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全球化进程下人类社会的新特征,它包括跨地域、跨民族、跨国界等内涵。其中,“跨语言”是跨文化的显著标志,作为人类社会交流的主要工具,跨文化交际状态下的“语言”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字、音、义等方面,其中更渗透着文化意蕴和价值取向,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性格与习惯、风俗与信仰、道德与思维等,因此“跨文化交际”不等于浅显的“跨语言交流”,需要本族语者深入学习非本族语者(如汉语对英语)的文化,通过意义建构打通文化隔阂。反思我国英语教育,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英语学科建设,旨在构建“将英语学得更好”的教育体系,而忽视了汉语、英语之间的文化交际,由此“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技能提升,也始终是“形似而神不似”,归根结底在于文化交融不足。阮桂君主编的《跨文化交际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版)一书立足全球化视野,结合汉语国际教育需求,系统地阐述了“中—英文”跨文化交际下的理论与现象,一方面将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思维教学实现融合,将传统的第二语言教育思想从“对外”转变为“国际”,丰富了国内学校教育中英语教学的理论内涵;另一方面,致力于汉语及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双向平衡。通读全书,有三方面特色值得关注。
一、教育价值与实用价值统一
因果逻辑思维是《跨文化交际与实践》一书的主要特色,作者在章节构思与表达方面,围绕着“前因”与“后果”展开组织内容,将全书构建成一个环环相扣、密切结合的知识链条。全书一共包括六章(不含附录与后记),除了首尾章节之外,其余每一章都与前、后部分保持着相对性“因果关系”;其中第一章“绪论”主要围绕着“文化与交际”关系、“跨文化交际”现象展开阐述,并在第三节“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中提出当前我国英语思维教学中需要重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指出 “从跨文化交际学二十余年的发展来看,研究实际问题有余而理论探讨不足,似乎成为了这门学科的一个突出弱点”;以此为引领,第二章“言语交际中的跨文化现象”详细分析了“弱点”的构成因素,包括语音、词汇、句法、语用及“非语言交际”等,这些因素在“第二语言”英语教学层面属于表象,进而第三章“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详细分析了内在机理,包括文化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三个方面;第五章“跨文化交际冲突与适应”从理论角度阐述了中文、英文之间跨文化瓶颈解除的可行性,重点结合“文化休克”理论分析了汉语思维教学及中英语言交流中出现的不适原因。最后第六章“跨文化能力培养与预测”部分,以“国际汉语教师”身份归纳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现机制,以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采用的测试与评估方法。整体上,全书各章节主题上“各自为政”,但在“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思维教学方面高度统一,既提供了大量可直接用于教学的方法、模型、图表,也提供了中英“跨文化交际”应注意的文化冲突问题。
二、理论内涵与案例实践融合
全书的编写思想是:“改变以往只重视理论阐述,忽略实践应用的教材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内容组织形式上分析,概述避免了理论、实践需求的分离,每一部分理论都有实践的支撑,而每一个实际案例都有理论的阐释,通过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从而创新传统的英语思维教学模式。例如在章节构造上,每一节先由“案例”引入,然后结合案例所描述的内容阐述“基础知识”,在读者学习完基础知识之后,提供“案例分析”给学生启发,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意义构建,最后提供“问题探讨”和“延展阅读”两部分进阶性内容,这样一来每一章节的“独立主题”,同样可以做到向更大范围的扩展。
三、语言知识与文化底蕴对称
结合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信息不对称”必然影响交易双方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而造成交易双方利益失衡,合作无法长久展开。将这一理论转化为“文化不对称”分析,“跨文化交际”本身是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的交流,它强调交流双方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使用同一种交际语言、基于实时口语形式——如此一来,语言知识和文化底蕴的不对称就是必然现象,究其原因,语言知识的获取是系统性的,通过第二语言(如英语)教育体系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词汇、语音、句法等规律,而文化底蕴则是分散性的,需要长期在第二语言文化环境中接受熏陶,其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全书在教学指导、实践应用方面,十分注重语言知识与文化底蕴的对称性构建。如第二章第二节“词汇层面的跨文化交际”中,通过“看门狗”和“watchdog”的差异进行了说明(案例导入),前者在中文语境下含有贬义,而在英语俗语中则是“守门人”的亲切称谓(基础知识),这正是文化差异下的典型——中国人认为含“狗”的词汇通常是不友好的,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而西方人则将狗视为家庭一份子,在英语中“You are a lucky dog”反而是夸奖的意思(案例论证)。全书基于“案例导入—知识分析—案例论证”的固定模式,很好地保障了语言知识和文化底蕴的对称性。全书系统全面、知识点丰富、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