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阅读教学之丰富经验和语文阅读教学发展愿景,运用建构主义学习原理,选择《荷叶母亲》阅读课堂教学案例,理性探究培训学校语文阅读整体感知建构的实践策略。一是挖掘课文蕴藉的学习目标要求,实施阅读感知建构对策;二是着眼于课文情境要素的创设,关注培训学校阅读感知建构过程。
一、挖掘课文蕴藉的学习目标要求,实施阅读感知建构对策
《荷叶母亲》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根据初中学生先前的生活内容及感受经验,以学生亲历体验到的亲情为主题编排设计的,是冰心一篇很典型的母爱文章。在阅读感知教学中,应以建构主义学习原理为设计导向,着眼于母爱思想感情的体悟和课文阅读认知意义的建构环节上。一是明确课文阅读学习意义在教材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文题之所以用“荷叶母亲”,是因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与关爱,书写心中的生活感触,抒发对母亲由衷的感激和热爱之情,从而达到讴歌母爱这一课文主旨,联系自然,水到渠成。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思想感悟。其这种认知意义,正是初中学生阅读学习,见贤思齐的范例,浓浓深情的意境。二是明确课文阅读感知建构目标和要求。如阅读认知与阅读能力建构,包括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鉴赏诗歌;体验借物抒情的交际方法,培养感知散文诗的能力。再如课文感知的过程与方法建构,包括教师指导下反复朗诵这篇散文诗,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和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又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构。包括自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女情深,体会作者深情。三是明确课文阅读感知的重点和难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为之重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为之难点。四是明确课文阅读感知的学生特征和阶段学情依据。七年级学生正是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这一时期的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是很重要的。在平时的教育中,感恩教育就是一个重点。在本课阅读教学中,正好可以抓住母爱这个主题,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升华自己对母亲报恩的情怀。五是明确课文阅读感知过程的教师协作指导要素。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语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要求尽最大可能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语文教师要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勤练多读,在多种朗读方式的交叉互动运用中,让学生争取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情的思想交际,体会诗文中所抒发的母爱情感。语文教师还要选择朗读情境教学法和小组朗读比赛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关注《荷叶母亲》朗读感知建构过程,以发展语文阅读感知学习。
二、着眼于课文情境要素创设,关注阅读感知建构过程
首先,关注教师设计阅读情境,导入新课自主阅读。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背景,播放歌曲《懂你》。教师激情导入《荷叶母亲》:“把爱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这首许多人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出了母爱的无私,当我们遭受困难挫折时,是谁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撑起一方呵护?是母亲。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散文诗《荷叶母亲》,体味母爱的荫蔽,思索如何回报母爱。(检查预习;简介冰心写作思想;检测词语:花瑞:ruì花开的好预兆、菡萏:hàndàn指含苞待放、亭亭:同“婷婷”形容人或花木美好、欹斜:qī倾斜,歪斜、荫蔽:(树叶)遮蔽。)
其次,关注反复朗读课文,体悟感知建构(配乐范读课文、自主默读课文、小组练习朗读课文、小组齐读课文等)策略。阅读关注音读准确、重音与停顿、情感体验等;整体把握文章大意,整体感受诗人情感(思考全诗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协作”指导明确: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荷叶保护荷花,就像母亲爱护子女一样。理清作者交际层次,阅读明确:课文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说起,重点是雨中的莲花,发现荷叶在雨中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再次,关注指导学生真情朗读文中能够体现作者对母亲感情的语句(充分体现多读的原则,多媒体展示范读的文本)。朗读课文最重要的是融入自己的感情,入情才能入境,这些充满真情的句子,要用真情来读。将范读和学生的朗读进行比较,既指导了朗读,又达到让学生更好体会文中那充满真情的语句(阅读自主性建构)。例如:A.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荷叶无惧无畏地守护着红莲,正如母亲的手呵护儿女一般,感激油然而生。)B.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因为荷叶的勇敢慈怜,再大的风雨也不过是流转无力的水珠而已。母亲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都会把孩子搂在怀里。)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母亲,一切的辛劳与无私的付出,都是为了让子女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这就折射出母爱的伟大,在我们生命中,总会有一张永远有这样为我们遮蔽风雨的荷叶。而这样的付出,怎么能不叫我们感激与爱恋呢?)
最后,关注阅读问题情境设置,引导学生合作释疑领悟真情。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问题一:课文重点是写雨中的莲花,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问题二:“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中“无力的水珠”象征了什么?问题三:有感情朗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教师引导明确: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二,“流转无力的水珠”象征着在母亲的保护伞下,一切的困难阻碍只不过是如此脆弱的水珠而已。三,“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
总之,本课文阅读感知建构的四个“关注”(情境设置导入、阅读感知建构、揣摩重点语句、引导合作质疑),是培训学校整体感知建构的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