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价视角的斯滕伯格三元智力理论视野下学生创造力培养

发布时间:2017-06-20

  自20世纪50年代后,创造力的培养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高度关注,而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更是引发了国人关于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思考。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基本前提是全面认识创造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三元智力”理论、“创造力三侧面”理论及产生创造行为的六种要素等观点为我们思考如何培养及评价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和视域,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积极意义。

  近几十年以来,世界一直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与交流手段的变化多端,全新的竞争形态与工作种类的层出不穷,金融危机与全球环境日益加剧等……,假如我们的学校教育仍然保持“原貌”,那我们在面对这些世纪挑战时该如何应对呢?进入新千年后,创造力的研究变成了世界性的课题,各国均已认识到国力的竞争在本质上表现为各国创造力的高低。21世纪,不论是面对经济、社会、数字时代等方面的挑战,还是面对精神、环境层面的压力,都要求我们的教育系统能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上有重要贡献。当代世界各国间的竞争其实质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是一种国家软实力之间的较量。为了能够让我们国家在未来持续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努力培养下一代的创造力是教育界的当务之急。

  一、社会的更新通过创造力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国人关于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思考。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业已受到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那么,我国现行的办学模式、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到底在何处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钱学森先生认为,我国学校没有按照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模式去办学,目前的教育评价观和教育评价实践都有很多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地方。《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1]对创新精神的关注已成为社会共识,创造力研究已成为显学。关于创造力在未来社会、国家以及教育领域的关键地位论述的文献众多,其对人类社会更新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诚如一些国内学者的判断:“中国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在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怎样提高经济发展中创造力贡献的比重(例如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文化产物等在GDP中的比例)是我国后30年面临的重大挑战。”

  关于创造力,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联想起那些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伟人,例如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乔布斯等人。然而,事实上创造力并非只是伟人的专属。创造力的界定目前学界仍莫衷一是,国内较为公认的定义是:“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己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2]而在斯滕伯格的研究中,他把创造力视为是一种对事情的决策,对生活的态度,并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创造力投资理论;在人本主义学者马斯洛关于创造力的观点中,他认为人的创造力或创造性就在人自身,或者说人的创造力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或本性在一个侧面的表现。马斯洛在研究“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时指出:“在其观察的所有研究对象中,无一例外,每个人都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力或独创性;并认为,它似乎是普遍人性的一个基本特点,所有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力。”[3]马斯洛的观点表明,创造力是人性的基本方面或特质,任何人都有创造潜能,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处于大变革时代的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社会更新与前进的伟业之中。

  二、审视:“创造力被遗忘”的教育现状

  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培养,是一项为了“人的改变”的事业。如何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多维性、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社会及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规定了方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实际上,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创意思维及创造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部分。当下,“知识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人才发展的关键因素。”[4]

  然而,在持续的升学导向的压力之下,我国现有的学业成绩考试,过分强调对学科知识的考查,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非智力因素、思维风格等的关注,过于倚重量化的裁决,而缺少质性的判断。“我国传统的教育评价忽视了评价对象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属性,剥离了评价主客体之间的深层次联系。我国传统的教育评价的主权基本上是教育行政领导和专家的特权,这部分群体根据一些相对客观的、细致入微的评价标准从各方面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并以此来决定相关的政策,决定教师的待遇,裁定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层次。”[5]过去的教育评价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对事实性知识的熟识,支持、赞扬学生模仿、再生他人的观点,“分数至上”的评价观始终贯穿于教育评价思维之中。甄别、选拔式评价理念或取向误导着我们的教育活动远离“教育本真”,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在一轮轮的标准化考试中消耗殆尽。对“创造力被遗忘”的教育现实的审视,倒逼着我们去探索、思考“什么样的人”是人类、国家及社会需要的。

  三、斯滕伯格智力理论

  视野下的学生创造力发展

  (一)视点:从“三元智力”理论思考学生创造力培养

  自斯滕伯格“三元智力”论问世后,引起了学界对学习者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新的思考,并在教育教学评价方面产生了新的理解与探索。斯滕伯格智力的三元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分析能力(analytical ability )、创造能力(creative ability )和实践能力(practical ability)。智力的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成分亚理论,即经验亚理论和情景亚理论。在“三元智力”论中的三个子成分构成了智力相对独立的三个方面:分析性能力(用于分析、评价、评判)、创造性能力(用于创造、发明、发现和想象)、实践性能力(在现实世界中应用、实施和实现某一想法)。

  根据斯滕伯格的观点,学生智力的各种表现形式都具有相同的“核心成分”,这些成分是过程而非实体。诚如斯滕伯格所言,这些成分是“对物体或符号的内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核心智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品质并提高其反思能力,而非仅仅限于对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模仿学习。在国际组织、各国及地区核心素养结构的比较中,虽然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的部分。具体来说,沟通交流能力是所有国际组织和地区都重视的核心素养,这是学生面向社会、未来以及终身发展的关键性素质。此外,问题解决能力、实践探索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创新与创造能力也是其强调的核心素养。这与斯滕伯格所尊崇的“成功智力”理论是一致的。都把实践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视为学生发展的关键性素养,这与我国的基础教育政策、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是一致的。因此,探索并制作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创造力的测评手段,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二)应用:“创造力三侧面”理论的实践意义

  斯滕伯格在他的智力三元理论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智力、认知风格、人格或动机三位一体的创造力三侧面理论,即创造力的智力侧面、创造力的智力风格侧面、创造力的人格特征侧面。根据斯滕伯格关于创造力的长期研究,他认为创造行为的产生需要六种不同但是又互相联系着的资源整合,即智力、知识、思维风格、动机、人格和环境。笔者从下面六个维度分别阐释智力“三元理论”视野下创造力的构成要素,并把其与我们传统的学业成绩考评相比较,进而讨论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范围与方向。

  1.智力

  斯滕伯格在早期的研究中认为,智力中的两个方面对创造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即重新界定问题的能力与对问题的洞察力。重新界定问题,不仅需要有面对权威的勇气,还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如果我们一直舒坦地活在限定好的、设计好的“结构良好问题”中,那就很难有创造性的行为。在我们的学业成绩考评里,对权威的膜拜、对唯一性的信服、对标准答案的追求,无疑是对创造力发展的一种羁绊。

  2.知识

  “知识对于创造力是一把‘双刃剑’。”[6]拥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过多的知识也会成为创造力发展的阻碍。他们之间倒U型的关系意味着适量的知识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3.思维风格

  斯滕伯格认为,立法型的思维风格有助于产生创意的观点,即不喜欢随众、喜欢自己制定规则的人,其表征为具有较强的原创力和想象力。虽然立法型思维风格并非就是产生创意思想的唯一风格,然而这种不“人云亦云”的风格是甚于随众的人更利于创意思想的萌发。在学业成绩考试中,遵循被人制定好的固定套路是取得好成绩必不可少的技巧。

  4.人格

  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对创造力非常关键。对模糊的容忍、不屈不挠的精神、敢于冒险的勇气、自我认同的信心……都是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关键要素。学业成绩考试中,侥幸的心理、分数摧残下的自卑、对标准答案的追求等无不与创造力的培养相去甚远。

  5.动机

  动机是创造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而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在学业成绩考试中,对名或利的爱慕甚于对真理的追求(极少数人例外)。

  6.环境

  创造力总是以某种产品或者某种理念等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时,支持性的环境对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很关键的。对“离经叛道”的宽容,对创意观点的奖励,对大胆想法的支持……无不是创造力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学业成绩中,对权威的信奉、对知识的记忆复述、权威观点的霸权倾向等之于创造力培养无疑是一种戕害。

  斯滕伯格关于智力、创造力构成要素的分析及智力评价方面的研究,不仅在当时影响了美国的教学评估体系,也对我国当下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导引价值。

  四、斯滕伯格智力理论

  对创造力发展的实践意义

  根据斯滕伯格关于创造力的长期研究,他认为创造行为的产生需要六种不同但是又互相联系着的资源整合,即智力、知识、思维风格、动机、人格和环境。在这其中,斯滕伯格认为立法型的思维风格有助于产生创意的观点,即不喜欢随众、喜欢自己制定规则的人,其表征为具有较强的原创力和想象力。笔者试引用一个简单的关于语文创造力评价的量规来探讨斯滕伯格智力理论对学生创造力评价的实践价值。

  据表1可知,分值的高低与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呈正相关。基于斯滕伯格关于创造力行为产生的六要素观点,我们能设计出有效率的创造力评价量表。在上述语文创造力评价项目的评分量规中,我们能看出原创性、想象力及创意精神是影响学生创造力水平高低的关键因子,在创造性行为的产生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这样的评价量表是我们在教学、评价过程之中应经常运用的评价工具,其主要目的在于发现学生的“创造潜力”,Fishkin将其描述为“萌芽的创造力”。通过这种标准样式的关于创造力的计分量表,我们能清晰地预测与判断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水平,并在未来的教学中加以引导、鼓励和刺激。在设计相关问题时,我们应尽量与创造性的思维靠近。例如关于预测性的问题、假设性的问题、想象性的问题及整合不相关信息的问题等。评价的检测点是分析判断学生的回答与新颖、独特、想象力及具有原创精神等与创造力的内涵与构成相一致的程度。

  基于斯滕伯格“三元智力”理论视角下引用的关于创造力测评量表仅是众多评价方法的一种简单的操作方法,其更多是运用于日常教学的实践过程之中。纵观已有比较成熟和流行的创造力评价方法,可以看出对创造力的界定、对创造力构成的认识是进行创造力评价的基础。实际上,创造力评价的方法应该是多元化的,单一形式的评价工具无法全面、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有必要开发多种评价工具,如纸笔测验、自陈问卷、观察提纲、面试提纲和作品评价标准等。”[8]同时,我们还应观察创造力评价量表的效度与信度,力求评价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创造力水平,进而实现评价的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