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平台性教育研究及展望

发布时间:2017-06-27

  受传统性禁欲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对“性”这一事物大多采取“污名化”的态度。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性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对性的追求愈加强烈,对知识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因而对性教育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正确而全面的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其有利于减少因知识匮乏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前,我国社会中已存在一些性教育平台与途径,但不管是从平台本身还是从内容上来说都存在很多不足,容易对受众产生误导。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对我国现有的不同性教育平台的发展现状和传播方式进行分析,以探索最有效果的教育途径,促进人们对正确性知识的了解,更好地享受生活。

  一、对不同平台性教育现状的分析

  根据平台的不同,可以把性教育传播分为文献资源传播、网络站点传播和线下传播三种类型。文献资源传播主要包括载有传播性知识文章的期刊杂志以及专业书籍。网络站点传播则不仅包含以性教育为主要目标的网站,也包括持有同样目的而建立的微博号与微信公众号以及网络社区和在线教育等。线下传播主要指意在促进性教育的实践活动,例如性文化节、性知识讲座和性用具展览等。下面将根据三类平台的特点和其所传播的内容进行分析。

  (一)文献资源传播平台

  目前,我国包含性教育内容的文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各类期刊杂志,主要是医学类的或是家庭生活类的;其他的学术期刊虽然也时不时载有相关内容,但是其目的在于研究而非科普,所以不予讨论。另一种就是专门的性教育书籍,这类书籍的写作目标就是为了传播有用的性知识,实现性教育的目的。

  1性教育期刊

  目前我国关于性教育的专门期刊只有《中国性科学》,该杂志是一本以性科学研究和性教育为重点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第一本以“性”为刊名、以“性”为研究对象的专业杂志。该杂志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我国性学会主办,设有性医学、生殖健康、性传播疾病、中医性学、性健康、性心理学、性法学、大众性学、性人文等栏目。期刊内容不仅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还涉及性健康用品等领域。从内容上来看,这一杂志的科普范围与作用都比较大。但由于该杂志主要是面向医生与一些从事性研究的学者,而且在报刊杂志亭也很难看到,所以在大众中的知名度不高,这也使其教育效果不如在学界内那么显著。而其他含有性教育内容的学术期刊大多是以刊登其他研究方向的文章为主,只是时不时载有一些著名性学家的最新研究,主要是对性心理及性别多元意识等知识的传递。还有一些非学术研究类的科普杂志大多是关于家庭生活方面的知识普及,内容集中于性健康、性生活与家庭烦恼等方面,由于投稿人大多不是专业学者,因此传播性知识的准确度也有待提高。再加上其目标读者主要是已组建家庭的夫妻,使得知识普及面过于狭窄,很难达到广泛的科普效果。

  2性教育畅销书

  作为性教育的重要载体,性教育图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市面上流通的性教育图书几乎全是以青少年为对象而书写的,且质量良莠不齐,对性的研究和分析也是寥寥无几。根据华中师范大学唐知然等人对网上书店、当当网和卓越网以及来自开卷“全国图书零售观测系统”的畅销书排行榜数据的调查,发现现有的性教育图书的特点在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书里涉及了大量有关成长发育、生殖健康、性心理、艾滋病及异性交往的信息,尤其以对生理期、乳房发育、青春期性心理等方面的描述最为丰富。这些知识的普及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了解自己、减少性方面的困惑,但是这些性教育书籍的不足也比比皆是。首先是挂羊头卖狗肉现象颇多。虽然这些书籍都是作为性知识科普图书出版的,大部分却不敢把 “性”字放在书名中。这反映了在保守性文化的束缚下,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作者本人,都更倾向于选择较为隐晦的指代含义的书名。这也说明科普图书作者本人哪怕写作的是性科普书籍,也依然存在对“性”的偏见,认为 “性”是不能公开的秘密,是难以在公众场合启齿的事情。这种带有偏见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性知识的普及,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误导青少年,让他们认为性是一种难以启齿的内容。其次是现在市面上的性教育书籍大多对性持保守态度。最明显的特点是过度强调对性的预防,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禁欲式的性教育模式,没有把全面的性知识传递给青少年。再次,书籍中性知识内容的缺失或不准确。内容的完整及正确是性知识科普的必要因素,但青少年性教育科普畅销书中却存在着内容缺失甚至错误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作者大多来自不同学科,很少有性方面的专家,难免会有知识上的不足。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这些书籍都是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群体,忽视了成人也同样需要性教育。因此,无法更好的实现学校和家庭的同步教育,影响社会整个群体的性知识普及,不利于形成整个社会的科普环境,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

  (二)网络平台

  性知识科普的网络平台包括专门的网站和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传播媒介。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与技术的限制,不同途径采取的科普方式也不一致。下面将选取若干代表性平台进行具体的分析。

  中国性科学杂志网:一个严肃的与性科学有关的专业网站。特点在于适合各年龄层人群,科普对象范围较广;内容取自有期刊里的文章,有性学方面的专家把关科普的性知识内容,知识的正确性与更新有保障;注重多平台的传播,有自己的微博平台。但是其缺点也是明显的,不管是网站还是自营的微博,由于内容更新周期较长,互动栏目形同虚设,导致受关注度较低,教育效果有限。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网和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网站:这两个网站都是依托高校建立的,因此教育内容主要源自性研究人员的论文与微博以及调查内容等。前者的内容比较全面,以性社会学、性心理为主,还涉及最新的调查数据,方便学者的借鉴与研究。后者只涉及对儿童的性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科研项目。尽管设计有家长和老师提问的栏目,但问答内容甚少,形同虚设。总的来说,这两个网站主要面向的是学者与研究人员,教育辐射范围十分有限。

  新金赛网:一个相对年轻的营利性网站,成立于2012年,成员多为高校研究生。网站自称为我国唯一从事性教育、性心理咨询、性科学研究的专业机构。他的线上产品包括教育学院、心理咨询、性玩具测评。其中,教育学院是新金赛通过视频课程达到远程教育的性教育项目,该项目具有成本小、宣传面广、惠及人数多等优点。 2015年7月,新金赛还出版了性教育手册与性态度明信片,并通过众筹的形式将上千本性科普知识手册与近千套明信片捐赠给近百所高校性教育社团,为其提供正确、科学的性知识支持。 总的来说,新金赛形成了一个比较小的性教育生态系统,他结合线上、线下的性教育传播渠道,注重学生群体的力量,同时通过在线教育把性教育的知识和内容传播到各个群体中,让更多的人了解性教育的本质。但是新金赛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建立时间短,未来发展方向不是很明确。二是团队中性学方面的专家还是不足,对教育学院的支持有限。

  青杏网:一个非政府、非学术的民间网站。其建立宗旨在于用年轻人的角度,带着性别及文化的敏感度,用轻松活泼、新颖有趣的方式,例如图文、漫画、短片等,介绍适用于年轻人的健康知识,分享青春故事。因此,该网站集中于关注青少年的身体与健康、性观念、成长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议题,希望为青少年提供正确全面的资讯、多元包容的观念。但是缺点在其声明中也体现出来了,即该网站所有的内容都仅供参考,这说明他的内容不是完全准确的,因此其进行的性教育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效果甚至可能产生反效果。

  谈性说爱中文网:专注于爱情教育和性教育的专业科普类网站,旨在和全世界年轻人一起讨论爱情、婚恋、性爱和性健康等方面话题的多媒体平台。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网站,可以获得世界各地的信息,而且利用多种媒体进行互动,更容易吸引人。不过内容的不全面、不准确的问题也同样存在。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大多数性教育网站还普遍存在其他问题。首先是网页稳定性的问题。有的网页在网速不够的时候就无法打开,而有的则是网页内的图片、视频和音频打不开。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网站页面的设计问题。现有的网站和课堂一样,几乎都以单一的传播为主,缺乏与网民的有效互动。有的网站即使设置了互动的问题板块,问的网民少,即使问了也没有专家回答,导致互动板块形同虚设。

  (三)性教育自媒体和网络社区

  在人们习惯于从网上接受碎片化知识的同时,科普的自媒体平台也变得炙手可热,本来必须在专业书籍上才能找到的科普知识现在通过微博或微信上的寥寥数字就可以获得。截至目前,致力于科普的科学松鼠会的新浪微博,拥有超过 57 万的粉丝。果壳网的腾讯微博,粉丝数亦超过 92 万。不仅科技工作者拥有自己的科普微博,科委和各科普教育基地和场馆也拥有了自己的微博。性教育也不例外,不仅仅是一些科普网站创建了自己的微博,还有专门作为科普路径的微博公众号,例如爱知行性教育微博,致力于性知识的传播与妇女、儿童的发展。但是,这些微博所原创和转载的内容都具有同质化、不全面的特征,更新周期也不确定,因此关注度较低,远不能与其他科普微博或微信号比肩。除了微博与微信,一些教育公开课也会时不时发布一些有关性知识的课程与讲座,有利于人们在网络课程中习得性知识。不过,由于这些课程都没有专门的栏目设置,查找起来颇为麻烦,因此如何怎样将这些信息资源集中起来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我国现在还有自己的性教育网络社区——知性社区,这是一个性知识问答平台,鼓励网友互相交流与学习有关性的问题。但是其准入门槛过低也决定了其传播知识的准确性是最大的问题。

  (四)线下性教育活动

  在人们对性逐渐开始重视的情况下,我国各地也开始注重对一般群众的性传播与性启蒙,像广州、西安等城市都已经举办过性文化节活动,希望通过展览和走秀来吸引人们参观,学习性的历史与文化,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但根据研究来看,这些活动除了博眼球外没有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再加上一年一次或几年一次的低开展频率根本不足以满足人们的知识需求。况且这些展览都是把展品单独放置在展厅里,没有专人的讲解根本无法让所有人都理解其中的含义,更不用说获得一定的启发了。性知识讲座活动也一样,泼粪事件的出现不仅说明人们对性还抱有保守的观念,也说明这一科普形式的不足。这些不足具体体现在:第一,没有好的事先宣传与说明,无法确定观众的需求与目的;第二,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科普内容讲解,不同了解度的人在一起听同一种内容是不合理的;第三,观众对演讲人的信任也是问题。现有的讲座多是请性学专家或高校的教授来进行演讲,尽管他们的知识很全面,但是因为离群众生活太远,知名度不足,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与信服。

  综上所述,要获得更佳的科普效果,就必须对性教育平台进行完善与发展,同时也需要探索更多、更有效的科普途径。

  二、对完善现有性教育平台的建议

  在笔者看来,完善现有的性教育平台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促进各平台内容的丰富与扩展;第二,促进平台的多样化,关键是积极推进各平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性知识的广泛传播;第三,积极开发新的平台,使科普途径更符合受众的需求,从而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下面就以上三点谈谈具体可行的措施。

  (一)性教育读物的专业化和通俗化并行

  就期刊来说,我国现在还没有一本类似于家庭知音这样具有较高普及性的性教育期刊。所以,可以尝试创办一本面向大众、包含各种性知识的通俗易懂的期刊。为使其有更广的传播范围,应该促使这一期刊在各个报刊亭都出售,使人们能更便利地通过期刊来获取所需的性知识。其次,因为现有的性教育读物存在不专业、不全面、未分层等问题,还需要对这类专业书籍进行改革,特别是对青少年性知识教育读物的完善。第一,要注重图书的编辑和策划,培养青少年的阅读兴趣。主要以童话、漫画等形式来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使内容更容易理解。第二,要加强家长对性教育的重视度,不断强调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性。善于利用人们对专家的信任,发挥教育专家的推荐作用。第三,鼓励性学专家进行性教育图书的创作,传播科学完整的性知识,让青少年树立起科学健康的性价值观。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要保证性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针对不同年龄层的青少年应科普不同的性知识,保证他们能够顺利接受,而不会产生不适应的情况。例如:0—4岁儿童的性教育应该以身体器官的识别、生产的过程的了解、对不同的爱与关系的感受以及安全与被保护的权利这些内容为主。4—6岁儿童则应以身体变化、性的表达、友谊和爱、同性关系和性别意识的教育为主。6—9岁儿童以性别差异和角色、性健康、性暴力与侵犯等内容的教育为主。9—12岁的儿童的性教育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性卫生、性取向、性行为、亲密关系、性权利与同伴压力的内容为主。12—15岁的青少年大多已经对性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一时期的性教育集中于第二性征的发育,避孕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至于15岁之后,性教育可以有更广泛的内容:对性的理解、对性工作者的看法、对社会角色期待的批判、选择是否要有性行为、对性别歧视的了解以及形成个人的性观念。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未成年人理解相关知识,还可以根据不同分类内容推荐不同的书籍或电影作为辅助性教育的资料。像电影的话,对初中之前的孩子可以推荐有教育意义且容易理解的童话类的电影,《灰姑娘》《冰河世纪》等都可以。还可以观看与性别意识有关的电影,如《假小子》。中学生可以推荐与性萌动、爱、性骚扰以及多元性别有关的电影,像《青春期》《初恋这件小事》《熔炉》《暹罗之恋》等。此外,在通过期刊和书籍进行性知识科普的同时,应该减少过多的价值导向,给予青少年充分的权力去自我选择。这也是性学家方刚所强调的赋权型性教育,让青少年能更积极地参与其中,以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性教育的网站建设与自媒体传播并行

  尽管现在我国存在较多的性知识科普网站,但是网站或多或少存在着技术、内容和传播范围等方面的问题。要完善这些科普网站,首先要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第一,要培养专业的网站管理人员,确保网站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特别是相关视频或图片的链接也要能顺利浏览。第二,在网站的设计上可以有更多的创新,采纳更多网民的建议,设计出更有吸引力、更活泼的页面。第三,在建设网站时应充分考虑教学的需要,利用动画、视频在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原理以及实现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破中的优势。其次,对于内容应该有更为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保证内容的准确度与全面性。同时,还可以根据年龄、职业等对内容进行分类,使人们能更快更精确的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最后,是与其他网络科普途径的交流与合作问题。性知识科普的网络平台不仅包括网站也包括一些自媒体,像微博与微信等。微博与微信的传播具有“传受合一”的特征,更适合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取知识。这里可以借鉴新金赛的微博运营方式。一是关注社会热点,特别是有关性方面的问题。像新金赛的微博就针对最近很热的林丹出轨事件来进行一系列的科普,内容包括人们是否容易在对象怀孕期出轨、爱情的真谛,还分享了关于出轨的公开课。这样既能吸引受众阅读,也能让他们在阅读的同时学到相关性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二是邀请权威机构、专业人士等通过科普微博平台发布准确信息,辟除谣言。例如分享专家对艾滋病传播知识的科普,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性知识,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与歧视。三是注重与网友全程互动,提升科普微博的人气。既然科普的目的在于丰富人们的知识,达到教育的效果,那么人们的需求自然是最重要的。因此,定期在微博上举办一些问答活动,或互动课程也是推动科普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线下性教育的针对性与普遍性并行

  现有的线下性教育活动可谓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可,更不用说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了。根据上述问题,笔者将结合其他教育的传播方式谈谈怎样更好的进行线下性教育。第一,促进政府对性教育的重视,由其出资建立类似于科技馆的性知识馆。为了使参观知识馆的人员能在看的同时获得知识,还需要配备专业的讲解人员和解答问题的专家。同时,性知识馆还可以像图书馆一样划分不同主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科普。第二,性知识讲座也是线下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性知识的讲座应针对观众的理解度与需求来制定演讲内容,并做好前期的宣传工作,防止因误会而产生的冲突。同时,由谁来进行演讲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考虑到性学专家的时间问题以及与大众心理距离太远,通过对一些乐于参与并传播性知识的人员(特别是人们比较熟知的明星或是社区区委会人员、甚至是村委会人员)进行性知识培训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一做法既壮大性教育人员,也能增加人们对科普的接受度。第三,发挥社区教育应有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国的社区性教育只集中于对计划生育的宣传,或是倡导生男生女一样好的原则,没有充分运用其优势来进行全面的科普。在笔者看来,社区这一天然的集中场地,能够使科普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应把他作为成人性知识科普的主要途径。首先,社区教育内容应涵盖性健康、性心理、性别平等多个方面,而且内容最好每隔几天能换一次,以便满足社区群众的知识需求。其次,社区教育的方法与手段要适宜。要达到好的教育效果,让人们更能记住与理解,光靠枯燥的板画与文字是不够的。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在谈到发展我国家的媒介传播活动时指出,要“在适当的时候,用民间媒介——木偶戏,故事性的舞蹈,民歌,等等——而不是正规媒介”,“较小的媒介特别适宜于不同地区的不同需要和在本地区内的水平传播”。因此,针对不同的地区与民族,也应该选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像在湖南就可以在社区弄个花鼓戏团,把相关性教育内容编入戏剧剧本中,通过演出来传递性知识。除此以外,硬件设施的建设,像活动房间 (放映性科普视频,预防艾滋)、图书室也是社区性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

  (四)新平台的探索

  根据现有的性教育平台的研究,有一些教育平台尚未被很好地开发,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平台即移动端应用软件APP。考虑到人们对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量的增加,当前已经有很多教育机构转向了移动端软件的开发与建设,像网易公开课的移动版以及英语学习的APP等等。性知识的传播同样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笔者认为促进性教育游戏化是开发APP的一个重要方向。首先,游戏化是指在非游戏环境中,对游戏元素和游戏设计技术的应用。虽然你看上去像在玩游戏,但目标和初衷却在游戏之外,你的目标使游戏体验具备了独立的用途和目的。举例来说,有一个叫《Zombies Run》的游戏。游戏中你正在被嗜血的僵尸大军追赶, 这是一个常见的游戏主题。但是这里的目标不是让你坐在室内玩智能手机上的游戏,而是带上手机外出跑步。你要摆脱想杀了你、吃掉你大脑的僵尸大军就必须奔跑时。你可以获得特殊能力或加速的奖励包,你的朋友也可以加入混战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但他巧妙地增加了跑步的乐趣,提供了一种更加令人沉浸的类游戏体验 。这一类的游戏不是一堆元素的随意堆砌,而是有系统的步骤、仔细的规划、并赋予其艺术的美感,使得人们更容易沉浸在他所制造的氛围中,因而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的目标。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设计一款促进性教育的游戏,让用户在通关的过程中也学到一些性知识,还可以与朋友竞争看谁学得多。而且这种教育方式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场所限制。

  三、结语

  总的来说,要想更好地进行性教育,其手段、方式等一定要注意与当前的社会条件相结合,同时要以需求为导向,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除此以外,教育内容和形式固然是重要问题,但是人们对性的态度,以及社会对性知教育的支持同样是进行科普的一个总要的组成要素。因此,要想更好地进行性教育,就必须在宣传上下功夫,逐渐打消人们对性的羞耻感与畏惧感,把性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同其他科学知识等同起来,确保性知识传播的有效性与正确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最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