压抑,可能会让这种叛逆“弹得很高”。越是教师反对的,他们越是拥护。人生经验尚浅的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懵懵懂懂,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让学生尝试一遍,必然要走很多弯路。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提并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角度,客观地看待现实社会,不会被外部环境中的言论所左右。笔者认为,组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既可以让中职生看一看社会真实的样子,也可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为学生搭建起品质道德的框架,有助于学生锤炼意志、规范言行、陶冶情操,一举多得,有利于道德教育的升华与深化。
2.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重
人与人在性格和爱好上有很大的差别,在职业教育深化发展的背景下,教育者应该更加看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除了对整体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教育,也要进行个体化的德育教育培养,做“殊途同归”的教育引导,让不同的个体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例如有的学生选择中职学校,并不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差。这样的学生如果得不到积极的引导,很容易出现仇视社会的情绪。因此,在集体教育之外,还要对其进行个别教育,让他们关注社会中通过个人奋斗,从平凡走向成功人生的榜样。这种弱化消极思想,放大积极引导的教育可以实现个人教育的提升。
四、小结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力倡导,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无论对于职业学校还是任教教师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学校教育一定要正确而全面地认识德育教育的属性与地位,用先进的理念和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通过多方合力、多面共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职业教育的根基扎的更深、更实,真正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职业教育人才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