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课上,为什么写作文会令孩子们感到厌烦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看出了一点门道:一是写作时无话可说,写什么,表达什么,学生头脑中一片空白,还被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上来,为了写完,不得不凑啊造啊,久而久之,厌写情绪就产生了;二是写作没有动力,对于写作文,学生没有成就感,把写作当成老师交给的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写作就成了一种负担。针对这些,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究,现将自己积累的几点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对写作的认识
1、写作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应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吸引自己的人、事、物,将它们描绘或描述下来,并记录它们吸引自己的原因,随感随写,不必局限于字数,也不必局限于时间。同桌之间互相交流,阅读对方的见闻,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日积月累,头脑中的东西丰富了,就有了表达自己的愿望,对写作便逐渐有了兴趣。
2、亲身感受才有真情实感。小学生具有“爱模仿、好运动”的特点,并且对形象、生动、具体,特别是对亲身体验的事情记忆深刻,写起来比较容易,也乐于动手去写。那么,什么事情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学生感兴趣,喜欢做;自始至终参与,亲自动手、动脑、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心灵受到触动,动了真情。
二、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1、根据小学生特点,设计活动,创设写作情景,积累写作素材。根据小学生的以上特点,我们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野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外出参观采风”“篝火晚会”“观察小麦的成长”“收集废旧电池”,等等。通过具体形象、形式多样的活动,直接获取写作材料,丰富其作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灵感。
2、以“肯定”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孩子们的作品本来就是一篇习作,不必要求太高,多找优点,多鼓励,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子写得好,也要多加赞扬。重要的是让学生觉得老师的赞扬是真诚的,让学生觉得老师重视他的文章。学生自己也就有这样的感受“我写得真的不错”“写作文我还行”,写作就有了成就感,写作的动力也就有了。学生有了表现自己的愿望,写作就成了一件快乐有趣的事。
3、以“快乐阅读”,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们班确立了“我读书,我快乐”的班级读书计划:①创建学生个人小书库,学生自觉节约零用钱用于购买课外读物;②调查家中的藏书量和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书籍,作出统计,编订目录,要求每人选一至两本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小书库;③提倡同学与同学之间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交流读书心得;④班级图书角实行全天性开放,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时间,保证学生在一天中的读书时间不少于1小时;⑤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参加读书交流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
4、让孩子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收获成功的快乐。从孩子们尝试着写作文开始,就必须要求他们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当孩子们对这件事非常喜欢,激发了其创作的欲望,就不会再抱怨作文无题材,也不会拿着笔漫无目的记流水帐了。下面是我们班两篇学生习作,看到孩子们的作品,虽然稚嫩,但却能感受到他们写作的快乐,感受到孩子们的成长。
二年级时刘丹阳同学的作品《我喜欢笑》:
我生来好笑。妈妈说,我小时候即使正哭着,突然看见窗外飞过一只小鸟,也会含着泪花笑起来。
七岁时我上学了,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的时候,也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直想笑。老师好生奇怪地问我:“你整天喜眉笑眼的,乐什么呢?”我笑着说:“我高兴呀!在家爸爸妈妈好,在学校老师、同学好,心里总觉得甜滋滋的,就憋不住想笑。”
四年级时冯舒畅同学的作品《仙人掌》:
我家有一盆仙人掌。刚买来时只有一个拳头大小,不出几个月就舒展了很多,翠绿翠绿的,多可爱呀!我经常去观赏它,给它松松土,擦擦上面的灰尘。可是,仙人掌的“手掌”上,长着很多刺,一不小心就会被刺得很疼,我渐渐对它产生了厌恶之心,觉得它太小气,为了不让别人碰自己,就长出令人讨厌的小刺来保护自己。一连几个月再也不给它浇水松土了。渐渐地把它给忘了。
一天我正在家做作业,突然闻到一丝清淡的花香,我急忙起身到阳台去探个究竟。我的目光不由得落在墙角上那盆被遗忘的仙人掌身上,只见绿色的“手掌”上沾满了灰尘,就在这灰尘上面,开出了几朵淡淡的小白花。我的心不由得一下被震惊了,就是这盆被遗忘了几个月没浇水松土的仙人掌,竟然还能顽强地生长,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我急忙过去为它拭去灰尘,这时我发现那些小刺已不再令我讨厌,反而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