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技术化倾向:创客教育在法学科适用的思辨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6-21

  现有创客教育的适用范围和作品类型的技术局限性,让创客教育呈现出技术化倾向。创客教育能激发学习动力,解决法学科教学难题,帮助实现国家人才培养政策要求,具有适用于法学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根据法学科的特点遵循STEAM理念合理设计法律创客课题,运用IDMSE创客教学法创意设计法律创客课题的情境、形式和过程,是去除创客教育技术化倾向,实现创客教育在法学科中良好适用的具体实践。

  创客教育服务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发展的显性功能和培育创新文化、服务社会发展的隐性功能使得创客教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从实践来看,现阶段的创客教育大多被运用于理工学科,强调制造电子、机械类产品。创客教育的实践运用存在着技术化倾向[1]。事实上,创客教育强调创造东西、动手操作的教育理念凸显的是从学习动力激发层面来实现学生的内力觉醒,进而培养锻炼学生的全学科能力。创客教育不应该局限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能力的培养,还应该综合培养艺术、文化、管理等人文能力。创客教育应打破仅在理工学科适用的现状,在全学科普遍开展。

  一、创客教育在法学科适用的理性思辨

  (一)心理学基础思考

  创客教育将创客理念引入教育体制,注重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融合训练[2],其“创新性、实践性、开放性、共享性”的特点,正好与学习动力因素相匹配,具备适用于法学科的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认为学习动力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习的潜能。根据成就动机理论的观点,兴趣、成就感、积极情绪和自信心是产生学习动力的四大必备因素。相较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识记,容易造成学生内力觉醒不积极,学习动力不足的传统教育,创客教育的属性特点正好能服务于学习动力的内在需求。首先,创客教育主张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创新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活泼生动的教学环节,最大程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客教育的创新性特点服务于兴趣因素。其次,创客教育注重教学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团队合作、互学互助,自主完成任务作品,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创客教育的实践性特点服务于成就感因素;再次,创客教育主张综合全学科能力,基于过程和结果对学生的学习作品进行多维考核评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个体特长,增强自信心。创客教育的开放性特点服务于自信心因素。最后,创客教育借助多种信息化手段,能通过各种互动共享渠道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方位交流互动。有助于打破传统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及时关注和引导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创客教育的共享性特点服务于积极情绪因素。

  (二)现实诉求与政策需求思考

  从现实诉求角度来看,法学科教育担负着法律技能训练和法律素养培养的双重职责,不仅关乎法律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亦关系着社会人才素质。有鉴于法律知识的抽象枯燥,法律制度的繁琐复杂,法学科教学需要一个从抽象变为形象,从理论知识变为实践操作的良好途径。而传统法学科教学多关注于理论介绍,用识记形式进行知识点训练与考核,既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又不能良好训练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客教育注重通过动手操作来搭建活泼、生动的课堂,有利于激发学习动力,解决法学科教学难题。

  从政策需求角度来看,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国家政策的规定,人才培养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传统法科教学多以知识的记忆量和精准度作为训练内容,以最终的卷面考试作为评价方式。这种片面的衡量指标明显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相较于传统教育,创客教育强调多维度、多形式评价教学效果,采用融合全学科知识的不同形式的法律创客课题来完成对学科知识、创新创造、自我认知、沟通合作和责任感的全人学习,进而实现全人发展[3]。创客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综合能力,能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政策需求。

  二、创客教育在法学科适用的教学实践

  (一)实践形式:遵循STEAM理念设计法律创客课题

  创客课题是创客教育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实践形式,是针对不同知识点设计的动手操作型学习任务。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和知识特性合理设计创客课题是创客教育实现的关键。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的英语首字母缩写(见图1),是创客教育的基础教育理念,也是创客

  课题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由于科学、技术、工程是STEAM理念所关注的前三大目标,而理工科知识与之有天然联系,使得目前的创客教育普遍只在理工学科开展,而鲜有在法学科中适用。有鉴于法律知识的抽象性,我们需要对STEAM理念中的A作广义理解,从美术、社会、语言等多方面创意设计法律创客课题,实现法学知识与人文素养融合培养,去除创客教育的技术化倾向。

  区别于传统法学教学中识记型、习题型的学习任务,法律创客课题可以采用手工制品、游戏比赛、绘画作品、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非物质作品形式,以生动的载体来充分融合理实知识。以《经济法》课程为例,针对四个教学模块,我们可以设计四大法律创客课题,将作品的动手制作和情境的操作实践作为学习项目任务,既激发学习动力,又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职业技能的实操锻炼和创新能力培养训练(见表1)。

  (二)实践方法:采用IDMSE步骤适用创客教学法

  创客教学法是创客教育的具体教学方

  法,鼓励学生在探索和发明创造中主动与协作学习,它是“做中学”的进一步发展,强调教与学的方式转型。区别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回家背”的法学教学步骤,创客教学法通过创意(Idea)—设计(Design)—制作(Maker)—分享(Share)—评价(Evaluation)5个步骤(简称IDMSE)[5]来启迪学生、丰富课堂。通过同轨双向地施行理念,IDMSE创客教学法将教师和学生各自的创意、设计、制作、分享和评价贯穿于整体教学过程中。通过IDMSE步骤,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法律创客课题,实现做中教。学生在受领项目任务后,通过IDMSE步骤创意完成创客课题,实现做中学(见表2)。

  (三)实践过程:创意设计法律创客课题的情境、形式与评价

  创客课题的质量关乎着创客教育的全人发展目标的实现。在结合法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从课题情境、课题形式、课题评价上创意设计能将抽象法律知识与形象实践载体良好融合的法律创客课题。

  1.在课题情境上注重“快乐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快乐教育”理论由英国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他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本质上都是快乐的,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的自动性上面,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动性[6]。按照“快乐教育”理论的要求,我们在设计法律创客课题时,既要关注学习环境的设置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应以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实践为切入点,强调任务情境的趣味性和生活性。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学生对文娱事件的天然关注度,利用热门的影视作品、明星故事等素材来搭建趣味化的任务情境,让同学们主动代入角色,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影视主角、明星们解决难题。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文娱节目的游戏规则,变通设置任务情境的规则,利用通关规则、找茬规则、幸运转盘规则等形式让任务情境趣味化。同时,我们还要善于找到日常生活与课程知识的关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来设计创客课题。用熟悉场景的代入来提高学生直觉接纳知识的程度,用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课题形式上注重“做中学”,提升学习成就感

  理论识记的传统教育任务形式很难让学生得到学习成就感[7]。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立学习目标,增强教学中的可操作性,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是提升学习成就感的关键。根据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总结,“做中学”主要涵盖艺术活动、手工活动和需要动手操作的科学研究三个方面。我们在设计法律创客课题时应通过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改变传统教育成绩本位的弊端,将传统的识记任务形式变通为以理论知识为内涵,以艺术作品、手工作品和技术作品为载体的,可操作、可呈现的作品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艺术、文学、表演、技术、科学等方面的所长,分工协作地动手操作和创造出诸如思维导画、戏剧小品、微电影等可见可得的作品。利用学生在其他活动中的成功,在实现学科知识迁移的同时,实现成就感的迁移,提升学习的成就感。

  3.在课题评价上注重“大成智慧”,增强学习自信心

  学习自信心是学习动力的支撑和调节器。传统教育多以应试教育为主,遵循单一的书面考核标准,只注重学习结果而不注重学习过程,只注重显性分数而不注重隐性能力,很容易产生学习失败感。我们在设计法律创客课题时要坚持“理、工、文、艺兼收并蓄”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只有“集大成”,才能“得智慧”的“大成智慧”理论为基础[8],将法律创客课题的评价指标细分为知识指标、技能指标、创意指标、协作指标几大类。知识指标主要考核对已有知识和拓展知识的运用,技能指标主要考核学习技能和操作技能的运用[9],创意指标主要考核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运用,协作指标主要考核团队的合理分工和高效合作。有鉴于法学科的抽象性,法律创客课题可以适当加重知识指标中艺术、文化等拓展知识的评价权重,弱化技能指标中的操作技能的比例。让学生在完成法律创客课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提高学习自信心。

  作为一种的新型教育模式,创客教育的研究与运用方兴未艾。虽然现有的创客教育适用范围较为狭窄,多聚焦于理工学科。但创客教育的学习动力激发功能奠定了全学科适用的可行性基础。教学难题和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需要我们打破现行创客教育错误存在的技术化倾向,对创客教育如何与不同学科的深度结合做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