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探究学习点”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7-07-13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基于大量的课程实践和观察,初中道德与法治中探究学习点的选择,必须依据课标和教材,从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知识的冲突、学生的兴趣、生活的联系等方面加以考虑。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有的内容纯属知识性且难度较低,没有探究的必要;有的内容超出学生现有经验而难度过大,即使教师给予必要的辅导,学生依然无法进行探究。基于大量的课程实践和课堂观察,笔者以为,道德与法治中的探究学习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把握和选择。

  一、在教学的重点处

  教学的重点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必要的关注,因为不论从知识本身的特质还是从能力提升的角度来说,这部分内容会影响到其他相关知识的理解,或者直接关系到该内容的教育价值认同和内化。以教学重点内容作为探究学习点,必然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加深理解,抓住问题的本质。

  例如,《隐私和隐私权》这一框节的重点内容是公民应该正确行使隐私权,为此,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每年的开学,学校都要求我们填写学习卡,内容很详实,其中涉及我们家庭的不少隐私,我们填不填?(2)我们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住家地址、通讯方式、个人心事、家里的状况等能不能和同学说?(3)某著名高校2名毕业生为庆祝毕业,裸体在学校操场奔跑。他们有没有这样的权利呢?要求学生进行研讨。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隐私权?帮助学生树立隐私意识,提升维护隐私权的方法,是本课重要的教学内容以及目标,只有懂得正确维护隐私和隐私权,才能呵护生活的美好。

  二、在教学的难点处

  教学难点之所以成为难点,一是因为它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以掌握:二是该内容距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对较远。也就是说,教学难点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探究学习点。

  例如,学习《多变的价格》一课,不少学生能够理解“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但对“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存有疑惑:既然是等价交换,那么价格与价值应该相等,怎么会不断波动呢?还有学生提出:价格围绕价值作上下波动,有没有价格一直在价值这条线的上面或者下面进行波动的呢?教学时,就不妨将这些难点内容作为探究学习点:设置一定的背景,要求学生自己对商品定价。以此得出“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价值决定,但同时受到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影响”,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价格可能会在价值的上面或者下面波动,但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肯定是上下波动”。这样,把教学的难点作为探究点,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研究,了解其中商品价值与价格的真正的关联性,弄清其本质,从而真正掌握概念与原理,并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有利于教育价值的内化和认同。

  三、在认知的冲突处

  认知冲突是指在对问题的认识和对知识的理解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或者观念和新的知识观念形成对立或者不完全一致。认知冲突的化解,对学生全面、正确地看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而且直接关乎后续知识的学习,更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认知冲突处应该成为探究学习点的选项之一。

  例如,学习《情绪的多样性》一课,学生对情绪是多样的问题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于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认识就与已有经验发生了冲突。如不少学生认为,“喜、乐”这样的情绪是积极情绪,相反,“怒、哀、惧”等情绪就是消极情绪。为此,我把“如何区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作为探究学习点,设置了这样几个情境:自己的亲人不幸离开我们的时候;在公交车上,看到弱者被人欺侮的时候;当自己做错事,想到承担责任的时候……让学生讨论:在这些情境中,我们应该是一个怎样的情绪?如果不是该种情绪而换成其他情绪是否合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认识到,合适的情绪是最好的,也就是积极情绪。然后,再让学生寻找和探寻因为情绪表达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故事(如《范进中举》《伍子胥一夜白了头》等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不是绝对的,更不能以相关词语作为评价情绪积极或消极的标准。情绪的积极与消极是相对的,主要看情绪的反应是否适度。由此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情绪表达,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在学生的兴趣处

  探究学习点的选择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否则,再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收效也不大。

  例如,教学《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一课,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如改革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等),然后根据设计的问题,即该国策(或战略)的基本内容、主要实施原因、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落实的主要要求等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形成汇报稿,在全班进行汇报,同时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和政策咨询。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小组也可以选择同一个问题。这样的探究学习点,基于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特别是在质疑和咨询阶段,由于要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质疑和咨询,学生对自己选择的问题的研究更深入,掌握得更扎实、更深刻。

  五、在生活的联系处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础就是基于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空间。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点,学生有话可说,有助于他们主动地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促进学生的德性成长。

  例如,在讲授《个人收入的分配》中的分配制度的内容时,我设置了这样一道探究题:了解自己家庭的收入方式,然后探讨这些收入方式分别属于什么样的分配形式,为何属于这些分配方式。因为每个家庭的收入方式不完全一样,但也有共同的地方。通过阐述、比较,学生很容易就知道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但同时也有多种分配方式与主体方式并存。这样的探究学习点不仅关注了学生的生活,而且自然浸润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教育价值的内化。

  当然,探究性学习的要求源于课标,探究学习点的设计必须要依据课标和教材,从整体上加以考虑,唯其如此,探究性学习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