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匠精神”即为工匠对质量精益求精、对设计匠心独运以及对技艺创新的精神与价值取向。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始终,落实到教学实施的每一环节之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文章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培育“工匠精神”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并重点阐述如何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来的,无论何种行业、何种岗位都需要这种极具匠心的职业人。让精益求精成为每个人认真细致严谨精准的工作态度、质量意识、服务观念和职业道德,而职业院校作为社会最直接的高技术技能人才输出场所,无疑承担着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使命,培育精益求精具有“匠心”的人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
一、“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培养中的必要性
(一)“工匠精神”的含义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对设计匠心独运,踏实务实,摒弃浮躁,执着专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追求更完美的一种精神理念。“工匠精神”内涵的核心要义:一是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敬畏之心,视职业为自己的生命,态度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尊重自己的职责,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敬业反映的是职业态度,是前提。二是精业,就是精通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技艺精湛,注重细节,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精业反映的是职业水准,是核心。三是奉献,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担当精神、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耐得住寂寞,不急功近利、不贪图名利。奉献反映的是个人品德,是保障。弘扬大国工匠精神能够有力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满足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需要。在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认真、敬业的匠人,树匠心,成匠人。
(二)基于“工匠精神”培育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模式中的重要性
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国家享誉世界的百年企业比比皆是,追其原因,就是它们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能够做到精益求精,它们重视手工业,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正是未来进入生产制造行业的主体,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必须崛起,也正在崛起的一代工匠主力。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及技术革新步伐的加快,对能工巧匠的需求将空前增长,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宗旨、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使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更加突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培养学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就要做最好,追求极致,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力求让手中所出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精品乃至极品。“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大量社会需求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利于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敬业守信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的养成,从而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变化。
二、国内外“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模式的契合性
(一)国外“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中的体现
德国、瑞士和日本被广泛认为是制造业强国,德国的机械、瑞士的手表和日本的管理是举世闻名的。在德国,一个优秀的技术工人和科学家同样伟大,在日本出色的料理师和工程师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这些国家具备了一个共同点:重视职业教育,注重培育准职业人的“工匠精神”,始终在工作中习惯化地传承和发展,成为职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德国制造之所以蜚声海内外,与他们的职业教育有关,与“双元制”教育模式密不可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秘密武器便是德国“双元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社会能力而且特别强调职业道德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综合职业能力。这种综合职业能力是一种跨职业的能力,可以胜任其职业领域里的所有工作任务,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工作岗位的任务,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培养过程中始终关心学徒的身心健康,培养学徒诚实、勤奋、守纪律以及主动性、责任感和创造性等品性。日本职业教育,是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被认为是世界职业教育较成功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之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总体看来,国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如下特点:一是企业参与程度高。形成了以企业为主的产学合作的教育机制,企业的培训内容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培训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二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灵活性、针对性。面向企业技术岗位的课程设置符合区域行业及经济发展的需求,课程评估体系规范、多元,在培养过程中兼顾学生自身特点,注重个性发展,将“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国内“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中的体现
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氛围。这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前景。将培育学生“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工匠精神、工匠能力教育始终贯穿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坚持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道德培养、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紧密结合,建立工匠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开发“工匠精神”培育课程及配套资源,设计工匠人才培养的载体,建立工匠人才成长档案记录,健全完善工匠人才成长评价体系。
我国的职业教育借鉴了许多国外的职业教育模式,并结合我国的职业教育实际进行了改革,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和“2+1”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企业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但也出现了学生离职率高,在技能培养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却忽视了对人文精神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更多地注重专业能力的教学与训练,却不重视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目前国内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匠精神”培育的问题上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一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缺少“工匠精神”的培育。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离不开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要素的支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深入学习,去体验真正的生产、真正的实践、真实的实践环境以及师傅的言传身教,这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意识到岗位责任的重要,而当前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不到此要求,学生监管等多方面存在不足,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成了“走过场”,难以在实训操作中促进“工匠精神”的形成。二是教学内容、手段单一。在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中都以“工学交替”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但是我国大多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还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工匠精神与职业素质培养主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手段与内容,其采用的方法为传统的灌输式,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内容乏味枯燥,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专业能力很难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将职业人的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在课程建设中没有融入人才培养规格,使学生难以感悟到“工匠精神”的内涵。从教学内容来看,很多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上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却未能在人文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上得以落实。由于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当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价值观冲突以及职业道德取向等问题时很难做出判断。三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欠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具体表现在专业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兼具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多数教师缺乏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期间也缺少轮流深入企业交流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专业技能和实践示范能力难以提升。
三、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体现“工匠精神”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对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过程的总体设计,是实施人才培养和质量评价,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工匠精神”,要求“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培养高水平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就要充分体现双主体育人特征,体现出“工匠精神”的培育任务和培育指标,设置有利于“工匠精神”熏陶的课程和实践性教学体系,否则在课程体系和教学中就很难融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和“创新进取”这样的崇高目标。学校和企业都应根据各自的特点,明确重点解决的教学问题,突出实效性。学校主要承担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解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生产性项目实施进行知识准备等问题;企业主要承担实践教学,重点是进行岗位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学生实习岗位、岗位轮换及师傅团队等问题。校企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等,以课程标准为切入点,在职教专家、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师傅的共同参与下,结合专业职业岗位特点将工匠人才的核心要素融进课程体系,按照“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与岗位资格标准”设置课程体系,使“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培育“工匠精神”
岗位实践是传承“工匠精神”的基础,是渗透“工匠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工匠精神”,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中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优势和专业方向等因素,切实围绕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进行培养,强化学生在学校中实训、在企业中顶岗实践,学生在进行实操和应用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形成爱岗敬业的精神,关注学生实操细节,发掘他们的潜能,不断培养他们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建立系统的评价模式,使得“工匠精神”能够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有所体现,对学生而言,“工匠精神”不是教师仅用语言的表述就能让学生掌握的,教师或导师的一言一行,对知识和技能的执着追求,都会使学生切身体会“工匠精神”的内涵,从而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激发他们不断钻研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实现守正创新。
(三)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专兼教学团队
实施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有精良的践行“工匠精神”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才能更有效地通过言传身教传递和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教师的一言一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如果教师没有爱岗、敬业、创新、严谨、踏实、拼搏的职业态度,缺乏持续专注的职业作风,缺少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如何谈及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因此,要涵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必须加强教师全方位全过程师德的养成,以德施教。高职院校教师作为传承“工匠精神”的主力军,需要在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这两方面创新发展,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建设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的需要。由于教育背景和工作环境不同,高职教师很难找到符合本专业的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教学任务又较为繁重,更是难以有大量的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的时间,实践示范能力难以提升,导致很难达到传授“工匠精神”的内涵要求。基于此,加强教师职业素养,践行“工匠精神”,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技精德馨的专兼教学团队。一是可以吸纳企业更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学院校担任兼职教师;二是加强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培养,安排教师到企业深度挂职锻炼或者顶岗实践,促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三是用“工匠精神”来引导高职教师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和规划,构建起教师职业素养标准与相对应的评价体现,全方位规范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四)为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创设环境
校园文化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高职校园作为塑造和影响未来职业人成长的重要场所,其校园文化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体现出大国“工匠精神”的实质和行为要求,为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营造一种育人的环境,加大弘扬“工匠精神”的宣传和践行活动,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方面中。通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组织师生观看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中国大能手》等特别节目,弘扬和传承地域产业文化精神,凝练彰显时代特征的育人文化品牌,以社团为载体开展校园艺术节、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品牌文化活动,邀请大国工匠和行业企业精英开展“工匠精神”专题讲座,在学校宣传栏张贴大国工匠的故事,利用微信平台、平面广告、自媒体等宣传国内外工匠的事迹,引起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体会工匠的执着精神。教师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行业内的工匠故事,并以其自身严谨的教学态度、治学精神和自己的言行去展现“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