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11-23

  摘要:工程教育认证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计算机高素质工程人才、增强计算机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在进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时可从制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构建以“专业微课程群”为补充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有效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建立合作共赢的校企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推进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健全工程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与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

  一、计算机专业呼唤工程教育认证

  计算机专业是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最多的工科专业之一,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计算机工程人才更深受欢迎,薪酬待遇也很高,相关文献显示,本科生毕业半年后从事的前20种高薪职业中,就有10种与计算机相关[1]。然而,诸多数据表明,人数众多的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并不能满足行业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2],为何已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学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毕业标准是由实施计算机专业教育的高校与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的内部教育质量评价。因此需引入一个区域性或全国性的计算机专业教育质量标准并由外部专家对计算机专业教育质量进行认可。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对高等学校工科专业进行“第三方”质量评价的一种活动。我国于2006年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3年加入了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3]。目前,各高校正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改革与试点工作,计算机专业是国内首批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对于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工程教育质量与专业办学水平、促进计算机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地方高校如何抓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遇,全面深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计算机高素质工程人才,增强计算机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述评

  计算机类专业是我国各高校广泛开设的专业之一,国内高等院校一直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下面就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重要环节进行分析。

  培养目标方面:可分为研究型、工程型与应用型人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大多数地方院校都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就是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方面:模块化课程已成为各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的共识,分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方向模块等,部分院校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入课程体系中,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对象的模块化课程[4]。

  教学模式方面:教学改革研究是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热点,比较常见的有“项目式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双证书制教学模式”“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等,重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工程能力的培养。

  教学评价方面:研究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对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评价进行了改革尝试,重视从多角度去考核学生,过程评价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评价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与动态化,客观化、量化评价体系是新的趋势,朱家群基于CDIO工程模式,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方面,目前各高校正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试点与改革工作,计算机专业作为国内首批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引起了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教育管理者的重视。对于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研究集中在对认证标准的解读、国外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经验介绍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意义等方面的论证,林健详细论证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各项标准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与对策[6]。

  上述研究成果给予了我们不少启示,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工程教育认证研究较为宏观,限于标准解读、必要性与意义等方面。其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缺陷,未能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绝大部分由院校自身制定,缺乏客观性与可信性,学生毕业要求与行业发展及企业用人标准相差甚远;二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质量监控不到位,往往对教学过程比较重视,却忽略了其他环节,未能将质量监控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培养要点

  (一)制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培养目标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中,多次提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其实质与关键是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问题求解的本质是一系列思维活动指导实践行动的过程,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效率与质量,计算机类学生解决专业问题必须具备高效的计算思维能力。地方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应围绕“计算思维能力”与“系统设计能力”这两个着眼点展开,结合本校办学实际与优势资源制定。

  (二)构建以“专业微课程群”为补充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全体学生共同达到毕业要求”,因此,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根据对学生毕业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且要满足全体学生。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设计的原则是将培养目标细分为各项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这与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基本吻合,微课程能降低学生认知负荷,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高效应通过与行业、企业协作开发专业微课程群,满足行业发展与企业用人要求。

  (三)探索基于项目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项目式教学中教学项目的选择来源于工程实际,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的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但也存在课堂教学时间难以控制、生产情境难以模仿等难题。因此,应积极探索在微课程群体系支撑下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课前对微课程的自主学习来减少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课堂参与项目实践的时间,以弥补项目式教学中课堂教学时间紧张的不足,学生通过课前观看由企业人员参与开发的微视频了解真实工作场景,以解决真实工作情境难以模仿的难题。

  (四)建立合作共赢的校企协同创新保障机制

  工程教育离不开校企协同,因此,建立合作共赢的校企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是工程教育实施的关键。联合人才培养方面由于双方缺乏深层的利益互惠关系,导致效果不佳,也未能建立起长效机制。协同创新则有望改变这一局面,通过人才培养去融合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利益是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前提与基础。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改善,加上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能够吸引一些IT企业落户地方,企业出于成本与品牌效应等方面的考量,也乐意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为了推动本地区计算机产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升级与转型,以地方政府牵头,将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作为切入点去解决区域计算机人才短缺等现实问题,推动校际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促使多方利益相关者深度融合,探索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这已成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五)推进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应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建设结构合理、质量高、数量足的教师队伍是满足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的工程人才的关键。这就要求高校出台一系列的人才发展战略,从教师任职资格、职业发展以及师资构成等方面探索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稳步推进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六)健全工程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与保障措施

  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除了制定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外,在明确工程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情况下,如何将人才培养内部质量监控机制与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价机制有机结合是工程教育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一环。高校应成立专门机构、引进专业人才,从工程教育理念、工程教育实施、工程教育认证等环节制定工程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与保障措施和细则,并落实到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