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文化传播功能拓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0

  [摘 要] 作为世界通用语,英语仍是现阶段我国对外经贸发展与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媒介。语言相通是构建全球化时代民心相通的桥梁,文化沟通是多元时代民心相通的纽带,因此拓展文化传播功能是“一带一路”建设对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提出的时代要求。研究表明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体现为文化传播能力标准缺失、文化课程设置缺乏、文化传播内容单向与过时。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有必要借鉴“美国21世纪外语教学标准”,在能力标准、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五个方面拓展文化传播功能,培养语言能力过硬、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9月首次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发展的重点,契合全球合作潮流与沿线国家与地区发展需要,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巩固大国地位[1];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有助于推动实现开放、包容和普惠的全球化[2]。“一带一路”倡议也为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一、背景与需求:“一带一路”倡议

  对培训学校公共英语的挑战与要求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称,是中国目前国家级的顶层战略。“一带一路”由“五通”搭建而成,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大领域齐头并进,互联互通[3]。其中,“民心相通”是其他四通顺利实现的关键,是开展“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

  (一)语言相通是全球化时代民心相通的桥梁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呼吸与共,蝴蝶效应无处不在,世界在地理空间缩为小小的“地球村”。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不同国家之间、人与人的联结比历史任何时期都要紧密。《圣经》创世纪第11章“巴别塔”的故事很好地隐喻了语言相通对于民心相通的重要性。人类想要建一座通天的“巴别塔”,上帝为了防止人类到达天庭而让他们说不同的语言,最终人类的难以沟通造成高塔的坍塌。倒塌的通天塔隐喻了由于语言不通所导致的合作受阻与交际失败[4]。英语作为目前普及程度最高的国际通用语,仍然是国际交流不可或缺的语言工具,也是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民心相通的桥梁。

  (二)文化沟通是多元时代民心相通的纽带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只有语言相通,才可能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但只有语言相通还远远不够,比语言相通更重要的是文化沟通。世界各地的文化有趋于一体的态势,又在某个端点向多元化发展,政治的多极、经济的多元和文化的多元成为发展趋势。所谓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往往是相对而言,正如来自中华传统文化背景的李安也可以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开拓一片天地,当努力克服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后,文化隔阂所带来的弱势也可以转变为优势。因此,能否用一种文化融合进另一种文化,将母语文化用对方可以理解的方式予以传播与交流,这是全球化时代对人才新的要求。中国文化在多元与一体化的矛盾与争论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面貌在全球传播,为各国的人们了解、体验、理解和欣赏。传播中国文化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也是培训学校英语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拓展文化教学功能是“一带一路”倡议对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时代要求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语言的作用不言而喻。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六种交际语言(英语、法语、俄语、德语、阿拉伯语、汉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一方面,及时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所需要的小语种人才必然是我国外语教学的长远发展方向,将对目前一枝独大的培训学校英语教学带来冲击;另一方面,作为目前普及程度最高的国际通用语,英语仍然是国际交流不可或缺的语言工具,是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桥梁与纽带。其实,无论孔子的“中庸”还是现在的“和谐”,本身是很好的思想观念,只是中文与英文之间的巨大的鸿沟阻碍了传播效果。于丹通过白话诠释《论语》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急需培养更多能够运用英语将中国文化讲给世界的文化传播人才,促进各国之间民心相通,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必须抓住发展机遇,拓展文化传播功能,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二、问题与溯源:培训学校公共英语

  教学的文化传播功能缺失

  英语只有正确发挥其文化性功能导向作用,才能够真正成为有利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我国培训学校公共英语长期以来趋向于语言学习,在“证书”+“考级”评价工具的指挥棒作用下,以语用为基础,强调语言的知识性,重视语法教学,重视英语学习的交际性功能,而忽视了英语的文化传播功能,忽视了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本土化这一全球化进程中外语教学的必然趋势,语言的多元价值、文化内涵和人文特性被忽视,导致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存在严重的“文化休克”与“中国文化失语”现象[5],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多元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问题: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巨大的贸易顺差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在培训学校英语教育在文化传播上存在严重“逆差”。近年来,一些研究者通过问卷与访谈形式调查了培训学校生用英语对于中国文化的表达现状,发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严重(刘建金、何东)[6][7]。

  笔者于2014-2016年连续三年对所教的公共英语中国文化英语表格情况进行了相关测试,从现代传播(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与市场营销专业大二的学生各取一个班共17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同时对6名从事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进行了同样的问卷调查。测试内容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化词汇翻译,把20个中国文化词汇与10个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词汇进行中英互译(60分),第二部分是英语口语表达,对端午节与复活节进行介绍、文化比较与评价(40分)。测试显示正确率均在30%以下(分别为13%、18%与27%)。对两个测试班进行对照分析发现,现代传播专业的学生正确率连续三年均高于市场营销专业。

  通过访谈得知,现代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要求掌握“双语双文化”,因此开设有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文化英语等专业课程,相关内容较为熟悉。而市场营销专业由于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大部分学生只能回答出春节、天坛、长城等在公共英语教材《新编实用英语》中有介绍的词汇,有些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如“抗日”译成“against sun”,“论语”译成“discuss language”,显示对中国社会文化知识的严重缺失。针对英语教师的问卷结果反映,教师均能较好进行双语翻译,但在诠释与文化评析的完整性与深入性方面都还远远不够。

  问卷与访谈显示,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上均存在严重“逆差”。在认知维度上,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认知超过对母语文化的认知,如对万圣节的了解超过清明节;在情感维度上,对外国文化的接受与认同超过对母语文化的接受与认同,如对圣诞节的喜爱超过传统春节。认知与情感的逆差进一步导致了行为维度上的巨大反差,体现为文化传播的单向性,即用英语介绍西方文化的能力远远超过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文化传播出现严重“逆差”。

  (二)溯源: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传播功能缺失

  研究表明,中国文化的表达缺失并不意味着英语水平不够,主要原因在于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功能导向问题。多年来,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在能力标准、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各方面都未能与时俱进,过于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而忽视了文化传播功能。此外,在有限的文化教学中存在严重“逆差”,过多输入外国语文化而忽略了中国文化的输出,忽略了文化传播的双向性,中国文化教育严重缺失。

  1.文化传播的能力标准缺失

  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目前实施的是2007年正式颁布的《培训学校英语课程要求》。《课程要求》规定了四个方面的标准:语言知识、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与学习策略,强调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8],缺乏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的标准。跨文化交际的主旨目标局限于熟悉了解西方文化。课程标准中对于文化传播能力的缺失导致培训学校公共英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过分移情,忽略了中国文化及其表达方式的传授。

  文化传播能力是外语交际能力的延伸与发展,涵盖交际、文化移情能力,强调全球意识以及对母语文化的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培训学校公共英语的教学有必要拓展其课程标准,在强化英语交际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文化传播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使交际功能性与文化功能性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2.文化传播的课程设置单一

  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与专业学习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反过来影响了公共英语的教学地位,近年来日益边缘化。“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是专业知识扎实、沟通交际能力强、并具备一定文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因此课程设置上要突破传统的英语单一性课程体系,打破原有学科的藩篱,有机地整合基础课与专业课、将课内与课外相融合,以中国文化为基石,在“英语+专业”的课程模块基础上增设中西文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

  3.文化传播的内容单向与过时

  近年来,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经过改革,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现行教学更关注文化的单向输入,即以欧美为主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输入,缺乏中国文化的向外传播。从教学内容看,中西方文化比重严重失衡。教材编写几乎所有材料选自英美原版出版物,以达到向学生传播纯正英语的目的。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培训学校英语综合教程》为例,四册教材共64篇课文涉及中国文化的仅1 篇。在《实用英语》、《新视野英语》等在其它英语教科书中,有关中国文化的材料所占比例均非常小,在选材上过于倾向原汁原味的原版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目的语与目的语文化的融合,而忽略了目的语与母语文化的有机结合。

  在有限的中国文化传播内容上,也缺乏当代性与正面性。一方面怀旧崇古,“四大发明”、“丝绸之路”、“唐诗宋词”广为传播,却缺乏当代中国文化的有力声音。以“汉语桥”世界培训学校生中文比赛为例,每年参赛选手表演的“汉语故事秀”主题仍以“荆柯刺秦王”、“郑和下西洋”等传统文化故事为主。另一方面,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缺乏正面积极的内容,在数量有限的文化产品的输出中,为了吸引外国关注而夸张地凸显中国的落后与愚昧,以满足国外猎奇心理。

  总之,在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培训学校英语教学不应狭隘地定位于将学生培养成英语主流国家文化被动的模仿者和追随者,而是应该拓展视域,帮助学生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既能欣赏多元文化、又能坚持中国立场,既能运用英语汲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文化思想,又能够以中国人身份用英语得体、有效地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与当代特色传播给全世界。

  三、借鉴与启示:培训学校公共

  英语教学文化传播功能拓展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呈现多元性,培训学校公共英语的教学必须抓住发展机遇,拓展文化教育的内涵。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生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加大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语言应用能力过硬、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一带一路”倡议对培训学校英语文化教学提出了新涵义与高要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必要借鉴国际外语教学标准,拓展视野,在能力标准、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五个方面进行中国文化传播的功能拓展与教学变革。

  (一)借鉴:《美国21世纪外语教学标准》凸现了外语教学的文化功能

  《标准》由美国外语教学理事会制定,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提高美国学生外语能力的有效措施。《标准》将美国21世纪的外语学习目标归纳为5个以字母C开头的英文单词,分别代表了外语学习的五种能力标准要求,即:Communications(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沟通的能力),Cultures(体验文化和习俗并进行文化沟通的能力),Connections(将语言学习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能力),Comparisons(对外语与母语的语言与文化特性进行对比的能力),Communities(运用语言与文化在多元社区活动的能力)。图1形象地展示了这5种能力之间的关系,这五项目标能力互相作用、相互关联、互为促进,就像奥运会的五彩环一样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5C”外语教学目标是《美国21世纪外语教学标准》的核心内容,代表了美国21世纪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当代最新语言习得理论之一。从《标准》可看到美国外语教学对于文化的重视,五项标准中的第二项(体验文化并进行文化沟通)、第四项(比较语言与文化特性)与第五项(运用语言与文化进行多元社区活动)直接与文化有关,另外两条(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与其他学科贯连)也都包含了文化要素。这五项能力标准充分展现了美国外语教学对跨文化交际与多元文化学习与应用能力的重视,强调文化的双向交流。

  (二)启示:我国培训学校公共英语必须拓展文化传播功能

  1.能力标准的拓展——文化传播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导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我国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长期以来沿袭着“听说读写”的能力标准,各级英语考试也一直以这四种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考查对象,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关注远甚于对语言所承载和体现的文化的关注,导致培训学校生文化知识缺乏,尤其对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英语表达能力严重缺失。因此,在汲取《美国外语教学标准》框架结构与文化焦点的基础上,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导,笔者探讨了运用英语进行中国文化传播的五种具体能力:一是汉英双语交际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二是中外文化沟通、正确看待文化差异及有效处理文化冲突的能力,三是将英语与汉语言文化相关学科相贯连的能力,四是汉英语言与中西文化的比较能力,五是在社团活动及日常生活中传播汉语言文化的能力[10]。

  2.教学内容的拓展——多元文化

  文化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文化具有影响力,国之强大才有持续的力量。中国能否有效传播自己的文化是其在全球文明融合过程中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保障。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语言知识外,也要积极备好文化内容,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文化内涵[11]。在文化教学的内容拓展上,要突破唯西方为中心的文化视野,增加中国文化的有效输出,增加“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文化输入。以发展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为目标融入汉语言文化内容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介绍。“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对沿线国家与地区文化民俗宗教等情况的了解,触及他国文化中的敏感神经,抱有良好用机的“亲密接触”将可能导致“危险接触”的恶果。因此,文化教学的视野不能局限于母语文化视角,而应该站在他国文化的视角,顾及他国民众的感受,避免文化冲突与误解,从而缩小由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鸿沟,切实解决民心相通的问题,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实施。

  3.课程设置的拓展——学科贯连

  以培养文化传播能力为目标优化培训学校英语课程结构。改变传统的学科式教学观念,根据“学科贯连”这一原则将相关课程融会贯通,打破双语多元文化课程之间的壁垒,如将旨在培养汉语言能力的“现代汉语”、“中国国情”等课程与“培训学校英语”课程进行整合,根据“相关性、实用性、对比性”原则进行主题式教学或专题讲座与讨论,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我国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产品进出口,均离不开语言的交际功能支撑,英语作为全球第一大通用语言,英语教育要在进一步强化应用性与交际性的基础上,帮助各层次的人才掌握更多的外语交流知识和技巧,从而促进更多的中国产品流向更大的国际市场,带动文化、政治、经济发展。开设“英语+专业”的双语课程,根据人才的发展需要科学分类,按照管理、技术、交际等功能设置专业英语课程,满足“一带一路”倡议下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互联互通。

  4.教学方式的拓展——文化比较

  突破传统培训学校公共英语教学以讲授为主的方式,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巧妙地结合教材内容,补充相关文化差异的知识[12],引导学生对英语与母语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并适当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拓展,挖掘文化差异表层现象下深层次的文化观念的差别,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新编实用英语》教材以交际功能为线索聚集了邀请、致电、点餐、购物、观光、入住宾馆等语言主题,教师可通过讲座、小组讨论、对比、分析、辩论等多种形式对相关主题所涉及的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诠释与比较,尽量减少母语文化对文化传播的负迁移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敏感性,从微观感受文化差异,从宏观上理解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带动我国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5.实践教学的拓展——课内外结合

  以发展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为目标拓展教学实践,将课外实践与课内教学相结合。加强文化传播英语实践活动,改变以往人才培养目标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形式,根据文化传播能力标准的需要强化实训环节,注重课堂讨论与课外文化体验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作业安排与实习实训、以及毕业设计充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学对象与教学场景,也可建立网络课堂或通过微格教学形式进行模拟教学;通过英语角、与“一带一路”沿线友好学校的学生建立笔友联系;担任“汉语桥”等国际性比赛志愿者等实践性强的活动与课堂教学互为补充,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阅读以文化为导向的书籍、报刊、杂志,组织中西文化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的以唱歌、诗歌朗诵、电影、文学为主题的沙龙、讲座和社团活动,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无缝链接,创造多元文化学习的氛围,提升学生文化传播的兴趣、意识与能力。

  结 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受到世界新一轮的瞩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良好时机。根据“文化冰山”理论对文化三大要素的阐述[13],我们要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传播在层次上仍以浅层次的显性文化为主,包括服装等浅层次的物质文化产品与包饺子等文化实践,而缺乏隐性的深层次“文化观念”的传播。以目前最为活跃的文化产品——电影的传播为例,中国电影出口量逐年增加,外国电影中有关中国的元素也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有着深层次的传播。这一点在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所著《治国方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一书中早有评论:“中国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进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14]她的这番话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偏见与轻视,诠释了文化领域的“西强我弱”,反映了中国文化逆差的尴尬现状,深刻尖锐却不失为良药苦口的警醒之语,即使在今天也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也时刻激励我们培训学校英语教学改革要与时俱进,加强文化教学,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良机,为国家培养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语言能力扎实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