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一流”发展战略是国家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新目标,只有地方高校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来,才能激发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潜力,形成具有中国高校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然而目前我国地方院校与部属院校存在着巨大差异,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学科建设不合理,专业同质化倾向严重;二是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三是地方服务机制不健全,缺少经济互动等问题。在“双一流”的背景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主体的地方院校,首先应加强政府引导,合理定位。其次应加大财政投入,健全资金投入机制。而作为高校自身方面则首先需要统筹规划学科建设,科学设置专业。其次应配合地方经济发展,加强经济互动,以寻求适合地方院校发展的路径。
当今大学理念为创造知识、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大学传承着人类共同知识财富的宝库,并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着大批优秀人才。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大学恢复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78年改革开放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大学发展走向正轨。1995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首位。同年,“211工程”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务院正式同意批准启动。1998年“985工程”项目开始实施。我国历来关注重点院校的发展。2015年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新形势下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在我国除了教育部及各部委直属的高校,省部共建高校以及省市属院校隶属于省市自治区以及直辖市,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财政经费的院校,属于本文探讨的地方院校范畴。该类院校比较多,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力军。地方院校并不只是陪跑,最重要的是地方院校能否紧抓“双一流”战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指引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能否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关键。
一、“双一流”发展战略的历史价值
(一)“双一流”政策的出台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就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期间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2015年11月5日《方案》正式发布,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21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1]。
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针对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需要,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着方向性指引。 “211工程”和“985工程”对我国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显现出一些弊端。为克服传统身份壁垒、单一准入机制、身份固化等问题,对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实现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转变,“双一流”政策应运而生。“双一流”方案的提出不是对之前教育发展战略的颠覆,而是一种传承和创新,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教育的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目标和建设方案。
(二)“双一流”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发展趋势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中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教育向国际化教育转变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今中国GDP在世界排名第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只有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才能在大国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肩负中华民族振兴和实现中国梦的重担,高等教育不仅应着眼于大众化教育,更应高瞻远瞩,立足国家长远发展,对接国际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出一批有理想信念,有中国智慧,有文化自信的人才。“双一流”方案自颁布以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高校竞相以“双一流”为标杆对学科进行统筹建设和专业设置。竞争意识被调动起来,无论是之前进入重点工程的大学还是地方院校,都争相引进人才、优化学科。重点大学利用多年经营的学科名誉和积累的资源,期待加入“双一流”建设行列,地方院校更是期待搭上发展的顺风车以实现名利双收。
(三)“双一流”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高校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职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进步的最主要的推动力,人才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生产者和创造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中国梦的实现,都与高校培养社会人才的职能密切相关。打造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占领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为社会发展持续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高精尖人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一流”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功能是不可或缺的。
二、“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院校的现实忧思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高校经历了规模性扩张,高校之间的竞争力愈演愈烈,地方院校与重点院校之间实力悬殊加大,甚至威胁其生存和发展。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院校的规模大小不再是招生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力竞争砝码,而在学科结构、自身定位、教育经费以及院校与地方经济互动等方面。
(一)学科建设不合理,专业同质化严重
学科的种类和结构决定了大学的类型和性质,学科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大学的实力和水平,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是各项工作的龙头[2]。近年来,不少地方院校为扩大办学的规模,一味追求学科多样性,把学科门类齐全性与学校的综合实力挂钩,致使许多学科发展后劲不足。为实现高校向应用型转化,一些学校不考虑学校现有学科层次和师资结构,纷纷增设学科,扩大学校招生数量,扩建校区占地面积,在学科设置上做简单的加法。另外,地方院校由于受办学资源和条件的限制,追求新兴热门专业,热衷于国家政策导向的重点学科,将一些无法为“双一流”建设做出贡献的弱势学科撤销或合并,对传统的劣势学科做一味的减法。导致不同类别高校之间、高校内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化,学科交叉建设,重复投入,即造成人财物资源的浪费,又使地方高校失去特色和活力,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发展窘境。
专业设置同质化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桎梏。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办学层次不断提升,这也是大多数地方高校不断攀升的现实路径。在办学不断升格的过程中,一些学校未能实现从中专到本科的华丽转身,办出自己的特色。大部分学校在升为本科之后,学科和专业设置仍旧原封不动,即使新增了几个专业或学科,也是同质化模仿,甚至有些学科专业的建设、教材选用、课程设置、培养计划也是照搬部属院校,致使许多学校在学科建设中缺乏特色,也无法凝聚和凸显专业群的优势,后劲不足,桎梏了地方高校发展。
(二)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总量的提升,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到教育领域,促进地方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入渠道单一,国家办高校,高校经费由政府包揽。尽管政府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但仍日显不足,办学经费不足严重地限制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3]。“双一流”方案出台以来,各省市纷纷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和制定本地“双一流”发展建设的具体规划方案,纷纷拟定省内“双一流”建设大学名单,鲜有普通地方院校位列其中。而且许多省份在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削减地方普通高校经费,用于集中建设“双一流”大学,无条件削减普通高校经费,致使一些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有的学校连基本的运行经费都无法保障,学校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
国家实施“211工程”,采取扶优扶强的政策,投入向重点高校或重点学科倾斜。实施“985工程”,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9所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对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的投资额度拉开极大的差距[4]。目前,“双一流”发展战略的提出也必将带来新一轮的资源分配,而这次资源的重新分配必定会向拥有更多一流学科数量和科研产出数量高的高校倾斜,一些实力较弱的地方院校或者高校内的弱势学科必然面临发展经费不足的难题。特别是地方院校投入不足,校舍、师资、教学设备等办学条件与部属高校天壤之别,有的高校甚至办学条件达不到国家有关规定,而这种资金短缺的局面最终会对高校教学质量、学生培养、科研活动等产生不利影响。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得不到改善,学校团队建设和科研经费得不到保障,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地方高校科研成果产出减少且成果质量较低,人才培养质量停滞不前,形成恶性循环,使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受阻。
(三)地方服务机制不健全,缺少经济互动
“服务于社会”作为现代大学的理念,强调了地方院校应从了解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然而,地方高校服务机制不健全,服务意识不到位,忽视了高校自身的进步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命运共同体,高校与地方合作流于形式。
一些地方高校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高校纷纷与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企业签订共建实习基地,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等协议,虽有所成效,但大多数协议流于形式,能够真正发挥实际效能的寥寥无几。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并没有参照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设立教育目标。政府、高校、社会三者互动性不强,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高校研发、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当地企业需求有偏差,课题研究与市场需求的联系不密切,一些学科建设方案没有及时更新、调整,社会对学校培养的人才缺乏信任,产研结合度不高。尤其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难度大。
三、地方院校发展路径分析
地方高校在办学规模及其区域和行业覆盖上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地方高校能否合理定位,走特色兴校、质量强校的科学发展之路,直接影响到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5]。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能让地方院校掉队,从其密切相关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发展动力中不断实现突破,促使其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实力增强。
(一)外部环境构建:政府部门履行相关职能
1.加强引导,合理定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政府应不断改革调控方式,正确指引地方高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觉定位。尊重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同时政府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应逐步转变职能,完善管理服务,科学探索地方高校的发展方向,依据学科特点、专业特色、办学历史、基础设施条件,统筹规划高校的未来发展,赋予其地方经济发展的使命和育人功能。一方面,政府利用资源配置杠杆,针对不同类型院校在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中做到有所偏好、有所集中,针对“综合型”“研究型”“应用型”院校制定不同资源配置方案,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科学引导不同类型的院校进行自我定位。另一方面,改变原来单一的评价体系,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利用新的指标体系创新当前学科和专业建设模式,重新定位学科建设目标,避免千校一面的窘况。政府应坚持理念和政策实施相统一,将政策文本转化为行动实践,让研究型高校充分享受学术自由,应用型高校立足当地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各司其职,各在其位。
2.加大财政投入,健全资金投入机制。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改善学校设施条件。针对当前区域之间的高校经费的差别和部属高校与地方院校财政资金的投入差距悬殊,建议政府因地制宜,加大对地方高校的财政投入,为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构建坚实的物质基础。另外,高校的资金一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财政支持,还有一部分来自社会捐赠和学校自身资产收入。首先,政府要承担学校资金的基础来源工作。其次,地方院校要开源节流,引进市场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降低总体的运营成本。探索办学力量的多元化,不断完善院校的资金投入机制,由依赖政府逐步走向自立自强。“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尤其是在持续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财政基础尤为重要。地方院校不合理的财政投入,投入资金后监管力度微弱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地方院校应健全资金投入机制,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投入前,应合理规划;资金投入后,要做好相关的服务和支撑工作。第一,按需投入。由于地方院校教育经费捉襟见肘,其发展建设的各个方面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那么,如何发挥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是地方院校考虑的重点。第二,资金投入后要做后续服务和动态控制。不透明、欠规划的资金使用,不仅使资金使用不明朗情况下导致低效化,而且很容易造成盲目投资建设,无法为真正需要建设经费的学科雪中送炭,因此各地方院校亟待改进。
(二)内部发展动力整合:院校秉承求是求实
1.统筹规划学科建设,凝练特色化的一流学科。“双一流”背景下,统筹规划学科,提升大学服务于社会的能力,明确学科方向、集聚资源建设学科实践基地和项目,学科建设才能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地方院校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方面应坚持走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不贪大求全,跟风随大流。依据区域经济和文化特征设置满足本地区发展的专业,避免过分追求学科门类齐全的倾向,结合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学校的自身定位,培养适合本区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适当放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和规模。动态、科学设置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专业。根据“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战略,遴选本校的优势学科重点发展,适当倾斜资源,打造发展长板,创立一流学科,展现学科学术竞争力。要通过一流学科的建立,作为其他学科建设的火车头,以此为基础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做到先富带动后富。“双一流”的建设不是某一所大学的建设任务,是目前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共同的责任。地方院校在一流学科的建设中应该做到:第一,一流学科的建设要实行错位竞争,避免同质化,将建构特色学科作为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地方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意识,打造拥有突出特色的地方品牌,注重学科发展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发现同中之异,开辟异中之同,实现学科多样化基础上的全学科共同发展。第二,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最优势的学科发展,找准定位,避免与其他大学的学科建设异步同趋,凝练自身学科建设的特色。
2.明确自身办学定位,配合地方经济发展。地方院校尚且不具备全球性服务能力与资源拓展能力,但却能在特定区域内依靠自身学科优势和区域资源,为特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对该区域的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地方高等院校在“双一流”建设中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传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满足地方需求的学科,打造地方一流学科,以地方一流学科支撑起地方一流大学的大厦。其次,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掘一线教学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和需求,根据当地需求调整科研和教学目标,培养对口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在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朝着国内和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地方高校才能保持生命力和竞争力,不至于被“双一流”建设的浪潮埋没和冲刷掉。地方高校的持续发展同样离不开驻地城市的支持,要与驻地城市同呼吸共命运,打造命运共同体。一是地方高校发展要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取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直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发挥本地院校特色专业优势,发掘地方经济建设新的制高点。二是地方高校要与企业融合发展。校企合作不仅获得经费支持和实训平台,企业也可以达到获取技术支持和所需人才的目的。校企融合发展,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提出人才需求指标,学校根据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育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发展。三是要走出校、政、企合作发展的新路子,政府要尽可能为高校和企业合作提供政策支撑,企业要提供资金支持,高校发挥人才培养资源优势,三者协同合作,并将合作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