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朗诵是声音和思想的结合,能在陶冶人们情操的同时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当下网络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的新媒体形式,新媒体是基于传统媒体而发展起来的,由原来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到现在的网络媒体形式的出现,将传媒行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基础上,我们应该利用好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便利,采取先进方法,通过朗诵的方式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潜移默化地让他们从内心接受,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促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全世界。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朗诵;民族文化;传承;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思想的理论框架研究”(17BZW053);2017年度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项目“朗读者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与实践”(科研类2017082)研究成果。
朗诵是把文字作品转换成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形式,是朗诵者在原文字作品基础上进行的审美再创造。如果说古代朗诵大都是口耳相传,那么,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传播媒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朗诵的形式与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如何通过朗诵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朗诵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朗诵一直占有重要位置。早在古代,无论宫廷诗还是文人诗,无论有组织、有计划的诗歌运动还是自由结社的自发活动,都离不开朗诵。
如果说古代朗诵大都是口耳相传,那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解放的推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诗歌流派,各种朗诵团体也随之兴起。一方面是大众表达情感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整体推进,使朗诵的热潮此起彼伏。比如教育部2007年起组织开展了“中华诵——经典诵读试点活动”,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与中央文明办调研组联合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文明网、央视网、语文出版社联合承办,形成了经典诵读大赛、传统节日晚会、中小学生夏令营、经典诵读进校园晚会、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古辞新韵创作大赛等六大系列,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了进一步加深了解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该活动得到了上至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下至社会各界和普通民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自此以后,官方组织与民间自发的朗诵活动层出不穷,既能够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又传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二、朗诵的作用
从朗诵者的角度说,朗诵可以让朗诵者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种有益身心的健康运动方式。经常朗诵不但能够增长知识并享受审美愉悦,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增强心肺功能,扩大朋友圈并提升团队合作技巧。朗诵过程中,朗诵者调动神经细胞参与大脑活动,能够积累大量词汇,强化注意力,提高记忆力,培养思维逻辑能力,并能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经常参与朗诵的人不但有充足的精气神,而且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这是朗诵本身的审美优势,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带给后人的福利。
从被朗诵的文艺作品说,经典诗篇在朗诵中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并传播到更广大更遥远的地方,使人们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理解。朗诵不拘于形式和人数上的限制,既可单人参加,也可团队合作,如今更是走上了个性化、国际化的路线,将中华经典的诗词以朗诵加伴舞或情景剧的形式进行演绎,不仅不会让人感觉到死板单一,而且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更能给人美的享受。现在国际上通过朗诵传播民族文化已经屡见不鲜了,对弘扬中华传统,让世界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从小开始培养,为的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诗歌朗诵的特点是由汉语的特点决定的,除了强调有感情的朗读与品味,还要注意多朗诵,多积累,并在实践上掌握一定的朗诵技巧。
三、新媒体时代的朗诵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它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创新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实践与研究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诗歌朗诵进入新媒体时代
过去的诗歌朗诵,是以口耳相传为特点的,朗诵者的“在场”是朗诵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如今,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和智能终端的发展,在朗诵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的不同,诗歌朗诵进入了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之“新”,既是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又有与“旧”对应的“新鲜”“新颖”等含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指“用以交流、传播信息的材料和工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媒体”即“media”,指记录、储存信息的物质材料,如古代刻字用的竹简、石碑、布帛,现代印刷用的纸张等;广义的“媒体”即“communications”,指所有能够交流传播信息的途径,如书籍、报刊、电视台等。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的传统媒体,共同特点是点对面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缺少反馈渠道,没有或只有有限的互动性。
据考证,“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P·Coldmark)于1967年写的电子录像(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商品计划中首次提出的,近年来才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虽然至今尚无准确的定义,并且不同的行业、团体和机构在使用这一概念时都有不同的界定和标准,但其优势已经非常明显。“新媒体”概念,与强调“自媒体”有相同之处,其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改变了过去的单向传播特点,而是人人都能策划、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能传播,极大地改变了诗歌朗诵的影响面和影响力。
(二)诗歌朗诵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新媒体运用计算机技术、电信通讯技术、数字广电技术等高新科技手段,通过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传播渠道,利用电脑、手机、PDA、MP3、MP4、车船、楼宇广场等多种接收终端,实现点对点、点对多、多对点以及多对多的传播。新媒体主要包括IP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等,与传统媒体比较起来,在制作方式、传播技术、传播形式、传播途径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不但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覆盖率高,而且互动性强,使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能提供信息或创造信息。“具体体现在:内容制播与发布技术不断向数字化迈进;传输网络不断向宽带化、IP化推进;接收终端不断向融合化、平台化发展”[1]。凡此种种,都给诗歌朗诵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但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在新媒体、自媒体的自动录音录像功能和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为诗歌朗诵及其传播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因媒体“分众”而使诗歌朗诵失去了一部分参与者和观赏者。为了提升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主流媒体纷纷把注意力转向诗歌朗诵,并开设了固定的栏目和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河南电视台的诗朗诵节目《美丽家乡》等;组织了很多相应的活动,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举办的“夏青杯”朗诵大赛,辽宁电视台2017年11月举办的“闪亮童星”金秋诗会等,湖南省郴州市广播电视系统2018年1月27日举办的“新时代 新郴州 新作为”迎春朗诵会等。同时,一些网络媒体甚至自媒体平台也纷纷开设朗诵栏目,比如喜马拉雅FM的“经典诵读”等,以诗歌为载体,以朗诵为媒介,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付出了努力。
四、朗诵创新的途径
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飞速发展,朗诵及其传播的方式都得到了创新。
在古代,人们朗诵只能是口头的,既没有无线网络,也没有智能手机。而如今,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为我们传播朗诵的视频和音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条件,智能手机自带的录音录像功能,又能使我们随时随地进行朗诵并制作影音文件上传到网络,这就实现了朗诵方式及传播方式的创新。
从朗诵的方式看,一是可以通过配器、配乐、多媒体等方式使朗诵形式丰富多彩,提升朗诵效果,增强朗诵美感;二是区别于过去的必须“在场”,这一形式上的局限不利于朗诵在传统时代的广泛发展,如今我们却可以借助于智能手机、IPAD的自动录音录像功能,实现跨越时空的网上朗诵比赛与“隔空颁奖”。在这样的朗诵及比赛过程中,选手、评委、组织者等可能并非存在于同一个时空,却能出于对诗歌的共同热爱和对朗诵的共同兴趣,借助于网络平台圆满完成赛事并实现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
从朗诵的传播方式看,传统的朗诵活动及相关比赛一般是通过口耳相传进行“点对点”传播,后来虽然可以借助于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其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尽管比此前的口耳相传增强了很多,但毕竟也是有限的。如今,借助于无线网络的强力传播,可以把朗诵作品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进行广泛传播,使朗诵作品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以几何数增长。
五、朗诵创新的注意事项
(一)在遵循规范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创新,不能抛弃传统,而是要在遵循传统、坚持规范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我们在通过朗诵进行文化传承的同时,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尊重朗诵的基本形式和规范。朗诵应该坚持的规范如下:
1.确定感情基调
确定朗诵的感情基调,深刻理解诗歌内涵,这是诗歌朗诵的前提,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岳飞的《满江红》磅礴大气,李煜的《虞美人》《相见欢》悲伤惆怅,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感情深厚,卞之琳的《断章》哲理深沉,等等。在深刻理解诗歌内容基调的同时确定朗诵时的感情基调,是优秀朗诵者的基础性工作。
2.发音标准,吐字清晰
使用标准普通话,吐字清晰,这是朗诵成功与否的必备条件。准确、清晰的普通话,是诗歌朗诵的另一个重要基础。一是分清楚“f”和“h”“b”和“p”“n”和“l”、前鼻音和后鼻音等易混淆的声母;二是注意四声变化;三是注意重音、儿化音等特殊发音规则。这些对于一个成功的朗诵作品也是非常重要的。
3.适当停顿
正常的语言交流尚需停顿,优秀的朗诵者更会注重诗句之间的停顿,在每个句子之间、句子中的词组之间、字词之间,甚至各个词素之间,需要适当停顿的地方都要停顿,这不仅是表达诗句含义的需要,也是表达作者与朗诵者感情的需要。
4.注意语速
朗诵不同于朗读或者背诵,更多地要表达感情,语速的把握十分重要。表达高兴、快乐的诗句,朗诵时的语速适合快一点;表达悲伤、怀念等的诗句,朗诵时语速适合慢一点,并配合适当的语音和语调,抑扬顿挫、高低有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朗诵效果。
(二)以朗诵形式创新提升朗诵质量
由于现在科学技术与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节目形式和朗诵方式也跟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有了非常多的创新。朗诵不再是三三两两、并排站立、庄严单调的形式,而是利用媒体技术来将所要朗诵作品的内容通过背景大屏以故事的形态播放出来,既有声音又有画面,感觉像是看了部电影一样,在视听上就给人以满足感。朗诵表现形式的创新有多种选择,如服饰方面在适合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古代或现代,也可以选择日常便装或戏曲服装,还可以选择普通服装或少数民族服装等;角色方面可以全部都是真人出场,也可以配合部分动画人物提升朗诵效果;场景方面为更好地体现朗诵效果,可通过PPT、大屏显示等突出朗诵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朗诵还与乐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方面在适合作品主题的基础上,可以选择音频文件,也可以选择乐队,比较而言,乐队效果更好一些,一是音效更为理想,二是乐队的“在场感”既能给选手增加自信心,又能吸引受众的目光,整个气场显得极为不同反响。勇于创新,是为了把朗诵的各种原理和技巧应用于实践,使朗诵更加具有艺术性,更能与日常的朗读或背诵区别开。我们要勇于创新,在深刻理解、仔细揣摩、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音乐,突出作品的风格特点等方面做出一些努力,使朗诵更好地体现出创造力和艺术魅力。
(三)以新媒体朗诵推动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
新媒体时代一步一步地影响了我们的阅读、娱乐、教育和沟通方式,尽管电视作为“第一媒体”的地位仍未发生变化,但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说,无论电视观众的日渐减少还是纸质媒体的逐渐衰落,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新媒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从实践方面看,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也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不断朝着方便、快捷、有效的方向发展。除了上述的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之外,近些年来,我国还在国外很多国家开设了孔子学院,还有其它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机构也都应运而生。比如前段时间有一档非常火的节目叫《汉语桥》,可以说实实在在地为传播民族文化,构建与世界接触的桥梁而量身订做的,既借助了传统媒体的权威,又借助于新媒体与无线网络的快捷简便,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从理论方面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意到新媒体时代民族文化传承的创新问题。比如李爽在《新媒体时代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一文中以《中国诗歌大会》等节目作为例子,提出如下观点:目前,国内综艺节目的竞争日趋激烈,以《中国诗歌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综合节目为例,为我们吹来一阵优秀传统文化的清风。这样的节目集娱乐传播、文化普及与传承为一体,通过诗词唤醒我们的文化自觉,激活了国人心中的一片浪潮,改变人们对传统枯燥干涩的印象,通过节目又重新认识一次,显得格外生动、活泼。它既兼顾了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又保证了综艺节目的娱乐性,让人们在观赏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展示的同时也激起了文化诗心,不愧为现代人的一剂良药。张立新、杜斌在《“新媒体时代”的诗歌》中提出,微信平台诗的播出量已成为传播诗歌的重要方式,其中更重要的包括读诗和朗诵,朗诵是当下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大家在读、背、听的时候就能体会并接受诗中潜在的文化内涵。正是有了这么多传播方式的创新才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这也增强了受众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
借助于新媒体,朗诵传播力度更强,范围更广,影响更大,使民族文化得到了大力弘扬,加快了我国民族文化传承的步伐。这种新媒体朗诵的传播方式,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更容易让大众接受,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更好更快的传承效果。同时,朗诵的自身也同样得到了发展,两者在互相推进中不断前行,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站和移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发挥互动性、时效性、海量性和分享性,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互联网媒介构建互动、多元、全方位的传播路径,打造最全、最实用的交流学习社区,探索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全媒体之路。在朗诵中,参赛者和数百人同步汲取文化,异地观众也可以通过微信同步倾听朗诵作品,在线和离线实现互动嘉年华。观众不再是简单地听,而是主动参与到新媒体朗诵之中,“人人都能朗诵,个个都能传播”,营造出了一种大众化、平民化的传播氛围,真正实现了大众参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良好局面。
尽管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发展很多人都能往网上传送朗诵作品,但内容方面鱼龙混杂,这也正是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传播固有的问题,比如,可能会造成一些错误,或者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把握出现硬伤,或者缺少事实依据,或者在情感表达上不准确,等等,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反作用,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纠错意识”越来越强,错误必将越来越少。总之,如果说在传统时代的文化传承主要依靠的是传统媒体,那么,在如今新媒体越来越普及、无线网络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借助于新媒体技术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并主动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就成了新媒体时代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