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学生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把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高中物理概念图教学中,绘制概念图时要注意其针对性、多样性、简洁性及发展性,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概念图;高中物理
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的概念性强,学习不是那么容易,如何让学生实现更有效的学习是教师探索的重点。概念图将繁琐的知识点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将一个大知识点中的所有知识点放在同一张图中,用连线及连接词把各个知识联系起来,这种方法不仅增强了学习内容的可理解性还增添了学习的乐趣。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而教师在此进程中扮演“帮助者”的角色。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概念图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提升物理概念图教学的有效性。
一、针对性,联系系列知识
进行概念图绘制时要注意其针对性。概念图所针对知识的领域明确,知识的延伸性强,知识网络复杂,知识点集中。选择一定的知识领域,对概念进行延伸扩展,把所有相关的知识用连接线,连接词联系起来绘制出完整的概念图,学生通过读、画概念图,在脑海中主动将所学到的知识建构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机械运动”这一概念就符合概念图的针对性要求,机械运动这一概念是物理概念,这一概念的延伸性强,知识网络复杂,知识点集中。从初中时学生就对机械运动进行了初步的接触,了解了什么是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学习了机械运动中“参照物”“平均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等概念,高中内容对之前所学的“机械运动”的知识进行了延伸扩展,运动的描述从单一的由参照物判断延伸到采用物理模型的方式将物理的运动用“质点”“参考系”“坐标系”表示;新学习了“加速度”“位移”“矢量和标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概念,学习了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匀速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等内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十分“复杂”,将机械运动这一大的知识点用概念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再合适不过,用连接词、连接线把这部分涉及的一系列知识有条理地联系起来,对这部分的有效学习大有裨益。
在绘制概念图前,首先要考虑其针对性,选择如上例所述的延伸性强的物理概念,将一系列知识点在一个图中表示出来。经过不断练习,学生最终能自己绘制概念图,根据概念图自主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这就达到了主动参与学习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收获更多。
二、多样性,培养发散思维
教学方式不断改进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其中创造的能力不可忽视。概念图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概念图的绘制完全由教师完成,导致学生对其完全死记硬背,或者教师过分干预学生绘制概念图,导致整个班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这对创造性的提升都是不利的。建构主义理论把自主性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鼓励学生绘制多样的概念图,这样他们的创造性才能得到提高。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 中第13 章“光”,这一部分既有学生比较熟悉的光的折射,又有新的知识如光的衍射、光的干涉、全反射等知识点,用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将高中学习到的内容与之前所学的有关光的知识进行有效连接,扩宽知识网络。在绘制“光”的概念图时,不同学生绘制的想法不同,有的同学可能从光速、光源、光的传播、光谱为切入点,从光速处引出光速的概念,光在不同介质(如真空,水,玻璃等)中传播速度的快慢比较等知识点;从光源处引出什么是光源,光源的分类等知识点;从光的传播处学生可以介绍光的直线传播,也将光的折射,反射,干涉,偏振及全反射等新知识在此引出;从光谱处引出可见光,不可见光的概念。而有些同学在引出新知识时有些不同,最初他们介绍光的特性,引出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由波动性处引出光的干涉、衍射等知识点。
学生绘制概念图的多样性恰恰表明学生真正在头脑中进行了独特的知识建构,像上例那样尊重学生不同的想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物理概念图的绘制,培养其创造性。班级中出现概念图的形式越多样,说明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时的独特性越强,其独立学习的能力越强。
三、简洁性,引发有意刺激
当学生面对一张过于复杂甚至说有些“杂乱”的概念图时,学生在心理上可能会产生“这部分知识过于复杂,难以学习”的想法,学习的积极性可能会有所下降,所以概念图的构图应避免过于繁杂,一些特别细小的,不太重要的,作为了解的知识点可以不放在概念图中,以保证其构图的简洁性,引发学生有意向的去注意刺激。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中学习了“静电场”的相关知识,在进行绘制“静电场”这一概念的概念图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这一部分内容对“静电场”是非常重要的,此知识点可细分为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和在非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两种,无论是平时练习还是高考中题目的设置多围绕“匀强电场”,则在非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情况则可不必要在概念图中展示。
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一切影响学生学习动力、效果的情况都应尽量避免。把所有的知识点无论大小,无论重要与否都置于概念图中,概念图就未免显得太过冗杂。将概念图做得更简洁,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主动性更强。
四、发展性,不断拓展延伸
学习的进程是持续展开的,我们总是不断学习新知识,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扩展延伸。随着学生不断地学习,所获取的相关的新的内容也应适时的被添加到以前所绘制的概念图中去,实现知识的发展性,提升学生对某一领域知识的认知深度及广度。
“力”这一概念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重要又庞大的分支,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中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则当学完必修1 后,学生在绘制力的概念图时,对这三个力可能以“力的种类”引出,而到了必修2“万有引力”这一章中接触到了引力,对力的种类进行了扩展,到了选修3-1 中接触到了电磁场中存在的力,比如库伦力,安培力等,可以说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掌握的力的类别一直在增多,之后随着学习的深入还会学习到β 衰变过程中产生的弱相互作用力、核力等,“力”这一物理概念的知识体系不断扩展延伸。
概念图具有动态性、发展性。随着学到的东西不断增多,知识体系越来越完善,对应的概念图也应不断延伸完善。在不同阶段,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也可能不同,所以概念图也应随之进行更改。学生能够完成对概念图的改进,也恰表明学生正在根据学到的内容自主进行意义建构。
学生考虑到概念图的针对性、多样性、简洁性、发展性,绘制出完整概念图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主意义建构的过程,在画、读概念图时,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按自己的方法联系起来,构建了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自身思维的发散性更强,学习的容易度,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