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语篇型语法填空填分析及教学启示

发布时间:2017-07-14

  2014年全国高考英语课标卷首次出现语法填空题型,该题型也逐渐成为高考英语题型改革的亮点。新题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地位,使得教师对英语语言知识教学的认识更加趋于理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英语课程课标》)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高中英语课程目标之一。语言知识教学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组成部分,是构建语言能力这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适当的语言知识学习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在高考英语试题中设置语篇型语法填空题,较好地体现了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利于引导教师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本文将对2014—2016年的7套高考英语试卷中的语法填空题进行内容效度分析,以期找出其中的规律,指导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一、试题内容效度分析

  内容效度是指考试的题目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它所要测量的目标。就高考而言,内容效度是指试题是否体现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或者说试题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所测量的目标。它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①测试内容与测试目标是否有关;②测试内容是否具有代表性;③测试内容是否适合测试对象。其中,测试内容和测试目标的相关度关注的是试题能否准确测试出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测试内容是否具有代表性关注的是试题知识点的覆盖面,测试内容适合度关注的是试题是否考虑到了考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2014—2016年全国高考英语试卷总共出现了70道语法填空题,下面笔者将从试题效度的3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测试内容与测试目标的相关度

  测试内容与测试目标的相关度是指试题内容与考试大纲测试目标是否一致,即试题能否真正检测出考生的语言知识水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把语言知识的考核目标确定为“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其中,在词汇方面,考生要关注词的构成及其变化;在语法方面,考生要注意句子的组织和结构。

  2014—2016年全国高考英语共7套试卷(2014年Ⅰ卷、Ⅱ卷;2015年课标Ⅰ卷、Ⅱ卷;2016年课标Ⅰ卷、Ⅱ卷、Ⅲ卷)均以语篇为依托考查考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构建和表达意义的能力。每套试卷均设置了10道小题,其中给出提示词的有6—7道小题,这类题目均要求考生注意词汇的变化,包括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主从复合句、构词法等知识;未给出提示词的有3—4道小题,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语境做出判断,填入所需要的词汇,一般为连词、冠词、介词等虚词。答题时,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掌握词汇的形态,还要把握语篇的连贯性和衔接性。分析近3年高考英语试题可知,语法测试题与词汇测试题平均比例为7∶3,这一比例也符合高中英语教学的特点,达到了测试学生运用词汇、语法结构解决语篇概念问题的能力这一测试目标。

  (二)测试内容是否具有代表性

  为进一步明确考查的范围和标准,《考试大纲》在附录部分列出了考生需要掌握的语法项目。以今年为例,《考试大纲》在附录2中列出了包括名词、代词、动词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构词法在内的24项一级语法目标(一级语法目标是指《考试大纲》中“语法项目表”按语法大项进行分类的考试内容)。

  近3年全国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总共考查了24项“一级语法目标”中的14个项目(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名词、代词、冠词、形容词、连词、副词、介词、助动词、构词法、主从复合句、句子种类),占54.16%,如果按照二级分类(一级语法目标之下的二级分类),则总共考查了19个语言知识点(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情态动词、不定式、动词ing形式、动词ed形式、名词复数、物主代词、定冠词、不定冠词、形容词比较级、并列连词、副词、介词、助动词、派生词、定语从句、壮语从句、祈使句)。按照单道试题的考点量计算,知识的覆盖面比较广。一直以来,学界就有把语法知识按照“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分类的做法。Ellis(引自戴炜栋、任庆梅《外显意识增强任务模式》,2006)将显性知识称为“学习者关于某种语言的组成部分及该语言在人类生活中所起作用的意识”。内隐知识是关于语言自动化使用的程序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显性”的语法知识是指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语法知识解释某一种语法现象的那一部分知识。“显性”的语法知识依靠教师在课堂上教授,而“隐性”的语法知识则需要学生在英语阅读和英语视听活动中,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意识到某个句子不合乎语法规则,但往往无从解释。很显然,语篇型语法填空题主要考查的是显性的语法知识。分析高考试题可知,其命题思想兼顾了语法知识的“有用性”和“频率”原则,同时也体现了显性知识在监控语言输出时的准确性这一特点。其中所考查的非谓语动词、构词法、时态、语态、主从复合句等内容均为高中英语学习使用频率较高的语法知识,基本实现了降低语言知识部分的权重、加大语言运用能力考查力度的命题目标。

  (三)测试内容是否适合测试对象

  测试内容是否适合测试对象是决定考试效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题目过难或过易都无法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测试内容的难易程度是衡量测试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近3年高考英语的7套语法填空题均以连贯的语篇所设定的语境作为依托考查语法知识,体现了语言测试的交际性原则。测试内容与测试对象的适合程度除了与测试的语法知识有关,还受到语篇的词汇量、考生对话题的熟悉程度以及文本难易程度的影响。

  近3年高考英语采用的语篇文本的平均词汇量为181.43个,所选话题与《考试大纲》列出的话题项目吻合度较高,话题内容包括环境治理、好人好事、观光旅游、传统居家、生态旅游、职场心理学、中华传统等。采用易读指数软件对文本难度进行测量,得出的平均易读指数为60.37。(依据弗莱士易读指数的界定,指数介于60—70为标准级别,介于50—60为较难级别,介于70—80为容易级别)。在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中,难度太小的试题往往不利于检测考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因而也会极大地影响考试的效度。据统计,除了2014年课标Ⅱ卷语篇文本难度为73.6,其余6套试卷的语篇文本难度在53.1—62.8之间。

  二、对语法知识教学的启示

  今年《考试大纲》明确把“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作为高考的核心立场和基本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不只具有选拔人才的功能,还具有发挥其在中学教学的“指挥棒”作用。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型的改革无疑将重新定位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因此,教师必须将语言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科核心素养上来,扭转当前英语教学注重讲解知识而轻思维能力培养的倾向。

  然而,过于注重语言形式而轻视语言意义的“公式化”语法教学依然存在。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法使用规律,盲目拓展语法教学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耗时低效”。以某自治区为例,2014年高考英语语法知识单项选择填空题全区0分人数仅为1000多人,2015年题型改革后,语篇型语法填空题全区0分人数超过了50000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拓展语言知识的教学思路,真正提高语法教学的实效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遵循E因素和A因素相互协调的原则

  所谓E因素,是指语法教学的效率。在中学阶段,英语教学时间有限,并且具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因此,在讲解语法和开展活动时,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效率问题,这包含了简练的教学内容、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成效是否达到统一等要素。A因素指的是教学内容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与《英语课程标准》相吻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过早或过多地拓展学习内容,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学习状态,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后果。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核心词汇“scene”,其词义为“现场;场面;景色;一幕戏”。有的教师在教学该词时进行了如下拓展:

  区别单词:scene/view/sight/scenery/landscape

  ①scene:指具体的、局部的或一时的景色,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人造的,也常指戏剧、电影、小说等的场景或布景。

  ②view:多指从远处或高处所见的景色,有时也指人的观点、看法。

  ③sight:侧重指旅游观光的风景,包括城市景色或自然风光景色,也指人造景物或景色。

  ④scenery:指一国或一地的整体自然风景。

  ⑤landscape:多指内陆的自然风光。

  这样的拓展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对学生掌握词汇并无多大帮助。况且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并非是先弄清楚自然景色还是人造景物后才决定选择使用哪个词汇表示“景色”。同样是以上5个词汇,有的教师按照其在高中阶段最常用的词块(lexicalchunks)进行分类学习,如下所示:

  ①outofsight 看不见

  ②withinone’ssight 看到

  ③inmypointofview 依我看

  ④comeintoview 出现在眼前

  ⑤onthescene 在现场

  ⑥behindthescenes 在幕后

  词块具有便于整体记忆的特征,学生在使用时无需进行语法分析便能够自由提取。词块的学习可以避免冗余的词汇信息,不仅节省了学生学习的时间,而且在今后的语言发展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使用真实语言文本作为教学范例

  真实的语言文本往往包含着丰富的语言范例,学生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下,才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语法蕴含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为了教学的简便,常常编造与语法相关的句子实施教学。以教学被动语态为例,教师先呈现主动语态的句子,再把主动语态的句子变成被动语态的句子,如(1)Weallbelievehim./Heisbelievedbyusall.(2)WehavelearnedEnglishforthreeyears./Englishhasbeenlearnedbyusforthreeyears.

  事实上,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是英语中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各有各的表意功能。在现实交际活动中,人们极少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进行互换。亚历山大(1991)(引自程晓堂《关于英语被动语态及其教学的三个问题》,2014)指出,英语中的被动语态使用较为普遍,它不仅是主动语态的替换形式,而且有着自身特殊的用途。过多地进行不合规范的语法结构之间的互相转换,会使学生认为这些结构可以套用公式来转换。同样是教学被动语态,一位教师却选择了一段真实的语言文本呈现被动语态。

  JessicaJohnsonwasoutwalkingwithherhusbandandshewasattackedbyanunsupervisedAlsatiandog.Jessica’slegwasbitten,andshehadtohavestitchesintwowounds.Towdayslater,becausethewoundshadbecomeinfected,Jessicawasadmittedtohospital.Evenaftershewasdischarged,sheneededfurthertreatment

  formherGP-andshewastoldtorestfortwoweeks.Jessicaisself-employedandherbusinesswasaffectedwhileshewassick.Also,thetrousersandshoesshe’dbeenwearingatthetimeoftheattackwereruinedbybloodstains,andhadtobethrownaway.

  Jessicatoldus,“I’mnowtryingtogetcompensationfromtheownersofthedog.”

  教师使用该文本的用意是呈现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在这段文本中,一共出现了7处目标语法的被动语态,由于语言真实,情节自然,复现率高,学生在强烈的情景感染下,很快体会到了被动语态的妙处。

  (三)依托文本解读,提升语言意识

  英语阅读教学在高中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英语阅读教学基本上停留在表层文意的理解层面,对文本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联度挖掘不够。实际上,英语阅读材料本身的语言形式是很好的语言知识学习材料。语言形式指的是文本中的词汇、语法、句法和修辞等方面的内容。例如,作者为了表达某种情感而选择一定的词语和逻辑手法,或者为了描写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所采用的时态和语态,又或者为了解读某一个热点问题所采用的复合句、并列句以及更为复杂的倒装句、省略句等,都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的语言形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意识是大有裨益的,还能够有效地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

  以下是一位教师利用3则新闻探究冠词与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用法的教学案例。教学时,这位教师先让学生阅读3则新闻,并将这3则新闻的发布时间进行排序。

  ①TODAY’SNEWS

  Concernformissingmonkey

  StaffataNewPlymouthzoosaytheyarebecomingconcernedaboutthesafetyofamissingmonkey.ThecapuchinmonkeyescapedfromtheBrooklandsChildren’sZooonThursdaynightaftervandalsattackeditsenclosure.

  ZoospokesmanAnthonyJoinessaysstaffsaytheyareparticularlyworriedthemonkeymighteatsomethingpoisonous.

  ②TODAY’SNEWS

  Sightingofmissingmonkey

  TherehasbeenasightingofthemonkeymissingfromaNewPlymouthzoo.

  TwelvecapuchinmonkeysescapedfromtheBrooklandsChildren’sZooaftervandalsattackedtheirenclosureonThursdaynight.Allbutonehasbeenrecaptured.

  ZoospokesmanAnthonyJoinessaysthemonkeywasseennearthezooyesterday.Hesaysassoonasthereisanothersighting,ateamwillheadintothebushtosearchforit.

  ③TODAY’SNEWS

  ThehuntcontinuesinNewPlymouthforamonkeymissingfromazoo.

  ThecapuchinmonkeyhasbeenontheloosesincevandalsattackeditsenclosureattheBrooklandsChildren’sZooonThursdaynight.All12monkeysintheenclosuregotoutbutzoostaffmanagedtocatch11yesterday.

  ZoospokesmanAnthonyJoinessaysthemonkeywillbeabletosurviveonleaves,berriesandbark,butitwillbegettinglonely.

  教师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每一则新闻的第一句话,并依据3句话的语言特征判断新闻发生的时间。

  ①StaffataNewPlymouthzoosaytheyarebecomingconcernedaboutthesafetyofamissingmonkey.②TherehasbeenasightingofthemonkeymissingfromaNewPlymouthzoo.

  ③ThehuntcontinuesinNewPlymouthforamonkeymissingfromazoo.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句子中的冠词,依据冠词使用规则,文本②在missingmonkey前出现了定冠词the,由此可以断定文本②是最后发布的新闻。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态发现,文本①使用了现在进行时,依据语法使用规则,现在进行时用于描述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从而断定文本①为第2则发布的新闻。所以,新闻的排序为③①②。最后,教师再对3则新闻进行深度处理,引导学生领会3则文本使用的时态所表达的语言功能,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给读者呈现当前事件的进展,一般过去时给读者呈现事件发生的背景,而一般将来时则用于对本事件未来的主观预测。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并非为了语法而讲语法,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在表达意义上所选择的语法表达方式,渗透语法的使用方法,这不仅让学生复习了目标语法及其表意功能,而且提高了学生阅读英语新闻的水平。

  三、结语

  涉及评价标准的高考题型改革必然会引发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尽管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果不考虑语言的工具性的特点,随意扩展英语语法知识教学,则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实施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