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孟德斯鸠认为:“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由此可见,在高中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学校与家长是不可缺少的两部分,只有实现学校与家长联合,德育教育的落实效果才能更为突出。本文主要阐述,家校融通在高中德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家校融通的主要措施,望提高高中家教融通效率,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家校融通;高中德育;德育管理
一个孩子是否有高尚的品格,是否有良好的习惯,是否有健全的人格,是否有健康的身体,与其家庭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故家校融通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家庭与学校共同结合,才能增强育人合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家校融通的高中德育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拥有高水平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家校融通在高中德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家校融通是为了使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使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与家长的关怀以及教育带给孩子的欢乐。由于家庭的差异,家长对教育子女的期许观念各有不同,因此教育理念也大相径庭,所以家庭教育应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到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为有用之才。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家校融通,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长久且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家庭的配合。
家校融通能够及时交流信息,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能够有效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工作;父母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知道学校是如何开展工作的,能够对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做到约束及正确引导。家校融通使教育更有实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二、家校融通在高中德育管理中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家校融通目标
高中采用家校融通的形式进行德育教育,首先需要明确家校合作的目标:即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其正确认识道德,并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促使学生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前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需要相互合作、密切联系,共同为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贡献一份力量。只有明确家校合作的教育目标,才能促使家长与学校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提高家校合作的质量。德育教育中,家长与学校的教育方式虽有不同,但最终的德育教育目标一致。在德育教育中,家长应积极与学校进行沟通。由学校指导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并建立与家长沟通的平台,团结一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此外,家长与学校都应明白,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家长与学校是平等的合作关系。班主任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应注意表达的语气,需要以平和的态度与家长进行沟通,互相理解,发挥德育组织作用,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德育工作落实。在高中德育管理工作中,重视家校融通的教育形式,方能达成育人共识,从而形成合力,使高中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建立家校沟通机制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融通机制,是学校与家长融通的有效手段,为家长与学校沟通提供了便利条件。建立良好的家教合作融通机制,主要形式为班主任通过电话、微信或QQ等方式,直接与家长进行沟通。
例如:班主任通过网络建立群,与家长随时、及时的沟通。学生在学校发生不良事件,班主任能够及时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将学生在校表现与家长进行交流并协商教育对策,不能对学生以打骂的形式展开教育,主要以口头教育为主,将不良行为的利害关系,明确地告诉学生,使其认识到自身错误,同时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培养高尚品格,达到教育有效性。
(三)举办教学开放活动
在高中德育教育过程中,单靠学校内的教学是不够的,对学生德育的培养需要来自家庭。面对这一现实教学需求,在高中德育教育管理过程中,学校应定期开设教学开放活动。在开放活动当天,家长可以和学生一同在课堂上进行听课,家长在课后,可以提出问题,并与教师进行探讨,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开放活动当日,家长坐在教室后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导入与父爱、母爱相关的内容,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将内心想法讲述出来,让坐在后方听课的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内心。教师借用具体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白父母的付出并懂得感恩。教学过后,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有些家长意识到自己因工作太忙,忽略了孩子的成长。有些家长意识到因为自己的暴躁脾气为孩子造成了困扰。通过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家长明白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己的思想意识,有了自己的看法,促使家长学会尊重孩子。在教学开放活动这样一箭双雕的过程中,德育教育的落实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