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量”时代培训学校转型发展的领导变革

发布时间:2017-06-19

  当前,教育已经进入到培训学校转型升级的“新质量”时代,这种“新质量”时代就是以追寻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目标,把促进人的发展、使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特别强调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要让学生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能够解决问题,尤其以提升学生学力为教学追求。“新质量”时代呼唤培训学校转型发展,即培训学校从传统的关注规模与工具价值转向具有个性、以人为本的时代,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育更加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的价值,呼唤培训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课程教学方式等。

  一、尊重教育本义和终极关怀,实现现代培训学校的价值引领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培训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实现对培训学校教育思想的领导,就是以人为终极关怀,自主地设计现代培训学校新形象,规划自我发展路径。每一所培训学校都是师生的培训学校,是“独特的一道风景”,也是校长与教师实现教育理想的一片园地,是校长与教师对教育的独特理解与当代教育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实验场。而这里的“实现”“转化”都需要以教育智慧为桥梁,进行顶层设计与科学的规划,从而培植培训学校的文化基因。因此,校长要能站在人的终身发展的高度,与全校师生以及家长、社会相关人士广泛分析校情,凝练教学主张,个性化地探索培训学校行走路径,充分激活培训学校及社会各方资源,实现培训学校的整体发展愿景的领导。

  其次,以教育关怀为旨趣,追求“成人成长”“有分有人”的教育。培训学校要善于提炼核心价值观,与优良文化传统有机融合,形成面向特色发展的特有的精气神,形成浓郁的民主氛围、现代的办学理念、独有的办学特色,并经过不断积淀、调适,培育成培训学校特有的特色文化。针对培训学校办学目标的扭曲,从以分论绩的功利性追求中挣脱出来,以关注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成长为追求,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引导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社会参与,有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精神。同时能针对培训学校民主意识匮乏、关爱氛围淡薄、培训学校合作不利等诸多问题,主动寻找化解的策略,营造有利于培训学校健康向上、具有独特性与个性化的培训学校文化。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办培训学校。办学十年来,我们在培训学校文化建设上,努力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以及培训学校个性化、特色化发展。先后分两轮制定了培训学校发展规划,统领培训学校的科学有序发展。以校名“凤翔”为原点,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根,深入挖掘“凤凰文化”的教育意蕴,提炼出培训学校“和文化”的主张与实践框架体系。努力做到系统、深刻、通透。从培训学校的校情、政府的意愿、老百姓的期待以及生源状态出发,提炼出“新平民教育”办学理念,确立了“为了每一个生命的精彩”的办学追求,努力办一所“蓝天下的培训学校”。并且把“和文化”转化到教学主张、教学追求以及教师队伍发展与培训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使得培训学校文化规划统领全局,让文化落地生根,产生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追求。办学近十年来,培训学校在“和文化”的精神滋养下,孜孜进取,稳中求进,逐渐成了当地一所公认的优质培训学校。

  二、尊重学生个性,关切核心素养,实现现代培训学校的教学领导

  培训学校所有的办学追求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所有资源的获取都是为了支持学生的成长,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为了支持课程与教学。培训学校实现转型发展就是要以核心素养为追求,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开发学生的学力。培训学校在课程建设上根据培训学校的办学资源和优势,确立了培训学校的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体系。把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放在首位,统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立起教学质量提升的整体管理框架。在教学上以学生为本,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快乐学习为目标,以学习方式转变为抓手,构建了“本色课堂”。“本色课堂”就是进一步澄清教学的价值,回归教学本真,追求质朴自然的教学。课堂教学告别了教师唯我独尊、话语霸权的现象,回归到本本分分教学中来。在“本色课堂”的建设中,从概念的提出到课堂时间结构、要素结构、课型建构等的探索,经历了教师高度参与、共同对话生成的过程,培训学校秉持“大目标、小步子、慢慢走、干中悟、悟中进”的原则,一方面通过专家报告、同伴交流、典型探路等方式,积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另一方面又不搞“运动式、工程式”活动,能够沉得住气,静静等待师生的变化。

  三、尊重校长的创造精神与培训学校个性化探索,实现现代培训学校的组织领导

  近年来“教育家办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时代呼唤让更多有教育理想又有前瞻眼光、广阔视野的教育专业人士来领导培训学校。培训学校办学呼唤良好的教育生态,教育行政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从行政领导的指挥、甄别、裁决,走向规划、服务与引领,要尊重校长的创造,支持培训学校的个性化探索。校长在培训学校场域中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需要努力创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场域,尊重每一个教师的创造性,激发他们内心世界向好求美的渴望,使每一位教师与学生一起,往更高远、更深厚的境界生成。培训学校坚持把育人目标融入组织管理细节之中,坚持精确管理,编制管理手册,明确管理流程,通过六年两轮培训学校规划论证、实施与改进,逐渐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长远和目前相结合,实现培训学校各项管理标准化,基于人性,关怀人文,又促进组织有序运转。培训学校设立四个职能处室,通过中层改革进一步聚焦培训学校发展核心问题,凝聚发展力量。培训学校设立理事会、家长委员会、监事会,全面汇聚各种管理资源,促进培训学校发展。培训学校管理还不断变革发展路径,把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培训学校管理的过程中,确立“欣赏型探究”的理念和行为,即从“聚集问题”到“发现长处和优势”,进而引导组织成员大胆梦想,推进组织积极变革与发展。以优势为本,在对话中生成,让培训学校的优势不断彰显,以优势的力量来催生培训学校本有的发展力量。同时我们还注重培训学校的办学生态优化,把培训学校看作是一个整体与系统,积极探索“教育社区”建设,实现“两代人一同教育,家校社一同进步”的追求。走出“培训学校是一座孤岛”的传统樊篱,开展“百千万大阅读”,即百名教师爱阅读,牵手千名孩子共阅读,拉动万名家长同阅读,影响社区十万人的精神生活。多方共同携手,促进师生与家长互学共进,做善读、乐读的有教养的人。每年坚持用两天时间来开展“百名教师走访千家”,把善教乐学的教育种子播进每一个家长的心田,从而铸成有效的教育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