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一直以来,小学德育工作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德育为先”的理念,强调德育应该渗透在学校日常管理、教育教学各环节以及学生的生活中。学校教育在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其他因素无可替代的作用,更由于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接受学校教育,因此,学校教育成功与否、恰当与否、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小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质量。
一、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1“. 重智轻德”现象依然存在
学校往往只拿学生的分数来衡量一个教师水平的高低,德育不在学校考核的范围内,而对学生的品德问题,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常常不怎么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在短时间看到效果又难以量化的德育工作就容易被忽略。再者,科任教师由于各种因素忽视了自身学科对德育的渗透教育,只教书不育人,学生出现问题时则一味责怪班主任工作不得力等。
2.对德育的认知过于片面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有一种倾向,即过于强调制度的建构,不少教师对德育的认知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常常有意无意地把德育理解为对学生的规训与约束,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过度强调各种规章制度需要“遵守”的条框,而忽视了学校日常生活对德育的孕育作用,在日常生活当中隐藏着丰富的德育契机。德育工作停留在德育意识形态化的阶段,把德育片面理解为搞几个热闹的活动。德育课堂只是一味地进行苍白无效的说教,师生的情感之间反而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3.学校德育渠道不畅通
在学校德育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挖掘教材的德育价值和意义,照本宣科来教学的比较多,而针对学生现实生活和具体问题的联系较少;再者,其他非品德课程教学的教师本位思想严重,忽视了培养和塑造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把大部分的时间集于在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修炼,造成了缺乏合理、巧妙的教育手段和技巧,德育成效不高。
4.德育活动载体不够完善
在现实的学校德育实践中,大都是围绕德育工作任务而展开的,设计的德育活动不够儿童化,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活动的德育意义的教育,教师忽视了让学生去体会活动的意义,仅仅是为活动而活动,对学生的心灵触动不大。很大程度上无法顾及学生的感受,偏重于形式而忽略了实效,过于追求外显效果,都在急于求成,要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违反了德育的内在规律。一些学校的德育活动策划和实施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部分学校只关注德育的形式而忽视活动的德育价值,脱离实际,一味唱道德高调,学生理解不了也体会不到,活动过后的收获不大。
5.德育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
学校对德育教师的评价往往局限于有无落实课程,有无教学计划,有无开展相关德育活动,往往只注重形式,较少对教学过程及任务进行评估,缺乏规范性;学校目前的评价方式仍以学期末的班主任总结评语为主,至于全面考查学生,多把尺子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则难以真实反映。
二、提高农村小学德育实效的策略
1.优化班主任队伍素质
为有效开展小学德育工作,必须优化学校德育队伍。必须从班主任队伍、德育干部队伍、科任教师队伍、学生组织队伍等的建设形成教育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学校德育格局。其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学校德育最为核心的工作,必须摆放在首位。都说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级。如此,学校在班主任的选拔事项上要特别审慎。然而部分学校在选拔优秀班主任这一关键环节时却差强人意,让人不解。在现实中,一些学校在缺乏优秀班主任的人选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一些班级管理能力一般的教师来充当班主任,还有的学校特别喜欢用刚刚毕业的在教学上都还是生手的再加上缺乏任何先进管理经验的新教师担任班主任,这些班主任往往缺乏科学得当的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正确的选拔优秀班主任队伍的做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学校首先要建立班主任上岗择优制度,班主任上岗至少需要三年以上教龄,新老班主任必须结对指导;要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德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加强德育教科研能力培养,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素质;要建立激励机制,对于教师评优评先可优先考虑班主任,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设计分年级育人目标
在小学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应设计系列化的德育主题活动,要有具体而适切的分年级的育人目标。教师可根据自身的经验,或理论依据,或凭借主观感受来制定具体目标。如某教师制定一年级的“懂感恩”的具体目标是:感谢同学帮助,知道父母生日,感谢家长的养育,能帮助家里的老人做事,做力所能及的事等。二年级的“懂感恩”的具体目标是:进校与同学、教师打招呼,对教师说话讲礼貌,热情接待外校教师,与同学友好相处,帮助同桌等。不同的年级有着不同的具体德育目标,对于层级比较清晰的主题,设计一至六年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分目标,逐步提高道德要求。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内容的选取和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超过小学生的道德发展能力,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和学生实际,提高活动内容与目标、过程的一致性。
3.走进学生的真实生命状态
德育的目标不应是教给学生一套固定的道德知识或训练一套机械的行为,而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道德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悟和自主选择,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方式,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应考虑如何契合学生的家庭背景,要真正走进学生真实的生命状态。如我们开展了一些捐赠活动,让孩子们知道,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穿不起衣服,要懂得珍惜当今的幸福生活。这样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说服式”教育的不足,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落实到行动中来。学生在关爱他人的行动中,获得道德行为的愉悦体验,从而在实践中形成对道德行为的认同。通过让学生亲身投入到爱心行动中来,其德育效度相对于纯粹的道德说教要高得多。
4.从细微的地方做起
德育必须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德育行为既要从充分思考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的大处着眼,又要从言谈举止的小处着手,贴近生活,贴近情感。教育需要足够的耐心来做好每一个细节,从而达到呵护学生的目的。例如,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总是在没有喊“报告”和经过教师的允许情况下,随意进教师办公室,一些教师见惯不怪,没有抓住最佳教育时机进行礼貌教育,要求他们要先喊“报告”,征得同意后才能进入教师办公室。让学生从最小的事情开始,理解这些事情背后的美德,认真做好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力争做到最好,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价值追求。学生习惯的培养就是要从点滴小事抓起,利用契机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养成习惯,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循环。
5.加强生活德育实践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小学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对小学生来说,有许多道德品质可以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德育就是生活本身,德育应该从书本走向生活,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学校将德育植根于每一个触手可及、触目可感的细节,从升旗仪式、诚恳待人、作业习惯、同伴互助等方面进一步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实践与固化新的道德行为养成点。学校德育要立足学生的生活。不可否认,学校德育往往难以进入学生的内心,不易激发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兴趣。杜威曾作过细致的论述:“所需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但是个人生存的特定的生活条件引导他看到和感觉到一件东西,而不是另一种东西;它引导他制定一定的计划以便和别人成功地共同行动;它强化某些信仰而弱化另一些信仰作为赢得他们赞同的一个条件。生活条件在他身上逐渐产生某种行为系统,某种行动方向。”
道德是不可能脱离生活孤立存在的,没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就不存在道德。因此,学校的德育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脱离实际的德育,会把一些诚实的孩子弄得很傻很天真,长大以后很可能会四处碰壁。还会把另一部分的学生变成伪君子,压抑学生的才干等。要让德育有实效性,首先教育者必须实事求是,要全面看问题,掌握平衡,而不是一味地唱道德高调。只有挖掘到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中生活的深层意义,才能真正改善目前德育的困境。我们可以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通过社会生活体验中感受德育;我们也可以让德育走进社会,通过活动讲座、事迹报告、实践调查等活动中感受德育;同时也要注重学科德育渗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挖掘德育因素,开拓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6.创新德育内容形式
在传统的德育活动中,其内容往往是空洞枯燥、形式呆板、缺乏新意并且脱离实际的。而日常生活往往意味着人的本性的自然裸露,人的本真的生命和情感的展开。学校生活虽然有很强的制度性,但学生时刻都在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天性。要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应将游戏精神注入德育活动中,增强德育活动的精神内涵,使学生喜欢这些活动,在愉悦身心的过程中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学校教育的很多活动都可以采取学生所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有时,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或活动远远比教师苦口婆心的劝导要更加有效。例如,在“班集体教育”中,一个班徽的设计或一首班歌的创作,其效果要比班主任多次长篇大论有效得多,更能让学生融入班集体当中来。再如,有的学生看似时常不遵守纪律,实则上是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体现。我们不能以一个标准去看待、衡量和评价。正确的做法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的前提下,制订学生喜欢的奖励制度,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此时,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奖励卡游戏,“免作业卡”“免批评卡”“零钱卡”等等,在这个自我肯定、相互激励的过程中,学生提升了自我价值感,学会了自我管理。
学生的成长,都有其成长的规律。德育同样需要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成长规律的尊重,对人的需求的尊重。而不少教师,在大多数时候是忽视了学生的成长天性的,他们的教育、管理行为,恰恰对学生的这种成长天性形成抑制。教师要学会真正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心理,尊重他们的权利。学生需要人性化的关怀。在学校管理当中,可不采用千篇一律,机械式、教条式的方法。要多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多关注学生的需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要求教师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做各项工作。其实,小学生淘气、顽皮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成长潜力。逆反是一种成长的表现,教师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首先应该接纳、欣赏的态度,并在此前提下,密切观察,正确引导。作为教师,与其抱怨、指责,不如静下心来,寻找他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寻找他们暗藏的潜力,适当地加以引导,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很好地将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与保护学生的天性结合起来,尽可能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怀,并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7.强化活动意义教育
一般情况下,学校的德育活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但学生真正体验或深入思考活动的德育价值和德育意义的却为数不多,往往没有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记,如此,我们的德育活动开展的初衷也变得毫无意义。
例如,每一年,不少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爱国主义基地等,但其成效却不太明显,学生虽增长了知识,但也留下了一地的垃圾。这些现象只能说明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时注重的是形式,而没有考虑到开展这些活动的真正目的。真正的德育学习都是发生在暗示和接受暗示当中的。现实中,一些学校热衷于今天搞一个活动,明天搞一个表演,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德育,存在作秀的嫌疑。真正的德育都体现在细节当中的。具有暗示力量的日常生活才是真正的德育着力点。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强化活动的德育意义教育,深化活动的德育目的研究。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道德体验以及对道德教育意义的认识程度。
8.健全德育评价机制
德育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因此,学校应注意不断改革和完善小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德育评价要坚持多样化,尽量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如,在现实中,对学生的评语撰写工作一般都是由班主任一人承担,时间长了难免出现公式化的情况,老生常谈且多数雷同,有的甚至从网上搜寻一些句子来对号入座,由于太过模式化而显得枯燥,学生很难有具体而深刻的感受,觉得没有兴趣也不太会去关注。难以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客观情况,其实,可以适当加入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同伴的评价以及家长的评价等各个方面共同参与到学生的品德操守评价当中来。
在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可采用多方评价的方式对学生个人进行书信式的评价方式,一改传统的班主任评语一言堂的方式。评语除了评价学生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而书信式评语使用的是平等亲切的语言,恰似面对面的谈心,学生则倍感亲切,容易接受。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就应下足功夫,懂得关心学生,学会观察学生和善于欣赏学生,真正做到对学生的真切关注。但要注意的是,撰写评语时,要力求亲切自然和生动感人,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特点,进行点燃,进行鼓励,提出希望等,善于把学生的一句平常话,一件平凡事,一次有意思的举动等都可以作为评语的切入点,如此,评语的内容才能彰显出个性。也能让学生从中看到一个真实的教师,不再是那种只会看成绩,只会说教,只会板着脸,爱摆架子的教师。其实,教师对学生表达关爱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那种蹲下来的爱,多一些设身处地的宽容与平等,更容易抵达学生内心深处,让爱与爱之间有感知,有认可,最终水到渠成地交会。
小学德育关乎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和关心的重要问题,当前小学德育工作也变得更加有挑战性。作为小学德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大胆开拓创新,掌握道德认知规律和人才成才规律,按规律办事,实现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方能真正发挥实效。本文所列举的农村小学德育问题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其实问题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应该认识到,学校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持之以恒地自觉践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发挥小学德育的力量,实现小学德育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