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开始大幅度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求职就业所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而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受关注程度远远低于普通类专业毕业生。基于此,本文主要提出一些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旨在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一些帮助。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目标定位主要是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艺术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服务于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的高技能应用型设计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装修公司、软件公司、设计院、电子设备集团从事有关的设计工作或进入学校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综上,艺术设计专业市场的岗位需求量较大,同时多数工作岗位对学历要求较为宽松,更加看重求职者的实操能力。其实这些要求正好符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质,但是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学生却往往会遇到多数企事业单位都要求应聘者具有至少二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尴尬情况。
那么高职院校如何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提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使学生的求职诉求与市场需求顺利对接,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呢?
一、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但是“重软件,轻理论,略审美”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通病,导致大多数学生错误地将专业设计能力理解为对电脑软件的精通程度,而对于自身理论修养、审美能力的专业基础培养不够重视。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在开设设计基础、设计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多举行艺术作品观展活动,通过概述、欣赏、评析优秀作品领会作品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去理解艺术,从而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强化他们的设计艺术审美力、感受力、审美力、创造力,并将其具体体现到设计工作中。
二、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决定着其是否具有正确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观意识,从而也决定了其是否具有在职场中所需要的前进动力和发展空间。当前,在社会大环境及各种负能量的影响和冲击下,部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和现实,在意识和行为上出现了错误,主要表现是:缺乏团队意识、时间观念、互助精神,不能树立坚定的目标,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这些偏差意识和行为,将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首先要及时和高职生进行深入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变化,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其次,聘请学院的优秀往届毕业生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结合他们求职过程和进入职场的实践体会,通过自身的经验感染和教导学生,培养学生拥有爱岗、敬业、忠诚、奉献、正面、乐观、用心、开放、合作及始终如一的职场精神。再次,构建以学期为单位的德育评价体系,对每位学生进行德育学分量化考核,使学生在具体的考核评估工程中对照整改自身职业素养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就业、适应工作打下基础。
三、构建与企业文化相对接的校园文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要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文化、职业文化进课堂。学校要切实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把企业文化、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营造职场文化,让学生对企业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等多有了解,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此外,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汲取企业文化的成分,丰富充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现职教特色,实现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四、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不可能有高水平的高职教育。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应用性,要求授课教师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和操作熟练技能的复合型知识结构。高职院校应鼓励在校教师在职攻读艺术设计类硕士或博士学位,从而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制定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培养计划,重点打造艺术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国培、省培,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研修、实践,通过参与企业设计团队的整个设计过程,培养对设计行业动态及行业标准的洞察力,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学生,精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为有效的引导。
五、构建立体化的就业平台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首先,高职院校应通过拜访地方或区域企业、网络宣传、校友资源、教师资源等方式来搜集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企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然后,让这些企业参与高校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确定、实习实训等环节,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关键技能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实行订单培养,培养能够胜任工作要求的毕业生,从而实现学校培养和就业无缝对接。对于部分高需求的企业,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为他们安排专业对口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真实的社会职业情境、浓厚的职业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了解未来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要求.以验证所学知识、技能,明确自身缺陷和不足,为其学习提供具体目标和指向,并使自身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提升。通过在企业实践中真切地融入岗位,充分培养自身在企业中的适应能力,增强自身的职业认同,从而使自己的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就业心态获得有效优化和提高。
六、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一是利用网络资源,做好就业政策、信息的搜集、挑选、发布和查询工作,为学生提供可靠实用、权威的招聘信息。二是充分利用学院网站、微信、贴吧、论坛、QQ群、LED大屏幕等信息平台发布有关信息,形成交互的信息网络,确保就业信息的畅通。三是设立有关就业的专用咨询电话、宣传专栏,印发相关政策文件,开展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宣传周活动,帮助学生及时掌握就业政策和就业关键节点信息。四是利用发达的信息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招聘、远程视频面试等服务,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为便捷的就业通道。五是在学院网站开设毕业生求职就业简历模板、经验共享、网络学堂、校友专版模块。在简历模板模块中,网站维护者、辅导员与班主任可以结合设计专业的特色及相关招聘单位的招人特点,查阅资料、具体分析,制作出合理的简历模板供学生参考;在经验共享模块中,可以开辟学生交流专栏,将学生们在就业过程中摸索出的有益经验及失误之处进行共享;在网络学堂模块中,开通公考、招聘考试等网络学堂,为参加此类考试的毕业生提供系统、专业的考前辅导;在校友专版中,召集往届毕业生,让即将毕业的学生分享他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及职场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需要注意的因素和需要避免的失误,做好老帮新的结对帮扶工作。
七、充实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
一是要注重队伍建设,全面推动就业工作机构,充实工作人员。高职院校必须要按照专兼职结合的原则配齐、配强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工作队伍;聘请社会上的就业中介机构、政府领导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及优秀往届毕业生担任学校的就业指导兼职教师,通过健全机构、配强人员、构建立体化的指导服务平台,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更为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明确各级工作任务,大力开展就业服务。建立、完善系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鼓励、组织高职艺术设计毕业生参加求职就业培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提供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和有针对性的咨询辅导。帮助大学生认识个人职业特点,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而合理规划适合自身的职业和岗位。同时,加强对离校未及时就业的毕业生的统计工作,并及时给予其更多就业信息咨询服务。三是优化相关待遇,加大强化队伍建设力度。出台关于就业指导服务队伍人员的培训方案,每年至少组织两次相关培训,采取挂职锻炼、专题研讨、学术交流、调研考察、教学观摩等方式,全面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和服务水平。并成立以院长为组长,主管人事部门、就业部门、心理咨询课程的副院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服务队伍人员工作量化考核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协调、解决就业服务工作人员的量化考核,并将其量化考核结果体现在年度考核、评优推荐中,最终将其推广运用到职称评审、奖励津贴分配、教师岗位分级聘任等工作中,以充分发挥量化考核、激励措施的导向、约束、激励作用,稳定和优化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当前,就业市场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扩大,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较好。但与此同时,社会对于设计人员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是每所高职院校和每位学生自身需要密切关注并切实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