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为广大思政课工作者指明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新要求和新思路。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而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新时代如何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凸显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是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无法回避的课题。一、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一)目标一致性:立德树人是首要目标关系思维论认为,事物与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事物与现象的存在都以其他事物和现象的存在为根据和条件。高校思政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两者共同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人才”,统一于“立德树人”。所立之“德",即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与核心价值观的品质;所树之
“人”,即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体而言,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按照人类意识形态的认知规律,把在意识形态中形成的理念内化于思想观念之中,通过提升大学生思想素养和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校园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遵循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变化及其发展规律,重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发挥正向育人功能。
(二)功能互补性:立德树人是动力之源
从社会和个人的角度来看,校园文化具有社会功能和个人功能。社会功能包括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塑造大学精神等;个人功能包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校园文化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与有效载体,通过改造社会文化大环境和校园小环境,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但由于校园文化对思政教育具有两面性,既能够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也可能阻碍其发展,因而在现实中就要发挥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发挥其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批判功能、改造功能等。个人功能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政治功能赋予大学生政治人格,引导大学生从民主政治的角度,理性思考社会政治表现与个人的政治行为"]。所以思想的价值主导功能既能够纠正消极校园文化的影响,也能塑造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两者在立德树人的功能上不是重复的,而是交叉的有益互补。(三)互动共生性:立德树人是立身之本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2)。从互动主体来看,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既包括全体学生,又包括全体教职员工。立德树人,有双重指向,即教师和学生。校园文化为师生思想意识提供了内部心理环境与外部文化环境,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又影响、改造和创新校园的文化建设。从互动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也就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具有“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对人的影响的全面性、影响方式的渗透性"13),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承载思政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而且作为连接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桥梁,使主客体借助这种互动形式获得发展机会。因而必须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将思政教育内容引流到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和各种活动之中,使两者在立德树人工作中打好阵地战,守住生命线。
(四)实践内渗性:立德树人是整合之媒
从文化学视角来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是社会大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也可以理解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具有渗透性、实践性、内隐性与长期性。这种属性决定了校园文化载体对大学生的外在影响具有内渗性特征,必须别除
“形而上”的简单教化,增强“形而下”的现实生命关怀。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来说,思政教育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与教化过程。思政教育不能仅仅依靠灌输和强制执行达到目的,要如春雨润物般影响教育对象,使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由理论到实践、内化到外化的转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因此,两者的教育客体不能一蹴而就地接受教育主体的影响,而是必须通过中间媒介-立德树人的思政实践工作中渗透连接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二、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实践矛盾
随着体制机制的转型与重构、物质利益的分化与重组,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的弥散,“学生在网上听到的不仅仅是党的声音,而是来自全球的声音"13)。高校的校园文化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主流文化的高扬与非主流文化的滋长并存。这种淡化差异与鼓噪虚无的现实苗头,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导致两者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以及实践中思政教育矛盾。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当前性与未来性矛盾
思政教育内容当前性是指思政教育内容要直面校园生活世界,对校园文化现实中新的思想与观点、冲突与难题做出及时、有效反馈,矫正消极的校园文化。未来性是指思政教育内容要有超前的眼光,根据校园文化“热点”和学生思想“兴奋点”,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发展需求与趋势,运用超前理念和先进思想,塑造积极亲和的校园文化。在网络化、信息化、国际化时代,思政教育内容如何处理好立足现实和面向未来的矛盾?这不仅存在于理论上,也反映在实践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政教育内容的生命性来源于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它不是超然于人类社会实践之外的玄思遐想,也不是僵死的教条和冰冷的逻辑,而是深铸在人类社会实践之中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科学体系”[6]。因此,面对价值观念变异冲击思政教育校园文化载体的现实,必须守住立德树人的阵地,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把握好当前性与未来性的张力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矛盾
长期以来,校园文化中思政教育的主要场所局限在显性课堂,主要依赖“两课”资源,具有知识性、权威性和服从性。这种形式通过教学计划实施强化教育,使学生习得系统理论知识,但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忽视了思想品德内化教育。隐性思政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由课堂向课外的延伸和深化,能够拓展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具有针对性、主动性和内隐性。“不仅把学生看作一个知识的学习者,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个体"17)。但是由于自身的特点易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开发。显性思政教育应与隐性思政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与意义下,可以相互转化,通过整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活化立德树人的方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灌输性与多样渗透性矛盾
传统的思政课往往强调教育者的单向硬性灌输,教学内容重视理论讲授,忽略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与生动性;教学过程重视教育者主观愿望,忽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个性化要求;教学评价重视考试分数,忽视学习者思想道德与行为能力的培养。这种自上而下的思政教育,运用一个模式和一种方法,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校园文化中思政教育方法的多样渗透性,要求统筹协调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等各方面资源,通过多层次校园文化与思政教育的交叉,利用参与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互动探究、对分易课堂等方法,改变居高临下的思想灌输,转变思政课堂标签化倾向。因为思政课教学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教育者要创新教学方法,化呆板为互动,破除“白(粉笔)加黑(黑板)"单一灌输型方式,在多维交往互动中强化立德树人的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政治性与教育性矛盾
传统思政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等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且以政治理论教育为主,单纯强调效果上的方向性,存在教书而不育人、授业而不传道的弊端,如主要内容是理论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总体上给学习者枯燥乏味的感觉,不能激发其情感的共鸣,忽视了思政教育的教育性。现实中就会产生“意识形态漂浮”现象[8],一方面易导致学习者产生逆反心理;另一方面易导致学习者产生社会情绪疲惫。思政教育价值的重心不单是政治理论学习,还应引导学习者学会辨别、思考,建立科学政治思维,构建自身的信仰体系,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因此,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是为了更好地教、更好地学,通过彰显思政教育的政治性,为校园文化积极健康发展护航。同时,发挥校园文化的生动性与艺术性,使思政教育的实践体系与校园文化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提高思政教育的反渗透能力。
三、立德树人:建构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共融机制
(一)守住立德树人生命线,再造校园物质文化载体
校园物质文化载体是思政教育的“硬件”基础。人能创造环境,环境也能影响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性、教育性、传承性、文化性的特征,使校园“固态的”物质文化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营造处处见文化、时时有文化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1,建设新媒体教育平台。“数字化校园”已成为大数据时代发展的趋势。思政教育文化的传播要注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推动思政教育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拓展思政教育时空范围。但是,网络新媒体教育平台是一把“双刃剑",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管理,把具有当前性与未来性的思政教育内容移植到网络上,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构建网络思政文化体系。主动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新模式,建设思政课"微课程”视频库、新闻网“校媒群”、优秀师生自媒体等新平台。
2,建立新型基地平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实践互动本身就是一种“活动”,当然各种活动的开展需要基地平台的支撑。高校要继续巩固、完善与拓展专业实习基地、就业实习基地、勤工助学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以及境外交流实践基地建设,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新型基地平台,使思政教育从显性课堂中“走出去”,在各类活动中净化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强化立德树人之本,重塑校园精神文化载体
校园精神文化载体是思政教育的核心,主要体现于学风、教风和校风之中。“文化领域的东西,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对其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19。因而,思政教育可以说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指向标。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把思政教育的政治性与教育性统一起来,结合校本特色,弘扬社会本位价值,尊重个人本位价值,做到既要传达“上情",也要理解“下意”。
1,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性。校园文化必然是一定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在校园中的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思政教育工作要坚定“四个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大公约数”--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具体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突出价值引导力;立有德之人,树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理想感召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升华内在凝聚力。
2,合乎人本性,把握规律性。个体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等主观因素对思政素质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理念,遵循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律,尊重个人价值和主体意识。年龄差异、学段差异、学科差异等对思政教育的理论需求存在一般与个别的特征,注重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区分教育对象的群体差异,真正做到思政教育眼中有“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政教育要做好全视野的教育,以彰显对人总体性的关切。
3,彰显校本特色,增强实效性。校园精神文化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要发掘校史资料价值,聚炼隐性思政资源,注重在办学特色提升中彰显校园精神文化。通过整合高校历史故事、仪式典礼、文化艺术活动、优秀师生与精英校友案例等思政教育资源,推动校史馆、博物馆建设,创建校园文化标志符号,展现办学历程,弘扬优良传统,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孕育大学生爱校如家的深厚情感,维护母校声誉,促进母校发展。
(三)活化立德树人之法,涵育校园行为文化载体
校园行为文化是教职工和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人际关系和行为操守的表现形式,体现着师生的精神风貌、高校的风气和校园的文化特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校园行为文化反映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如何引导大学生将思想认知转化为行为能力,解决思政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即知行分离问题。“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在没有特定环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个体的行为意愿越是强烈,越有可能去执行该行为;“行为情境理论”认为,个体行为会因行为情境的改变而迅速发生变化[101,从行为过程输入的角度,把好“入口关”。知行统一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与实践统一的原理在德育中的运用。高校要通过合目的性的思政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四个相统一”建设,选树典型与榜样,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同时,激发大学生践行良好行为规范的意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运用向内求索即“内省”方法,由文本进入心中,内化为个人素质。
2,从行为结果输出的角度,监控“出口关"。高校思政工作要坚持“四个服务”,建立科学多元的行为评价体系,加强师生行为的督查督导。通过师生校园行为文化的现象表征来捕捉他们思想政治上的变化,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冲突相结合,运用向外求索即“事上磨练”的方法,根据特定情境分类指导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适时予以修正群体不良行为,对个别人实施一对一“反馈一内省"方式,纠正行为文化上的低俗化、形式化和功利化倾向,在不断内省与自我暗示中约束自己,践行“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
(四)以法律已、立德树人,规范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包括校园文化中维系正常秩序的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以及实施运行机制,具有政治导向与思想教育的功能。“只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才能使校园文化活动有章可循”[10]。校园制度文化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保障。从运行机制上讲,校园制度文化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作用能否发挥主要看是否被师生接纳,所以在实践中要把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运用多样渗透性的思政教育方法,实现硬约束与软教育有机结合。
1,强化依法治校理念,健全领导组织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的大思政工作机制,坚持思政教育与法治管理相结合,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贯彻落实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凸显党支部主心骨作用,创新大师+支部、项目+支部、榜样+支部等模式。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全过程。
2,坚持人本管理原则,实施民主管理机制。“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1]。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会对师生行为起到强制或限制作用,但这并不是说其一定是冰冷的条款。通过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和机制,完善校领导、院(系)领导联系师生、师生权益保障制度,改变师生在高校管理中普遍处于从属甚至“缺席”的状态,在平等沟通、民主讨论、互动交流中进行思想引导,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建设。
3·完善激励奖惩制度,兼顾利益驱动机制。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指出,只有当最基本的维持生存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反映需要相结合,健全思政教育激励机制,注重激励的象征意义,坚持精神激励为主,形成集体道德舆论。同时“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
4·统筹协调运行机制,加强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评估制度,以评促建、以评促管,明确人财物投入保障制度,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制度化。一是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按照标准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配齐配强各院(系)专职团总支书记,配齐配强专兼职辅导员,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和高校设立思政课特聘教授岗位。二是坚持节约务实原则,实现投入一产出效益最大化。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基金”;也可以利用社会资源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经费不足问题。按照专项管理严格用于组织管理、人才引进、物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制度建设目的是将物质资源转化为精神资源,形成强有力的教育效应,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长期不懈、久久为功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驱动力,应有效发挥两者在立德树人的合力作用。校园文化在多层次上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思想政治教育则在教育、导向、调适、凝聚价值上引领校园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