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心理档案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7-06

  摘要:随之高校的扩招,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数量增多,心理问题严重,构建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档案意义重大。应科学规划动态的档案内容体系,实现档案构建与学生教育引导、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教育科研工作、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相结合。

  大学生特殊群体是一个与大学生普通群体相比较而言的相对概念,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就是指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影响下,由于家庭经济收入的不平等、社会、学校地位的个体差异和主观上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等原因使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精神面貌上产生一类相对处于弱势的群体10,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大致可以分为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心理障碍、网络成瘾、身体异常、单亲家庭及孤儿、人际危机和恋爱受挫等不同类型。

  构建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心理档案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随之高校扩招,高校特殊群体数量增多。因而,特殊群体学生心理问题凸显,是心理危机高发群体2-31,引发学校与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一逐年增大的特殊学生群体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成长成才,而且影响高校培养人的质量和校园的和谐稳定。

  (一)建立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近几年,党和国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

  等文件中,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因此,建立完善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档案,是落实中央精神的重要举措,可以规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科学育人。高校教育工作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以学生为本,根据不同群体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分类辅导,呵护、关爱、帮助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建立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学校“以人为本”关爱大学生的一种体现,体现学校对大学生的人性化之爱。

  (二)做好特殊学生群体心理档案工作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与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为前提。特殊群体心理档案,记载着每个学生心理发展轨迹、心理测评结果、心理辅导详情等材料,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借助心理档案,心理咨询老师可以迅速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成因,准确把握每一类学生、每一位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向,制定不同的辅导方案与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把工作做到每位学生心坎上,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提高辅导效果。其次,心理档案是一套动态管理系统,能够动态的监测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实现及早发现、早干预、防止极端情况发生,实现预防、预警和干预一体化。再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借助不同群体学生心理测评结果,进行相应的对比研究,探究不同类型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成因与有效辅导策略,提高心理健康的科学化水平。

  (三)建立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大学生自身自我认识、自我完善重要条件当前各高校采用的心理测评系统都是网络版的,能及时反馈、科学解读测评结果,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可以帮助测评学生了解自己个性的优势和不足,明晰其心理问题表现,更好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开展学生专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自我认识、环境适应、压力应对、人际沟通、情感恋爱、生涯规划等,促进学生自我觉察、体验,学习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提升心理素质,优化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患,发现和挖掘心理潜能,健康成长。

  二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心理档案内容构建

  简要概括为四大模块:一是学生心理发展成因的影响资料,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三是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心理咨询资料,四是对学生综合评价及教育建议资料。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内容:①学生本人背景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所在学院班级、联系方式等;②家庭背景资料:包括父母职业、家中排行、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等;③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品行习惯、特长爱好、人际交往、情感恋爱、主要职务情况等;④重大生活事件:包括亲人病故、父母离异、人际情感危机、学业受挫及其他重大丧失等;⑤既往病史资料:家族精神病史、是否患过脑外伤、既往身心疾病史等;⑥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测验及诊断资料:包括个性与性格特征、防御方式、心理健康状况、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日常观察记录:包括来自同学、老师、好友等渠道获得的有关学生学习、生活、交往、恋爱等方面的异常信息;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心理咨询记录。包括学生日常参加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资料及个体心理咨询辅导记录等。个体心理咨询档案包括主要求助问题、心理诊断、咨询时间、咨询次数、咨询假设与方案、咨询过程、心理评估、咨询效果等;0学生心理状况综合评定材料:包括人格特征分析及培养建议、主要应对方式及教育建议、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过程、学生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三高校特殊群体心理档案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价值,核心在于为学生教育管理和健康发展提供服务,所以要充分挖掘并发挥特殊群体学生心理档案的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特殊群体学生心理档案的构建要与日常教育引导相结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及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相关任课教师等要充分利用不同群体学生心理档案详尽资料,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个体心理问题现状,实施相应的教育与辅导服务,因材施教,科学育人,充分发挥心理档案、心理疏导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二)特殊群体学生心理档案的构建要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相结合

  特殊群体学生是高校心理危机高发群体,发挥心理档案的预警功能,准确地识别并敢于预警对象,可以增强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测评和心理咨询档案,尤其是对心理普查及日常咨询中发现的各种心理预警的高危人群要高度关注,长期跟踪,严密监控,要定期进行访谈、跟踪辅导,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防止恶性时间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特殊群体学生心理档案的构建要与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不同特殊群体学生心理档案,开展相应的专题研究,如学业困难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经济贫困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帮扶研究,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成因与干预研究等等。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量化研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四)特殊群体学生心理档案的构建要与学生自我成长发展相结合

  学生心理档案系统的建立和管理,从本质来说就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具备了信息反馈原理的基本内涵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功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心理分析报告、心理调适方案,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觉察、自我领悟,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优化个性,发挥。

  (五)全员参与,动态更新

  要树立全员全程育人理念,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档案构建工作并不只是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的事情,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心灵导师,应全员参与,协同工作。作为高校工作人员,从高层管理人员到一线的普通员工,从专职心理老师到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心理委员、舍长,都应全面的参与进来,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档案构建工作[5)

  四结语

  要建立全程化心理发展档案。对特殊群体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及时的跟踪以及数据更新,不断完善心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