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保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通过梳理建国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找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并从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为切入点,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理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同时,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成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确立了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并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用于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是当前和今后高校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的课题。
一、建国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沿革
为什么要重新审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均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不同历史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采取的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推进而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着力于改造旧教育,肃清封建的、 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残余,清除一切非社会主义思想观念[1];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此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转向培养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1957年6月,全国开展了大规模反右派斗争,接踵而来的10年“文革”时期,严重阻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历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7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许多高等学校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不适应新形势要求,高校应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坚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中点出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等8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其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各种错误思潮的识别力,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把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随着经济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实践中总结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经验,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四有”新人的重大使命。
进入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夯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国际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从教育部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文件和众多实际举措。如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的设立等,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6年12月7日—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并从根本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从建国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看,其是一个不断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动态过程,体现了时代性、包容性、先进性的特征。那么,在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如何进行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伴随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的现代社会步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青年大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当前的时代特征、社会环境及大学生自身表现出的思想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创新,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面临一定的困境。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弱化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影响,西方高等教育理念、理论和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学生工作领域,工作理念多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诉求,逐渐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更加突出了服务的理念。如设立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注重学生奖、勤、助、贷、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学业指导、安全教育等诸多方面;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强调要融入学生事务服务,发挥载体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空洞说教带来的弊端。毋庸置疑,以上举措是学生工作的必然趋势,是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多样化选择的内在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本身内含了对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关注,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了“重事务,轻思想”“重服务,轻教育”的倾向,这主要源于学生工作者工作评价指标的外显性。如学生的就业率、获奖率、考研率等都是可以量化的;对于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其评价具有内隐性,同时具有一定的迟滞性,在工作评价中往往被忽略。以深度辅导工作为例,北京市教工委要求北京地区每名大学生每年至少要得到一次有针对性地深度辅导,如果按每个辅导员带200名学生,可以完成深度辅导目标,但对于辅导效果则难以考核和量化,更无法进行比较,但这个工作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又是极其重要的。可见,西方高等教育的深刻影响及评价指标的可量化导向导致了学生事务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协同推进,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地位被弱化。
(二)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仍然突出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自1953年清华大学蒋南翔校长率先提出并建立了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队伍,相关工作得到明显加强,这也是我国现行辅导员制度的开端。1961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明确要求,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同时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1965年,教育部又颁布了《高等学校学生班级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明确了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地位、作用、任务、待遇等,自此,我国高校辅导员建设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随后而来的“文革”,让刚刚确立的辅导员制度遭到破坏直至取消。粉碎“四人帮”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辅导员制度得以恢复和发展。1987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强调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极端重要性,要求“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由精干的专职人员与较多的兼职人员组成”,其中就包含了政治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制度也在党日益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下不断完善,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2]。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也面临新的挑战,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并开展了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职业能力大赛、创办了《高校辅导员》刊物等,有力推动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但从辅导员工作实践来看,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辅导员制度发展历程看,职责范围不断扩大,由最初的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到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辅导员越来越陷入学生事务的窠臼,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救火队”“保姆”“万金油”等称号;二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背景下,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和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三是辅导员流动性依然较大,这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辅导员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兴趣和专业素养,同时辅导员队伍还没有完全建立相应的职务或职称晋升通道,导致辅导员在职业发展空间上积极性向外拓展。对于部分辅导员而言,辅导员这一职业仅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三)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协同机制还不够完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过程,但多元主体参与也往往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不同主体间协同机制不够完善,同一个主体也存在对学生思想引领和行为指导脱节的情况。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重理论灌输而轻实践指导;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脱节,重学生事务而轻思想引领。这两个方面的脱节在实践中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难以形成,在本质上也反映出思想引领和行为引导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3]。我党历来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2016年,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以贯之,全方位育人体现了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和工作方法的立体性。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治理机制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路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深入总结建国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面对新时代经济社会环境的深刻变革,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改革。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
我党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采取诸多措施加强和改进,取得了阶段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形势相适应的问题,对社会环境发展变化敏感性不高,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究其根本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脱节,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的丧失。历史实践表明,出于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多重政治教育而轻思想教育,这在价值观相对单一的历史时期,单纯的政治教育尚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全球化的冲击,价值观更加多元,灌输式、口号式的政治教育已经很难取得成效。而守住文化的根本,从思想层面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则是必然。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因此,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思路和方法。
一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立足两个课堂,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渠道作用,将传统文化课程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开设中,使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是整合校内外优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鼓励教师开设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引进校外传统文化资源,如北京工业大学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了“故宫学”文化节,传播故宫学,取得了很好的工作实效。
二是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研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于历史上对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的破坏,再加上全球化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刻影响,各种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给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相当严重的冲击,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存在片面追求西方文化,忽视本民族文化的现象,这也严重制约了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如何引导大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发挥好高校文化传承的职能,需要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或依托高等教育研究所、国学院等现有机构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研究。
三是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育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校园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是社会大文化在校园存在的特殊形态,对于传统文化的融入具有天然的时空优势,可以在校园规划建设中融入天人合一的智慧。借助传统文化节日开展体验式活动和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组织集体诵读经典,参观故居遗址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传统文化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知,实现潜移默化中陶冶和感染师生,增强其对民族文化及国家的认同。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内涵建设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这支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但现实中这支队伍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与大学生对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与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密切相关。现有的辅导员队伍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较少,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内涵建设势在必行。一是从学校层面,针对辅导员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等,但更多的是事务性业务为主,对辅导员政治素养的关注度不够。同时导致在对辅导员的评价指标上,多以事务性的可量化的指标为主,这种评价的导向促使辅导员更注重对实际业务的处理能力,而忽略了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为此,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核,不仅仅要看其工作数据量的变化,还要对其工作实效进行考察。如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考核辅导员的具体做法以外,还要就其所带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进行考察,从而引导辅导员从注重形式转为注重实效;同时高校要搭建更多的政治素养提升的平台,建立系统化的培育和发展体系,通过激励机制稳定队伍,让其将辅导员这一工作作为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培育一批专家型辅导员,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如一些高校实行的处级辅导员制度,对于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大有裨益。二是从辅导员自身层面厘清学生事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二者均不可偏废。对于学生事务工作,要发挥学生自治功能,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学生干部,发挥学生社团的组织作用,让辅导员从学生事务中解放出来,将精力向思想政治教育倾斜。如辅导员要思考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读懂“四个正确认识”,这是一个大课题,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至关重要。以深度辅导为例,这是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必要举措,也是北京市教工委对北京地区高校的基本要求,但实施情况不如人意。一方面是辅导员自身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是事务性工作挤占大量时间,致使深度辅导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建立健全多部门有机合作机制
众所周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过程,涉及多个主体,难免存在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如中央提出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但实际推行中育人都被弱化了,甚至不少教师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因此,当务之急是从学校层面推动创建多部门的有机合作机制。当前,很多高校都进行了改革尝试,相关部门都进行了任务分解,但由于考核机制没跟上,导致一些很好的举措流于形式。如聘任两课教师担任政治辅导员,假如没有相应的工作考核,结果有可能就只是挂名而已。因此,建构多部门有机合作机制要从两个方面推动,一方面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联席会制度。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既有合作,同时也存在博弈行为,明确各部门职责十分必要,各部门按职责行事,还要建立联席会制度,定期沟通履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难点问题进行会诊,发挥协同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建立统一的考核机制,根据各部门职责拟定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根据年度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察,进行形成性评价。以联席会制度为依托实施过程性考核,各部门才能形成有机合作的机制,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