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是人们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与自身的品行有关。在社会群体组织中,个人的品德直接决定了众人的认可程度,由此形成人们对个人的期待与认识,无形中就提升了个人在群体中的价值与地位。品德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社会中,也体现在生活中,如对亲朋好友,对家庭来说,良好的品格能够为个人赢得广泛的尊重。因此,如何才能使学生也拥有良好的品德,也就成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点。学生的品德形成主要源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认识,只有从实际生活中接受教育,才能够引发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立足生活,贴近生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后,再将其反馈到生活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一、立足生活,确立教学目标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当立足生活,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品德与社会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生活经验,还可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把握教材的主要观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成动态的教学目标,确立情感目标、行为目标以及知识目标,等等。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难题,逐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向导,因此不仅要按照教材,还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生活环境等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平安回家”时,因为小学生年纪较小,对于城市交通法规了解不够深入,在实际生活中接触的交通标志也非常有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虽然学校曾经针对此项问题开展过专题教育,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开展“平安回家”主题教育时,教师应当从细微处人手,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交通标志,帮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指导学生如何遵守交通规则。这堂课能够为学生补充很多平时不常见的交通知识,促使学生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努力规范自身的行为,学习了相关知识再回归到生活中去,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做好铺垫。
二、灵活调整,有效选择教材内容
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加深理解,重视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只要能够灵活运用教材,就可以将教材变为提高德育效果的载体。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非常权威,但教材的内容不一定适合每个学校,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校环境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或改编,等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创意改编,由此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个性。例如在讲解“做聪明的消费者”时,教师就可对教材内容进行改变,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合理地选择商品,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应当怎样保护自己,等等。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为学生介绍一些消费者维权的历史,引导学生了解“3. 15国际消费权益日”的具体意义,使学生了解到消费者享有的权益。另外,教师还可结合本地的情况适当融入本地消费者协会的投诉电话以及处理纠纷等内容。在教学中,增加这些内容,能够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一个快乐、理性的消费者。
在品社教材中,案例的选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些案例的选择可能不一定适合学生,此时教师就可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事例来代替,如在讲解“告别贫困奔小康”时,教师就可利用学校附近的环境,以图片的形式,将20年前的环境与现在的环境进行对比,学生纷纷表示感叹,在对比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通过这样的范例,就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家乡,体会到家乡的巨变,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拓展内容,体现教学价值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社教学需要面向实际生活,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间的具体联系,教学空间不能局限于课堂,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尽量向社会延伸。”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开发与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由此体会社会生活,在理解与感悟的过程中获得经验,逐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放大品德课程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树立“延伸课堂”的意识,依托教材,将课堂延伸至家庭与社会中,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品格。例如在学习“不说话的‘朋友”’时,教师就可分别开展“变废为宝”“环保小卫士”以及“小小修理工”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心理品质,由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让感悟与体会推进品德的形成,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教他们学会观察社会,通过思考与交流使他们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