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前教育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6-16

英国学前教育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一)将家庭视角纳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我国几千年农业文明形成的“养儿防老”的传统强化了一代又一代国民把儿童视为家庭“私有财
产”的封建意识。加之,基于国家主义的治理逻辑,我国社会政策长期形成的减轻国家、社会及企业负 担的“家庭化”养育责任分配路径依赖,使得为父母提供育儿支持的家庭视角在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中 明显缺场。
 
当下,将家庭视角纳人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随着生育政策的调 整、“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企事业单位在人才选拔和晋升时对于女性的生育和儿童照料问题会有 更多顾虑,各种形式的“生育惩罚”以及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利境遇,很可能迫使幼儿母亲在平衡工作 与家庭生活的冲突时举步维艰。对于那些育有两个子女的工薪家庭而言,困难和挑战注定更多。其 二,我国的延迟退休政策一旦开始正式执行,将使一部分年轻父母因无法获得家中长辈在育儿方面 的帮助,而不得不独立承担照顾婴幼儿的责任。不仅如此,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在家庭照顾仍是 最基本养老方式的情况下,广大独生子女夫妻不但要育儿,还要承担4位甚至更多老人的照顾责任。这 些家庭都迫切需要政府和企业提供与“工作一生活平衡”相关的政策支持。其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査 公报显示,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批转移,劳务输出大省学龄前留守儿童的规模和比重在继续增加。[39] 而大量研究已经表明,长期经历亲子分离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机会、学业表现、社会化发展等方面 都明显处于不利境遇。^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如果得不到政府扶持,长期无法体验结构完整的家庭生 活,那么他们的成长将面临多重隐患,以致使其家庭面临贫困代际传递的风险。
 
(二)借鉴英国经验,确立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家庭视角
 
确立学前教育政策的家庭视角,意味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和个人都能主动打破把家庭 视为“私人领域”的传统观念,而把家庭作为重要的社会资产,将对家庭和儿童的支持作为对社会未 来的重要投资;意味着在评估和调整学前教育政策及相关公共政策时,应把是否纳入了家庭视角,能 否为有不同需求的家庭提供多样化的育儿支持,能否有效增强家庭(特别是处境不利家庭)的育儿功能,能否切实帮助幼儿家长实现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平衡作为衡量的重要依据。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 委家庭司等与家庭相关的管理机构的设立,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明确提出“今后计生工作将转向 ‘家庭视角’ ”[41]以及2017年两会期间财政部长提出或将适当增加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扣除项目 等举措,无疑为学前教育政策引入家庭视角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借鉴英国的经验,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可以在如下三个方面着力体现对 儿童及其家庭的支持:一是通过推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等方式,切实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程度,从根本上解决“入园难”“人园贵”问题,切实降低家 庭的育儿成本,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42]二是考虑到女性特别是育有0〜3岁儿童的女性在兼顾就业 与儿童照料的过程中将会面临更多困难,“十三五”期间政府需将建立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体系纳 人政策议程。1431届时,我们可以适度借鉴英国的经验,引人“准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和志愿者组织 为0~3岁婴幼儿提供多种形式、有质量保障的照料服务。三是在发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坚持“济困优 先”原则,为处境不利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精准扶持。为此,一方面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为落后地区特 别是在老少边岛地区的贫困儿童、留守儿童提供免费且有质量保证的学前一年教育,帮助他们做好 人学准备;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人地政府有义务承担起为流动儿童提供学前教育和早期看护的责 任,从根本上改变那些因无法获得学前教育资源而被迫滞留在农村的广大幼儿的不利境遇,让他们 可以随父母一起迁移到城市并且在父母的陪伴下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英国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