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校合作,这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教育者要善于把握利用家长“资源”的边界,要科学、合理、适度并有节制地利用家长资源,这是当前家校合作需要处理好的问题。
[关键词]家校;教育;边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故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孩子的学习和终身发展,这已经成为教育的一种共识,且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在现实教育中注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引发了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竞争,甚至将竞争引入到了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很多家长也愿意为孩子的发展付出。很多父母从胎教、早教开始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全面提升、铸造和发掘孩子学习的品质和潜力。这还不够,还有不少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建立的家委会活动,帮助教师做了一些协助班级发展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如果完全出于家长的自愿,不给家长造成任何负担的前提下,是可行的。
家校合作,这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很多家长也愿意为孩子们做一些付出,但是,并不是什么事情教育者都可以请家长帮忙,这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度,教育者要善于把握利用家长“资源”的边界,要科学、合理、适度并有节制地利用家长资源,避免让这种关系大打折扣,影响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甚至让教育者的形象大打折扣。这是当前家校合作需要处理好的问题,因为,在现实教育生活中,有不少教育者没有把握好家校合作的边界和度,导致自己形象大打折扣。所以,一旦教育者没有把握好家校合作的度和边界,不能有效合理科学利用家校资源,不仅会给家长们增添负担和烦恼,还会让自己的工作陷入被动,甚至不好开展工作。
《天府早报》曾报道成都某小学老师经常在家长群里点名批评孩子、晒孩子的成绩单,甚至有次孩子作业没有写好,老师直接在群内点名批评家长没有用心,要求家长第二天到学校谈话。家庭作业本来就是老师布置的,当然家长有义务监督孩子做完,但一旦家庭作业也需要家长来批改,而不是教师,基本上就达不到布置家庭作业的目的了。毕竟,家庭作业也是一种练习和检测孩子学习情况的工具,一旦教师不批改家庭作业,就很难全面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
如果说让家长在家批改作业是一种家长“分内”之事,那么,请家长到学校代替老师做事则大大超越了这个界限,尽管采用这些做法的学校和人士认为这是一种教育创新。如,前不久南京二十九中的学生家长反映该校实行高三年级学生家长轮流替代老师进行监考、自习课值班,且明确要求每场考试两名家长需要在考场一前一后站立,每隔一段时间互换位置。考场外有校方工作人员巡视,老师发试卷后走人,考完后来收卷。除了监考之外,南京二十九中高三年级早自习和晚自习也需要家长值班,早自习期间家长在教室帮收作业,晚上七点到九点的晚自习家长需要看两个小时班。
家长代替教师监考,已经大大超出家校合作的边界,远远超出家长“自愿”的范围,甚至更多的是利用教育和亲情在“绑架”家长,家长表面是自愿,实则被绑架。这是一种两难选择,尴尬境地,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教师或学校对家校边界没有把握好而导致的问题。
家校合作超出边界,还有一种现象,其实也在隐性地存在着。创新教育、实践能力成为当前教育的一种时尚,于是,很多教师或学校会给孩子们“硬性”布置一些创新作业和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但事实上,很多学生是无法完成这些作业的,以至于这些作业基本上都会落到家长的头上,真正变成了大多数家长在给孩子们做这些实践作业、创新科技作业。如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和家长下河抓蝌蚪、摸螺蛳。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让孩子抓蝌蚪,然后观察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美其名曰是让孩子进行实践。其实,殊不知,在大城市居住的孩子,不像农村那样,随便都能在田边抓蝌蚪,甚至有些根本就找不到抓蝌蚪的地方,这样的作业其实不贴近实际,想当然,胡乱布置,胡乱创新,花样越多,导致教育越乱,给家长增添的负担就越多。
教育,需要创新,但教育更要遵循教育的规律,遵照实际,按照教育的本质,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而不是一些想当然的教育行为,把家长不当家长看待,漠视教育边界,无视家长自身承受能力和限度,把家长当成自己教育的资源宝库,甚至把自己本该做的事情也推诿到家长身上,让教育变味。
无论家校怎么合作,无论家长对教育多么重视,但作为教育者都要把握家校合作的边界,把握好度,千万不要超越边界,甚至出现一种违规行为,让教育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