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治理理论概述
从词源的层面看,治理诞生于拉丁文,为指导的含义。治理同传统的政府统治有显著区别:治理为政府部门的一种管理方式,其所具备的权威与权利都是多方互动的结果,而以往的统治理念只是从上至下的过程。至20世纪90年代,治理的含义被大范围利用,并赋予了多种含义[1]。公共治理为治理理论中的一个分支,他的本质含义同治理相同,但是公共治理有较强的特点:公共治理能够充分展现权利同义务的一致性。每个群体内的个人都享有一定的协商权与平等权等,另外个体需履行其群体协商之后规范的义务与公共意志。治理的主要含义便是利益主体间的引导与协商,对利益矛盾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其扩大化,公众治理还展现了利益主体间的引导同协商。公共治理为利用权威保证群体内部稳定的行为过程,其是在公共管理制度下,利用权威规范与引导个体行为,进而推动群体公众利益的最大化。为此,相关人员需给予其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最大化的发挥[2]。
二、公共治理理论对艺术类院校管理改革的推动作用
1.实现自主权,转变角色。合理应用公共治理理论能够切实突破政府的一元管理制,让艺术院校在决策上有很多的独立权。政府对学校的干预逐渐减少,一方面能够防止管太多而使政府部门“臃肿”、工作效率下滑的问题,进而减少管理费用,降低学校财务压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建构服务型政府,营造新的社会形象。政府的效用更多的用于构建学校发展的规章机制,并展开评估与监督。同其相对应,学校在招录学生、招聘教师以及课程安排上皆需要自主决定,另外在决策过程中利用民主参与形式,纳入多方意见,保证高效管理制度的科学化与合理化[3]。
在我国政治环境中,学校以往扮演的是政治服务的角色,这便让高校对其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感,不管是在财务上还是人事上都依附于政府,这不但会影响学校的高效健康发展,还会影响新兴人才的培养。尽管当前政府减小了对教育的干预,但是这并未从根本转变传统的属性。
2.加强管理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公共治理有助于推动艺术类院校管理对象的多样化,学校、政府等多方协商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资源的实效性,保证多方利益诉求得到有效满足。这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矛盾,完善管理模式,加强管理质量[4]。多样化的治理模式还可以实现多方利益主体相互作用,整合应用现代治理模式中的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切实实现治理信息平衡。
3.构建服务体系,提高教育价值。艺术类院校的教育意义为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价值,切实实现提升学生品格与传播真理,过多掺入功利与政治因素会同艺术类院校的教育初衷相违,进而导致社会价值逐步下降。所以,教育意义的理性回归,还是对人与对教育的一种尊重。艺术类院校的另一个教育意义为通过创建多样化的运行秩序来体现教育公平。其包含入学机会公平等诸多因素,它需要政府建构良好的制度,构建完善的公共教育体系来维持与调控,逐渐实现公共教育的均等化,保证教育秩序与公平。艺术类院校是体现机会公平的主要载体,只有在价值理性的前提下才会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三、艺术类院校管理改革趋势和路径
依据我国2010所颁发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若想实现教育水平最大化,需在艺术类院校管理改革中有效处理学校同政府间的关系。在该过程中,转变政府职能十分重要。政校分离的基础上,还需诸多主体参与,让多元化的治理制度充分发挥效用。基于此,从公共理论视角看,艺术类院校管理改革需以公共治理的理念为主,从合作、多元以及市场性的方面来探究哪种改革渠道能满足国家层面与社会层面的实际需求,最终实现艺术类院校的有序运行与推动艺术类院校教育的公平现代化[5]。
1.加强公平利益意识,实现科学治理。公共治理的中心便是善治,即公共利益与资源效益实现最大化,这便需要更多的主体元素与民主元素,对社会公众的地位与权利也需加大重视力度。以公平利益为基础,需确保主体行为满足民主参与和自主经营理念,艺术类院校也需同此种理念相结合。
从目前我国艺术类院校的行政管理部门状况而言,官僚化现象十分严重,各个艺术类院校的行政管理部门膨胀,在编的行政人员数量远远高于教职工的数量,这便致使了行政与科研资源间分配不均。行政人员占据着高校绝大部分的资源,导致了科研项目探究质量下降,另外还会影响教职工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若想实现科学治理,需摒弃艺术类院校原本的行政管理制度,撤除膨胀十分严重的行政岗位,加大艺术类院校的自主权。另外,加强艺术类院校市场性与社会性,让更多利益主体参与进去,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2.加强教育市场性,提高学校竞争力。艺术类院校若想实现自主经营,解决财务自立问题势在必行。没有了政府的财政支持,艺术类院校能否获取到财政资金变得至关重要。艺术类院校教育市场性为一个良好的渠道,通过同社会组织合作获得资金,不但能够实现市场共赢,还能切实提高艺术类院校的理论运用能力。除此之外,艺术类院校市场性还体现在艺术类院校参与市场竞争,其中包含艺术类院校间的竞争,也包含艺术类院校同其他组织间的竞争[6]。
艺术类院校教育为公共物品,需追求公共效益与社会价值。若是一味的市场化或是完全以市场为中心,便会致使艺术类院校教育欠缺公共性,同艺术类院校教育意义相违。如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系统十分发达,艺术类院校教育市场化不断提升,另外又因为太高的市场化会引发很多批评[7]。事实上,市场化同经济效益有莫大联系,只有高的市场化才能实现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需要牺牲教育公平[8]。
3.优化治理制度,加强教育质量。艺术类院校教育治理的主要目标为提高教育公共利益,而艺术类院校的教育水平同公共利益有莫大联系。艺术类院校教育治理的中心为提升教育质量,为此艺术类院校管理改革需重点注意质量效益,通过构建一套完备的治理制度可确保良教育质量达到最佳。具体制度布设包含:参与制度确保治理主体多样化;协商制度确保真是诉求掌握,达成共识;监督制度确保治理信息的透明性与公开性;评估制度掌握教育的具体状况,提供相关依据;问责制度通过法律法规来确定各自义务与责任,并朝着有关利益主体来阐释教育行为,接受有关质询,并给出相应答复,进而实现艺术类院校教育治理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类院校管理改革中的公共治理理论运用至关重要,其不但能够确保艺术类院校管理改革工作有序开展,还能保证艺术院校在经济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基于此,艺术类院校内部相关部门需加强运用公共治理理论,推动其含有的实效性在艺术类院校发展中发挥出最大化的作用,为艺术类院校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