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真使人落后吗?

发布时间:2017-06-21

  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且普遍的对象,叫做范畴,通俗地说,就是对立的(或相对的、不同的)双方同处在一起,构成范畴;又称之为对立统一体,范畴也。

  例如,上与下,左与右,冷与热,苦与甜,丑与美,善与恶,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智慧与愚笨,自由与必然,肯定与否定,现象与实质,前因与后果,自然与社会,直觉与逻辑,学校里的学生与教师,青少年与老人,世间的阴与阳,……还有骄傲与谦虚。还可有时间与空间,大陆与海洋,南方和北方,……数不胜数。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谦虚与骄傲。它们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并不是全然分割开来的,更不是其中一个让人进步,另一个让人落后。可以且应当分析它们,但不是分割它们;思辨上可以分析,事实上是联系在一起的。骄傲与谦虚,在对其进行分析时分开,可是,在事实上它们是不同程度地同时存在于人身上的。

  聪明的人就在于既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看到广度,又看到深度;既看到前方,又时而回首;既走在地上,又不时地仰望天空。不一定是半斤八两,但同时存在,例如,一天八小时之中,七个半小时看看地下,也拿半个小时看看天空,让思想放飞,这样就不至于让自己钻到死胡同里去了。

  骄傲与谦虚也是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会觉得有谦虚的必要呢?一点本领也没有,知识也没多少,书没读过几本,歌没唱几首,心得不很多,体验也不多,会产生谦虚的感受吗?有了足够的知识或其他本领,才可能勉励自己不要满足,这就是谦虚。换句话说,在有了一点骄傲的本钱了才可能明白需要谦虚。还感到不很充实,还有空虚的地方,已经拥有了,但又感到很不够,此时,谦虚才来到。一无所有,还说谦虚,那是阿Q精神,又可叫做打肿脸充胖子。

  一无所有,全然不会有谦虚的感受;虽有,但不多,也不会有什么谦虚;拥有得特别多了,才可能有实实在在的谦虚的必要。换个角度看,只有在具备可骄傲的条件时,谦虚才相应地来到。没有骄傲的资本,哪里会有谦虚的本钱。

  骄傲与傲慢不同,傲慢是对他人的,实不可取。骄傲是自身的,自我感觉,不对他人。

  人在何时才滋生出骄傲的感受呢?那必定是拥有了,甚至相当富有了,或富有学问、见识了,或特别有精神财富,或特别有物质财富,此时便可能产生某种成就感、满足感,本人或许还不知此时骄傲已来到了自己身边,可以说,骄傲是不知不觉中悄然来到的,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骄傲会无缘无故来到吗?没有骄傲过的人,并不明白谦虚是什么;明白谦虚的人,也会明白骄傲。越有骄傲的本钱,越可能知晓谦虚之必要,以便更好地前进;越是谦虚的人,越可能更好地增加骄傲的资本。因而可以说,骄傲与谦虚不仅是同时存在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用哲学的语言说,骄傲与谦虚是一个范畴,一个对立统一体。

  认为谦虚与骄傲之中,一个是使人进步的,另一个是使人落后的,这是分割或看法,这是不知范畴的含义。因而,这称不上哲学,或者说是不知哲学的精髓所在的哲学,或者说是一种蹩脚的哲学。分割式、片面性恰是哲学的忌讳;反之,相对全面的、联系着看问题,才可能靠近哲学,走进哲学,从而逐渐知晓哲学的要义,并增长智慧。

  这里涉及的一个根本问题是自信心。常常可看到,自信过头了的人被认为骄傲,自信不足的被认为是自悲,较为普遍的是同情自悲,排斥骄傲。可是,这里面存在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你怎么知道他自信过头了呢?同情自悲尚可,排斥骄傲,这公道吗?如果自己可以信心满满,为何他人不可以有满满自信呢?

  心理学家们有研究,一般人都只发掘了自己潜能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由此观之,还存在什么自信过头的问题呢?还有什么说他人骄傲的理由呢?在青少年普遍熟悉的CBA、NBA赛场上,主教练总是鼓励自己的球员要充分表现自己,充分相信自己,要表现一番,要大显身手,这里,没有什么自信过头的问题。

  还没上场就想着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必败无疑了;上场前,必须多想想自己在哪些方面行,自己有哪些强项,以己之长,克人之短。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输了也甘心;事后要检讨的是进一步扬长避短,提高战术水平。这是球场上的道理,这个道理同样也适合于其他活动,包括自己的学习。

  所以,心理学家们认为,父母送给自己儿女的最好礼物是自信心;教师送给自己学生的最好礼物也是自信心,让自己的子女和学生鼓起自信的风帆,破浪前行;在遇到曲折坎坷时,百折不回,依然坚信自己能乘风破浪。珍惜父母和教师的礼物。

  在我读书时,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十分幸运。幸运的不是我一直顺利,而是在不顺利的时候总不缺少父母和老师对我的信任,让我没有失去自信,且在曲折的发展进程中,增强了自信,这比增长了知识、增强了本领更为重要。

  我在武昌养真小学毕业后,报考武昌中学,没考上。父亲在把我从武昌带回沔阳的路上,我父亲不停地自言自语:“我这小孩不可能考不上的啊”,他不是在安慰我,而是在怀疑招考的学校弄错了没有。然而,在我听来,就是给了我自信。后来,他把我送到湖北天门乾驿老家读了一个学期初中;随后又送到了武汉市三中,在那里一直念到高中毕业。

  高中的最后一个学期,母亲突然去逝,此刻是我最为悲痛的时候,也是父亲和兄长安慰了我。

  当我考上了大学时,父亲认为那是“当然的”。在得知我当上了班长后,他又说:“那是当然的。”毕业留校做了大学教师,他亦说“那是当然的。”1982年初我当上了数学系系主任,父亲同样认为“那是当然的”。遗憾的是,当我成为了大学的主要负责人时,父亲离开了人世,不然他也会说“那是当然的”。父亲把人间最好的礼物送给了我,而我也一直在用行动证明父母对我的信任没有错。

  我在留校任教后,我最好的老师李盛华又给了我自信,我一直认为自己在数学上的基础差,有一次,他对我说:“×××在概率论上做出了工作,但也连黄金分割是从哪里来的还不知道;你不必总是打基础了。”从此,我也就开始写数学论文了,第一篇写的是一个不等式,他在十分高兴的同时,还帮我做了修正。在他68岁时,便向学校提出了数学系系主任的辞呈报告,同时建议由我继任。李盛华老师父亲般地关注我、爱护我,这对于我实在是太重要了。李老师对于我当上大学校长的能力和水平,坚信不疑。他也为自己对我的信任没有错而感到特别高兴。李老师1931年以湖南状元身份考上北京大学,毕业后作为北大的高材生回到了湖南。校内外、省内外的学者都十分敬仰他。有一次,陈省身在湖南省府大厅作数学学术报告,由于陈省身长期在美国工作,一些英语词汇的对应汉语(特别是数学方面的)他说不出来了,此刻,能将对应的汉语翻译出来的,只有李盛华教授了。李老师把当时最前沿的数学(如测度论、半群等)讲授给我们。

  我父亲墓碑上的碑文是我代表兄弟姐妹写的,文中充满了人间亲情。李盛华老师2006年去逝后,他所有的学生公推我致悼词,而我的悼词也是感天动地的。我的父母和李盛华老师也成了我永远怀念的人,他们让我自信,给我力量。

  说来也奇怪,从1959年毕业后,至1979年,这20年间对我的鉴定都是两条:第一条是斗争性不强;第二条是很骄傲。我怎样努力去改,却一直被认为没有改掉。总还是那个样子。1980年以后,我用不着改了,我很不喜欢斗争,哪来的斗争性?另一方面,一个可以容纳骄傲的时代也来到了。对我的鉴定当然也变化了。

  我确实骄傲,但从不傲慢,并且在尊重人、理解人方面做得还特别好。在二三十年的大学行政岗位上,无人认为我傲慢。我喜欢骄傲,喜欢吹牛,好像也没有什么人反感,事实是:我把学校的办学水平“吹”上去了,把我自己的学术水平也“吹”上去了。这与“骄傲使人落后”之说几乎是完全相反的结果。由于有了东西,有了发展和进步,充实了,又顿觉不足,于是,谦虚也自然地接踵而来了。骄傲和谦虚在一定条件下统一于人的一身,这就是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

  我自然地把对骄傲的看法转移到教育观念上来。我觉得,自己的使命就是能让学生、让教师,从而也让学校骄傲起来,同样,唯有这样,谦虚将并行而至。

  在我任校长期间,我们学校的学习空气最浓,体育竞赛成绩最好,艺术表演水平最高(均指湖南范围内)。与我们相邻的两所部属大学感到奇怪:为什么一所师范大学的学习风气有这么浓?上世纪90年代初,高教领域里刮起了经商风、下海风,我们学校都不为所动,师生知道他们的校长此刻在想什么。我一直认为,学校研究商学,但决不能从商;学校不从政,但研究政治学;……学校里的一切都在一个“学”字。我的这一观点是长时间存在的,所以师生们都感受得到。我还写过一篇论文:《大学是一个大写的“学”字》。此文似乎有相当的震撼力。

  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我就要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学生和教师有更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为自己骄傲,为自己的学校骄傲,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骄傲。这种骄傲会产生何等巨大的力量啊,怎么会不使人进步呢?骄傲和谦虚的本钱怎么会不同时来到呢?每个人自己去加紧努力,让自己有更多值得骄傲的条件,也让自己的父母和教师以及同窗好友,能为自己骄傲。这是最好的孝顺和回报。

  我在讲课时,曾言道:我写了三本高等教育哲学,中国尚属空白,国外有一点,但没有我写得好;我写了两本课程哲学,国外尚未见系统的相关著作(只见有一本论文集)。在我讲到这些时,问旁边的一位研究生阳赛玉:“我吹牛了吗?”她答道:“没有,没有。”却又立即补充或纠正道:“吹了,吹了,你有牛可吹。”

  “有牛可吹”,这是关键。事实上,“牛”就是有东西,有本领,有知识。正因为这一点,即使有学生认为我吹牛了,他们也觉得是很自然的,有“牛”就拉出来,叫不叫做吹,那只是一个说法。实际的结果是,学生对我表现出来的学术自信,不仅是接受的,而且还受到感染。这也正是我所追寻的教育效果之一。

  所以,我不仅自己吹牛,还培养学生吹牛。经常吹牛的人,他势必要作出努力,不然,牛皮就吹破了,放空炮了。如此,还会被别人,也被自己耻笑啊。这样就难以继续了,为了继续,就当加劲,进一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更“牛”起来。在觉得自己尚需发展,尚需充实的时候,这就是谦虚。牛气与谦虚就同在了。

  在汉语词汇里,使用的是“吹牛皮”,而不是“吹猪皮”、“吃鸡皮”,想必是“吹牛皮”更难一些,或者接近于不可能,于是有骄傲的含义了。然而,我根据自己的体验认为,吹牛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进步。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在有了一定的自信之后,加紧努力;努力之并有了进步之后,就更加自信了。在他人看来,这或许就是骄傲。所以,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对我的鉴定的问题中都有骄傲;现在,这不是问题了。并且,我还把它带到教育目的里面去了,盼望我们的学生能“牛”起来。

  我曾为雅礼中学的学生作过一场专题报告,题目就是《骄傲使人进步》。我亦必说到了谦虚,但是正如我一直认为的那样,谦虚是与骄傲相伴而行的,不是单独地、孤立地存在的,而我针对时弊,突出地强调了“骄傲使人进步”的道理。

  所有曾获得过成就的人,都必有过这样的判断:这件事,别人没有做过或没做出来,我可以尝试一下。在有了成功的经历之后,就会更加自信了。这叫做骄傲与否,已不重要。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足够的自信,并且由此更经得起挫折。

  应当是骄傲与谦虚的同在才使人进步,然而,这两者亦非半斤八两,骄傲的分量是更重的,让我们对谦虚实际上是怎样来到作更详细一点的分析,这有助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实际上,对任何范畴的分析都有类似的问题需要予以分析研究。

  我们把一个人拥有的知识范围比喻为一个圆,当这个人的知识越来越多时,其已知圆就越来越大了。圆的外部就是未知世界。当这个已知圆更大的时候,他才愈加能感受到外部的未知世界更大。此时,谦虚便油然而生。故可说,骄傲与谦虚同在,但并非对称。

  民间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半桶水比一满桶水更容易荡来荡去的。无知或知之不多者,更容易飘飘然。故而,知自己无知的人,是智慧的。只有半桶水,就在水上面加一片荷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