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传媒类专业群产教融合课程建设“部门+项目”教学组织设计

发布时间:2017-06-20

  高职卓越校传媒类专业群产教融合课程建设必须做到“三个融合”:传媒企业情境与课堂教学融合,课程内容与传媒职业标准融合,教学过程与传媒产品生产过程融合。以新闻出版类课程建设为例,以“部门+项目”为具体运作模式,引入传媒企业文化,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创设不同部门(如“编辑部”等),学生在“部门”内以“项目”(仿真项目、真实项目、商业项目)为载体进行学习和工作,达到培养创意与操作一体化传媒人才的目标。

  “产教融合”是国家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现状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湖南省委、省政府相继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湖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提出“支持职业院校集中力量构建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特色专业(群),发挥专业建设的集聚效应”的要求。然而,从现实看产教融合专业群课程建设还存在诸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不能适应产业人才培养要求,教学方法和项目开发手段单一,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产品生产过程对接不强,课程内容不能充分融合传媒职业素养道德的培养等问题。

  笔者结合湖南省高职卓越校传媒类专业群建设项目的建设要求和目标,以新闻出版类课程建设为例,以“部门+项目”为具体运作模式,对高职传媒类专业群产教融合课程建设作一些抛砖引玉的探讨。

  一、传媒类专业群产教融合

  课程建设的内涵和原则

  产教融合基本内涵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产业岗位职业环境与教学情境相融合,最终达到学生素质和技能与产业员工职业素质和技能标准一致的准员工目的。[1]

  一般来说,具体环节包含: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模式设计等主要专业教学环节,还包括生产管理与教学管理融合。本文讨论的“产教融合”侧重微观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设计和方法改革,并以新闻出版类课程为例,以“部门+项目”为具体运作模式,引入传媒企业文化,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创设不同部门(如“编辑部”“策划部”“设计制作部”“采编部”等),学生在“部门”内以“项目”(仿真项目、真实项目、商业项目)为载体进行学习和工作,从而完成学生与企业员工身份的对接,达到培养创意与操作一体化高端技能型传媒人才的目标。针对数字出版、新闻采编与制作、网络新闻编辑、传媒策划等具有相似专业背景和职业素质的高职专业,有必要从专业群建设角度出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与“编辑部”“策划部”“设计制作部”“采编部”“营销部”“数字产品制作部”和“项目”紧密结合,将企业的工作情境有选择地移植到课堂,按传媒职业岗位工作难易程度,以系列、递进的项目为载体,构建以实践性学习为主线、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为途径的“部门+项目”课程改革范式,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高职卓越院校传媒类专业群产教融合课程建设必须做到“三个融合”:传媒企业情境与课堂教学融合,课程内容与传媒职业标准融合,教学过程与传媒产品生产过程融合。

  1.传媒企业情境与课堂教学融合。“情境作为一个对社会生活进行提炼和加工的、可控的、自觉的优化场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暗示作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的知能,才有可能为将来迁移于另一种真实情境提供支撑。”[2]因此将传媒企业情境与课堂教学结合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是根据传媒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将新理念、知识、技术和工艺引入课堂,培养学生适应传媒行业企业的人才要求,例如,数字出版专业与数字出版企业合作,将最新软件和出版技术引入教学内容中,教学内容与业界同步,让学生学习最新知识,精通相关应用软件。

  二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前体验职场情境。在日常教学环境中模拟和打造职场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职业要求、职业标准,培养职业素质,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规划,有利于学生零距离就业。如数字出版专业在已经确定的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引下,进一步实施“出版项目+校园数字出版社”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出版行业“部门制”和“出版项目制”等“企业+职业”元素在教学活动的嵌入方式,通过“校”、“企”元素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考评的改革。

  2.课程内容与传媒职业标准融合。一是将传媒职业标准与课程体系对接,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模式,根据传媒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对传媒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职业标准定位课程体系,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将职业标准贯穿到传媒类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各个方面,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工作需求和行业标准,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案,让课堂学习与职业标准对接。

  二是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围绕传媒职业功能进行,遵循传媒职业活动的顺序,以项目为载体重构教学内容。通过选择新闻出版典型产品的典型生产过程,将典型生产过程分解为多个典型任务,将其转化为可实施的项目,重构“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式教学内容。

  三是教学模块与实践教学内容设计要按照“职业能力本位”、“工作过程导向”设计。课程内容在保证“够用”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突出实践性学习。与新闻出版行业的技术进步同步改革课程,按照出版科技发展水平和新闻、出版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组织要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专业群引入“部门+项目”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情境性、互动性、实践性。如数字出版专业,将出版职业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中,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都以数字出版专业的实际工作需求为指导。

  3.教学过程与传媒产品生产过程融合。传媒类专业教学过程与传媒产品运作过程对接。按照各种传媒产品生产和工作逻辑重新编排设计课程序列,同步深化职业素养、传媒企业文化、把关意识、传媒责任意识的培养。组织学生到传媒企业参与媒介内容产品的编创与制作的生产过程,并完成一定的任务,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及技能。

  根据传媒行业职业岗位生产技能要求,在教学活动安排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视频作品、纸质出版物、数字出版物、微电影、DV作品、公众号等媒介内容产品作为载体,由学生在各个不同的“部门”内自主完成分角色的业务实训,在项目、任务实践中提高其职业能力;教师的任务是策划、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实施传媒产品“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如《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按照图书产品的出版流程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市场调研与选题策划、选题论证、组稿、书稿编写、审稿、校对、装帧设计、书稿排版、数字图书制作、印装、线上线下营销等环节。同时学生要在“编辑部”内完成工作过程中的各项任务,出版一部完整的“作品”——图书的纸质版和数字版,并完成全过程的考核评价。

  二、高职传媒类专业群产教融合

  课程建设教学组织流程设计

  传媒类专业群课程实施“部门+项目”的教学改革,摒弃站在单一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的视角进行课改的思路,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对项目开发、教学内容选择、考评体系构建等进行研究,将传媒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落实到课程教学组织流程设计中。

  (一)“部门+项目”教学组织流程实行三年“一贯制”

  高职传媒类专业群课程建设在坚持“产教融合”的基本理念下,以培养学生传媒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教、学、做一体的“任务”为切入点,以“部门”为基本教学情境,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为载体,“部门+项目”教学组织流程是三年“一贯制”,通过完成“项目”实现。即通过“部门+项目”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工作流程为引导,通过完整的传媒产品开发把知识“碎片”串联起来,完成影视作品、数字出版产品、新闻作品的策划创意与制作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在完成“作品”的过程考核中考评学生。

  如数字出版专业学生一进校就按年级分好“部门”和角色,并随课程和实训项目的不同而轮岗。进入二年级后,学生确定职业方向,进入“校园数字出版社”工作,在指导老师和实训指导师的指导下参与课程项目和真实项目。同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商业项目,利用项目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长,提高其职业能力。

  (二)“部门+项目”教学组织以完整、连续、多层次的“项目”为载体

  “在职业能力培养中,能让学生‘心领神会’最为关键。”[3]三年中实践的项目是完整、连续、多层次的“项目”,学生在“项目”的反复训练中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出版项目”包括由校企双方根据出版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要求共同设计的仿真项目;来源于出版企业生产过程曾经的商业项目;现时面向企业承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商业项目。“校园数字出版社”是通过引进社会出版资源,以出版物生产流程为主线而建立的校内生产性综合实训平台,包括数字内容编创部、数字作品制作部、策划部、营销部、排版设计部等,教学组织围绕校园数字出版社的运作开展,利用选题策划、书稿编辑加工、报纸期刊编辑制作、电子书制作与传播、出版物数字化营销、网络出版物编辑等模拟出版项目实现产学结合。同时引进合作单位的真实项目进行工学交替,合作企业的商业项目进行顶岗实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部门+项目”教学安排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缝衔接”

  采取50%:50%的课程结构,从新生入学开始三年一贯制,实践课占50%以上。“部门+项目”教学改革中,采用“大班上课、部门研讨”的教学组织形式。理论教学采用大班授课,“项目”完成采用“部门”研讨。如数字出版专业学生分好“编辑部”,确定好选题以后,按照“编辑部”开展“部门”工作实施项目,完成“作品”。

  以产教融合为途径,开发课程相关教学内容,选取合适实践形式。如由企业专家提供相关“项目”,由企业专家和教师共同讨论教学设计,一起进行教学活动。还可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分别承担。如《网络编辑实务》《全媒体出版策划》等课程可采用这种合作方式进行教学。

  企业专家提供传媒行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并参与“项目”开发,设定“部门”情境。以图书编辑实务、期刊编辑实务、报纸编辑实务、出版营销、交互式数字出版物制作、电子书报刊制作等出版“项目”为载体,根据岗位实际工作特征和要求,设计“编辑部”、“策划部”、“出版部”等教学情境,学生实践多层次的出版项目,熟悉出版工作流程,掌握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意与策划、稿件编辑与校对、数字出版物制作、全媒体营销等能力,完成可供校企共评的实训“作品”,实现知识技能与传媒职业岗位能力的“无缝衔接”。

  三、高职传媒类专业群产教融合

  课程建设教学组织实施策略

  (一)产教融合课程建设“部门+项目”教学组织要求学生在“部门内”、“部门”之间、专业群内协同学习

  协同创新理论认为:“协同创新是相同或相似单元之间通过合作,产生相互作用关系和共振放大效益,形成高效有序的创新机制的行为过程。”[4]在媒介融合时代,传媒类专业间的界限正在打破,专业交错和融合已经呈现,因此现有的课程建设需要学生在“部门内”“部门”之间、专业群内协同学习,培养掌握多种综合能力的创意型技能型传媒人才。“部门+项目”传媒类专业群课程建设中,学生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在“部门”内、部门之间、专业群之间沟通、协调、合作,在“项目”实践中相互争论和提示,总结成果经验,逐渐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学生只有在“部门”、部门之间、专业群之间的共同学习和实践中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团队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媒类专业群课程建设中,可以视频产品、音频产品、图书、报纸、网页、数字杂志、数字图书、创意文案等媒介内容产品生产为导向,以完成“项目”为目标,打破专业和班级界限,实施专业群内协同学习的“部门+项目”教学组织形式。即根据不同的传媒企业,确定具体的采、写、编、排、设计、制作等任务,将学生分成不同岗位角色安排在“部门”这个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团队合作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某一“项目”并交出合格的传媒产品。

  (二)传媒类专业群产教融合课程建设让学生在动态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和技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创造出学习作品,建构知识概念。

  产教融合课程建设要校企共同开发“项目”,以项目为学习实施载体,学生在动态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和技能,并对之实施过程考评。有人说“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碎片化学习、终身学习”,是当今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因此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数字时代自主学习的情境刻不容缓。整合学校和校外的优质课程资源,国内数字出版企业及其他传媒公司的最新案例,专业相关的知识库、习题库、视频库等资源,鼓励学生动态化、移动化学习;专业群内搭建“数字出版新技术”学习平台,将传媒法规、数字版权保护、数字编辑技术、摄影与摄像、媒介策划等平台课的内容制作成微课、教学视频、PPT等,便于学生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利用社交媒体的方便和互动,建立微信、手机交流互动平台,便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学习,实现教学的开放动态、互动共享。

  新闻出版类课程除了学习基础的理论和方法外,最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策划的具体选题,因材施教,因题施教,因“作品”而学,学生确定选题后鼓励他们想办法去实现。帮助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在选题调研环节,要求学生根据“编辑部”确定的选题方向,对特定的出版物品类的市场状况开展调研,撰写“选题策划调研报告”,提升其策划创意能力。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没有见过或不理解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以解决问题为“答案”。将课堂教学、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在动态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传媒类专业群产教融合课程建设要营造“真实情境”让学生体验职场生活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脱离真实情境,学习便无意义。“即学习者在教师提供的具体社会文化背景环境中,通过课堂学习、人际活动等方式完成对于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学习者心理氛围、组织学习活动、建设课堂文化等方式来构建可靠的宏观情境。”[5] “编辑部”等部门正是引入传媒企业工作情境,营造仿真与真实职业环境,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下学习,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能力需求的无缝对接。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中要构建真实情境,引企入校、产教融合。充分引入合作企业的人力、设备、内容等资源,融合“理实一体化课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生产现场”三个育人环境。如数字出版专业构建了“出版项目+校园数字出版社”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校园数字出版社”为平台,以“出版项目”为载体,采用分阶段、分不同层次、循序渐进的方式,围绕职业岗位,进行职业素养、单项专业能力、综合专业能力、职业专长、综合工作能力的培养,突出体现了出版专业人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得以循序渐进的螺旋式提高的过程。

  二是课程建设中以“部门+项目”为具体运作模式,引入传媒企业文化,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创设不同部门(如“编辑部”“策划部”“设计制作部”“采编部”等),学生在“部门”内以“项目”为载体进行学习和工作。通过教师项目工作室、教师项目组等形式与有实力、有规模的出版企业进行商业项目合作,同时以这些商业项目为学习情境,选拔学生参与并按企业要求完成任务,建立一个持续有效的常态化的顶岗实习的“学习岗位”,实现学校学习与企业就业的有效对接。如数字出版专业通过开发、承接合作公司的图书策划和编辑加工、电子图书排版、微信公众平台、创易教育平台建设等项目,师生搭建了项目团队,学生体验了数字出版企业图书编辑、网络编辑、排版设计、公众号运营等岗位的真实工作情境。

  三是“体验职场生活”在强调培养学生工作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其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学生“作为工作者,学生需要按照企业的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学会像对待同事一样对待组内其他同学,要有时间和成本概念,按照企业真实项目的完成流程去完成教学项目,并接受考核”[6];坚持“传媒企业文化进课堂”、“企业用人标准与专业培养目标对接”的理念,把学生培养成有责任心、有良好工作作风、能吃苦、肯干事的“准传媒人”。

  (四)产教融合课程建设要着力建设出版资源平台并实行开放性学习

  有人指出:基于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及“面对面”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积极引导作用,“面对面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将是“互联网+”时代高校出版人才培养的新常态。”[7]因此传媒类专业群的课程建设要充分利用师生擅长做传媒的专业优势建立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教学模式。

  一是要普及多媒体教学,利用各种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动画、短片等进行课堂教学。

  二是利用网络资源,扩展教学时空,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师生通过建立班级QQ群、“部门”QQ群、学生个人网上空间、教师个人网上空间、世界大学城空间、微信群、公众号等自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网上答疑、在线提交作业、问题讨论、网上测试等互动教学,让学生进行探究性、主动性学习。

  (五)产教融合课程建设要坚持考评标准“职场化”

  借鉴传媒企业的“项目”绩效方式来管理和实施考核,依据项目实施标准和要求制定课程的考核方案。实施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企业参评相结合,从而形成“主体多元、方式多样、持续改进”的评价模式。

  一是以“作品评价”为核心,改革课程考评模式,完成仿真和真实的项目后能够交出符合评价标准的“作品”,以学生完成作品的态度、参与度和工作质量等为主要考核指标,实行“作品打分制”“作品审阅审看制”为主的过程考核。如《图书编辑实务》过程考核中,采取“编辑部”推选学生代表汇报展示作品、编辑部主任参与打分、企业专家审阅图书成品打分的方法评价。学生根据要求做选题汇报、样书展示、回答师生提问,所得成绩为根据编辑部主任、指导教师、企业专家打分占比算出的分数。这种考评方式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同时比较客观公正,同时学生也更了解行业考核的标准和素质要求。

  二是利用完成“项目”、“任务”对学生课堂内外进行专业技能知识的协同和探究学习进行全面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考核对“部门”和个人分别考核,个人的业绩与部门完成的“作品”质量紧密相关,如一个作品得分高,部门内各成员的得分相应“水涨船高”。但“部门”内学生还要进行互评,“部门主任”的评分也占一定比例,真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习工作态度、劳动纪律、完成任务质量和效率等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是真实项目要把企业是否满意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评价中让企业全程介入,以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行业标准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传媒类专业群学生职业能力最终会通过学生策划的选题、编辑制作的出版物作品、拍摄的视频、采写编排的数字出版物等的质量体现出来。如果完成的“作品”综合质量高,达到了行业标准和要求,也说明课改目的成功实现了。

  四是考评与全国图书编辑出版能力大赛、公益视频竞赛、排版设计竞赛及其他专业技能竞赛对接。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出版物选题策划、排版设计、新媒体制作大赛等比赛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意与策划、创作与拍摄等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实践操作能力,对在各种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在相关课程中予以特别加分并计算学分。

  五是进行动态评价,允许学生不断修正。在“项目”过程考核中,如果学生对评价成绩不满意,允许经过多次修改,交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后得到更好成绩,这种动态的过程考核,鼓励学生不断修正、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