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对现代学徒制评价体系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10-16

  现代学徒制是发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的非正式学习过程,因此学校教育的评判标准无法衡量学生在学徒制中的学习成果。德国创建的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体系与现代学徒制学习成果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对德国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其非正式学习认证体系的四个核心要素:认证目标、认证主体、认证过程、认证方法,可对建立现代学徒制评价体系提供借鉴和指导。

  2001年,欧盟在《终身学习: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中对非正式学习做了统一界定:非正式学习是指日常生活中工作、家庭、休闲等有关活动中的学习,通常以经验学习来界定,在一定程度上也被人们理解为无意识学习,不包含特定的学习目标,学习时段或准备,通常也不具备资格证书。而认证则是由授权机构根据相关标准确认一个人获得的学习成果的过程。在职业教育领域,“基于工作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经验学习正纳入正规教育领域,如现代学徒制。有学者认为,现代学徒制作为不同于学校中课程教学的一种学习机制,是一种基于工作场所的非正式学习过程[1]。这部分的学习成果应如何评价,本文尝试系统介绍德国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经验,以便为我国提供学习借鉴。

  一、德国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发展历程

  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是指通过国家政策或法律的出台,由国家行政权力推动其自上而下发展。如法国、挪威等国就属于这类。自下而上是由于一些国家的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起源于职业领域或传统教育的自身需要,由以某一职业领域开启试点,随着认证影响的扩大,逐歩建立起国家范围的框架,德国就属于后者[2]。在德国,没有法律框架和标准化的验证体系,但在政治级别以下,有多种多样的程序和方法来认证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且每种认证有其自己的范围。

  自2000年以来,欧盟提出了一系列决议、项目和文书,以促进对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的认证。2008年4月23日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建立“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EQF),其中一重要目的也是“在正式和非正式之间架起桥梁,促进经验性学习成果的认证”。在欧盟的影响下,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拟定了《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德国资格框架》(DQR),将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结果纳入国家资格框架是其重点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上,德国于2010年3月发布了《DQR纳入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结果》报告,同年5月又颁布了《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获得能力的认可》报告,以期为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的认证提供参考。在2011年,德国又建立了两个专家工作组,第一个工作组负责审议在一般政治和文化教育领域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与DQR连接的可能性;第二个工作组调查在金属/电气、卫生/护理、贸易和信息技术等职业领域纳入通过非正规和非正式手段所获得能力的可能性。调查的结果于2011年11月形成了系统的报告。在报告中专家呼吁在DQR中建立起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习,并赋予其与正式学习的同等地位。着手建立一个综合参考系统,在该系统中,能力以学习成果的形式加以描述,并在DQR的各级包括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习[3]。这说明德国正从国家层面建立起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框架。

  二、德国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体系的内容

  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需要一个全面的认证体系,但这样的体系在德国还未完全建立。但相关文献研究揭示了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体系的四个核心要素:认证目标、认证主体、认证过程、认证方法。

  (一)认证目标

  认证的主要目标是认证个人在工作场所、家庭、闲暇期间或通过志愿工作等获得的能力(详见图1)。除了第一层级的主要目标外,认证过程还可以为不同的后续目标服务,在第二层级就需要申请者意识和使用自己的能力。在意识并使用能力以后,第三层级中相关部门需要颁布相应的资格证书提高能力授证,从而也就促进了申请者拥有更大流动性。最终,如果申请者能够综合运用这些能力,申请者的受欣赏能力也会越来越高。

  

 

  (二)认证主体

  认证主体是认证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对认证结果的质量和公平性有着重要影响。德国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人员主要包括:咨询师(counsellor)、评估员(assessor)、过程管理者(ProcessManager)和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见表1)。

  (三)认证过程

  认证过程是认证体系的核心,Dehnbostel、Seidel、StammRiemer等学者对认证过程做了相类似的划分。共包括五个步骤:信息和指导(Informationandguidance)、调查(Investigation)、评价(Assessment)、认证(Validation)、授证(Certification)[5]。

  

 

  1.信息指导

  认证的过程从信息和指导开始,包括对申请人的需求分析,并告知申请人什么是认证,认证有什么意义,认证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申请人有什么期待,以及对申请人有什么要求。这将导致对申请人的需求分析,以此确定验证过程的目标以及合适的工具和方法。顾问在验证过程中应给予申请人建议。

  2.调查

  调查所获得的学习成果的证据,充分证明其学习获得的成果。这一基本阶段可以在“封闭系统”的范围内进行,以一种与预先规定的标准确定学习成果。也可以采取一种“开放”的方法。建立一个档案袋:包含一份简历、一份可以证明自己学习成就的职业经历。还可以是如考试答卷,访谈记录,照片、记录模拟情境的视频、工作样品或第三方报告如推荐信等等。

  3.评价

  评价实质上是一个参考过程。记录的学习结果参照特定标准(例如技能或需求简介)以及职业和教育相关的标准。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大体上分为形成性的评价方法和终结性的评价方法。评价既可以是一种外部评价形式,以书面形式记录,是基于某些标准和参考水平的调查的结果,也可以是学习者在个人评价基础上的自我评价过程。

  4.认证

  认证是评价和授证中间的一个阶段。在这一过程的范围内,通过专业的认证机构判断哪些技能已经达到并符合普通教育的标准,然后,发布学习成绩文件。

  5.授证

  授证是以书面形式记录的外部评估,通常基于外部检查,面向产出,并与专业能力对齐,基于某些(最低)标准和参考水平进行的。授证意味着一个合格和合法的机构确认个人拥有相关的技能和能力,并根据规定的标准进行评估。

  (四)认证方法

  德国没有非正式学习法律框架和标准化的制度,但在政治层面之下,针对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学习环境,有多种程序来识别非正式学习成果。主要有外部学生考试(ExternalStudents’Examination)、ANKON、档案袋(ProfilPASS)和工具(Lernstück-Verfahren)等。

  1.外部学生考试

  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部门,外部学生考试是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正式工具。致力于为那些曾在某一行业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从未或没有完成职业教育培训考试的人提供正式认证的机会。而参加考试有一些前提条件。第一,就业时间至少是规定职业教育培训时间的1.5倍。第二,申请人还需要证明他或她已经能够完成一个熟练的工人需要掌握的任务[6]。

  外部学生考试是用考试的形式认证非正式学习成果的制度。考试方法的优势在于社会认可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相对成本较低,节省时间,能够检验学习成果证据的真实性。但这种方法同样存在不足。因为只有在考试通过后,才能使非正式学习变得明确和可见。而非正式学习成果的知识和能力是隐性的,单纯的考试难以检测出来。

  2.ANKON—职业能力学分对接高等教育项目

  在高等教育部门,通过发展相应的学分系统,促进了非正式学习认证的发展。ANKON倡议是由政治层面上制定,其目的是使合格工人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开发了使职业能力学分对接高等教育的系统。

  ANKON主要专注于对工程科学、信息技术、卫生、社会科学和商业科学这些学科领域制定和试行认证大学以外获得知识的学分程序和工具。项目的参与者是由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工会(DGB和IGM)、大学校长会议(HRK)、德国职业培训委员会(KWB)和联邦职业教育和培训学院(BIBB)组成的委员会,为这一倡议提供专家支持。汉诺威高等教育信息系统(HIS)与德国工程师协会(VDI)、德国电器电子协会(VDE)、信息技术协会(IT)联合提供对该项目的学术支持。学术支持的目标也为工作和非正式获得的能力学分通向高等教育建立一个整体的参考框架[7]。

  项目实施第一步,可以使得认证的资格和能力等同于正式学习,并折算成学士或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学分;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开发可转化学分的程序和工具。重点是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中的资格和能力。此外,通过非正式方式获得的能力也应纳入,例如在工作中学到的能力。

  这个程序已经在高等教育机构中被应用为模型。将非大学学习成果学分等同于考试所获得的学分,这一过程的特点表明,它主要关注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而获得学分的时间、地点和背景变得不那么重要。因此,基于能力建立绩效的方法,正被引入到学术部门。但这一项目也存在巨大挑战,一方面,学分转换是有难度的;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不可避免的障碍,特别是高等教育机构担心与职业教育联系,会损害其质量。

  3.档案袋

  世纪之交,在欧洲国家教育政策和实践中对非正式获得的能力的正式认可程度越来越高。有人指出,在德国,有必要对非正式学习认证加强发展。2002年,德国启动了BLK合作项目即“终身学习护照—非正式学习认证”项目。在此背景下,DIE、DIPF和IES开发了ProfilPASS认证系统。

  档案袋作为一个组合,是以传记的方式系统地记录个人的培训、学习和工作,且这个过程伴随着专业和合格的指导。档案袋过程的目的是可视化和记录个人的能力,强调自我探索和反思。“能力”这一概念既包括认知层面,也包括动机层面。认知层面是使个人从意识层面能够感知自己的能力,动机层面是通过能力的认可,激励个人提高自尊和自信,而不是对能力进行精确的衡量。

  档案袋由多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我的生活概述”,这有助于用户在他们不同的生命阶段确定不同的活动,如学校、工作、家庭或休闲时间;第二部分“我的活动领域”,这份文档是鼓励人们对不同生命领域中所有的活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里涉及的内容有“这些活动领域中哪一个对我来说特别重要?我做了哪些活动,我使用了什么能力,我如何评价他们?”;第三部分“我的能力总结”,是用户总结自己能力;第四部“我的目标和下一步”,是用户描述他(她)的愿望和目标。

  评估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可在他人监督下或按照指示执行的活动;二级:可以在熟悉条件下自主开展活动;三级:可以在不同环境下自主开展活动(其他情况、条件、地点、工作环境);四级:可以在不同环境中自主开展的活动并能向他人解释和演示。

  提供用户指导是档案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专家指导,个人找准自己的能力非常困难。专家可以帮助个人辨别他们的技能,因为他们可能没有注意到。指导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分组的。作为一个没有预先定义结果的工具,档案袋不包括能力和能力的列表,更多的是每个人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的能力,而不诉诸先前制定的概念。对于学习困难的人,由于档案袋对人的分析和思考有高要求,对弱势目标群体相对困难。但随着经验的增加,用户变得更容易意识到他们的能力[8]。

  4.工具

  工具是埃尔福特(Erfurt)大学的一个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的验证程序设立,其明确目标是对非正式学习(尤其是通过工作经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认证。

  工具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知识和技能的鉴定(IdentificationofKnowledgeandSkills)。包括一个讨论会和一个以指南为基础的访谈,重点介绍个人学习经验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阶段,工作过程的记录(DocumentationofAWorkProcess)。记录包括档案袋的编制、档案袋开发和方法咨询的研讨会工作过程的记录会面临一定的挑战,因为这是由申请人独立制定的。工作过程的记录需要以口头和图形化的方式说明工作流程的目标、条件和要求以及方法。这份记录旨在提供一个工作流程和以工作为导向的知识和技能证明,为下一阶段工商会的认证做准备。第三阶段,知识和技能的认证(CertificationofKnowledgeandSkills)。知识和技能的认证需要通过由工商会组织的个人考试,考试包括口头讨论和公司操练(真实评估)。口头讨论大约需要30分钟,公司的练习大约需要60分钟。这两个部分都在当前的工作地点执行并参考申请人提交的工作流程文档。职业教育培训框架也为工商会认证做指导。评估委员会由公司代表、工商会的代表和工具项目团队的代表组成[9]。

  工具考虑了参与者的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两个视角。此外,还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记录和评估知识。有访谈、档案袋、工作场所证据提取。同时也表明,这个工具需要多方的支持。公司和组织的支持对于创造评估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德国还将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用在了现代学徒制学习成果认定上,包括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毕业的学生只需提交学习档案和国家认可的能力资格证书等文本材料,就可直接应聘其对口企业,或直接申请应用技术大学本科,不必参加统一入学考试。此外,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实行学分制,学分修满即可毕业,且学分特别高的学生可保送进入应用技术大学。

  三、启示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其一重要特征就是在现代学徒制中学生的学习场所有两种:一种是以学生的身份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接受学习,还有一部分是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以学徒的身份参与学习,实质上学徒在企业发生的学习就是一种非正式学习过程。企业的学习环境相对于学校教育更加的复杂,所以我们的评价体系也应该发生改变。德国非正式学习认证体系,对我国现代学徒制学徒学习成果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指导作用。

  (一)引入第三方评价

  在现代学徒制中,仅依靠学校和企业为主体的评价很难客观地评价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成果,必须引入第三方对质量进行评估。德国非正式学习认证中评价的主体有专业的咨询师、评估员,还有负责监管的过程管理者。学徒向其提供能够证明自己能力的材料,在专业的评估机构考核下判断学徒是否达到了相关标准,这样能更加客观精确地评估学徒的专业能力。

  (二)建立学分互换机制

  德国的非正式学习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能与正规教育相互衔接与融合,得益于它的学分转换机制的建立。如在ANKON—职业能力学分对接高等教育项目中将学生的非正式学习成果折算成学分,可免修相关课程。在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时间会大大增多,所以在课时安排上学生的任务量会大大增加,那么就可以建立企业非正式学习成果与学校学习的学分互换机制。学分制可以解决因不同教学场地、不同教学方式带来的课程编排、互认、累积及转换的难题。

  (三)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现代学徒制的评价中,对于现代学徒制质量的评价多由企业师傅给出终结性评价,即对学徒职业能力的评价。这样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势必会忽视对学员其他素质的培养。而德国非正式学习认证的过程分为了咨询、评价、报告三个部分。评价的方式可以是终结性评价,也可以是形成性评价,或者是两者相结合。报告重点放在申请人已有的能力上,比起简单的合格和不合格的终结性评价,这种方式更有利于被评价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