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思想下的学生思维发展提升模型构建

发布时间:2017-07-23

  现代语文学科独立设科一个多世纪以来,许许多多有识之士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尤为深刻。在语文核心素养“落地”“落实”的背景下,如何传承叶圣陶先生这一优秀教育教学思想,是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以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为重点,探讨如何实现学生“自能”养成语文学习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教是为了不教”思想的基本内容与现实意义

  1.“教是为了不教”思想的基本内容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对自己70多年的教育思想的精炼概括。叶圣陶先生多次阐发这一思想,“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倚赖性。”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 ‘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吗?” “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

  由上面不同时期阐发的思想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思想的核心概念就是两个——“教”与“不教”。“教”是起点,“不教”是终点;起点中蕴含着终点,终点源于起点。“教”与“不教”背后隐含着一对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教”的主体是教师,“不教”的主体是学生;“教”指向于“不教”,为着“不教”,因此,教师在“教”的开始就要有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帮扶、引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渐渐淡去,学生的主体渐渐强大,最后,不需要教师,学生自能学习,“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

  “教是为了不教”思想从根本上指向学生主体发展,策略上强调教学方法,评价上注重发展性、过程性,这些因素都是其永葆生命力的重要标志。

  2.“教是为了不教”思想的现实意义

  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思想的“学生主体性”“方法多元性”“评价发展性”都与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度一致。但是,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还较为普遍,社会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不是太高,中小学语文教学仍然是各学科中的“老大难”。其中有教师问题,也有教育行政领导问题;有家长问题,也有社会问题。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不少中小学语文教师将“语文教学”减缩为“阅读教学”,进而将“阅读教学”减缩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或“考场阅读技巧教学”,基本抛弃语文的写作教学、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则大谈“诗意”,教师陶醉在自己的理解之中;“考场阅读技巧教学”则大谈“技巧”,教师只知道灌输答题模板和“标准答案”。前者缺少学生的主动学习,后者学生被逼刷题却不能形成真正的能力。从教育行政领导的角度看,由于语文教师自身的无科学性、散漫性导致了语文的少、慢、差、费,教育行政领导基本不重视语文,觉得语文课多上少上没有区别,甚至还会凭着自己的眼光随意指导语文教学。从家长的角度看,由于语文得分慢,也是普遍不重视语文,将孩子更多的时间挤压到数理化的学习上。从社会的角度看,有些所谓的作家、学者,常常借助自己的社会声望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发表自己所谓的观点,扰乱中小学语文教学。

  纵观当前语文教学的生态,无论是叶圣陶的思想,还是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得都不太理想。因此,深入学习叶圣陶“不教”理念以及新课程理念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二、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以及思维发展提升的主要内容

  1. 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内容

  语文新课标研制组认为主要包括四个要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新课标研制组认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第一个要点。具体则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学习活动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特点及各种运用规律,从而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并能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是第二个要点。具体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是第三个要点。主要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主要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文化传承与理解是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最后一个要点。这个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2. 学生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主要内容

  在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与“语言建构与运用”共同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学生语言学习的思维在积累与构建中形成,在审美鉴赏与创造中发展,在文化传承与理解中提升。

  语文课标组专家认为,具备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学生必须具备如下要求:

  (1)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

  (2)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3)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4)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

  (5)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以上五条思维核心素养要求每一条都指向语文思维的“综合性、实践性”,都不是只靠教师讲讲学生听听就能具备的。要真正达成学生语文思维的“综合性、实践性”能力,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品格,必须在叶圣陶的“不教”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逐渐由“扶”到“放”,实现“自能”学习。

  三、“教是为了不教”思想指导下的学生思维核心素养养成模型建构

  根据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础性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可以建构如下教学模型:

  中小学学生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模型由一个不断循环的示意图构成。示意图由“丰富感受经验”“有理有据表达”“准确有效交流”“形成个性认知”和“反思深化经验”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内核为“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指向。五个环节外围的“评价促进”是贯穿其中的教学策略。

  学生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养成模型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丰富感受经验”。它追求的是让学生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很明显,“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建立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上的。但是,仅仅能建构自己的言语、运用自己的言语还不够,还要在建构、运用自己言语的基础上“丰富感受经验”。这里的“感受经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经验,对“文学形象”的感受经验。这两个方面的“感受经验”主要指向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形成与深化,要透过“语言”这个中介,经过两次转化,才能获得。这种素养的养成,绝不是教师讲讲就可以的。教师的讲只是帮助学生理解的基础,更重要的事情在“讲”的后面:提供现实生活的案例与文学作品的案例,通过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自我投入认知,用发展性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这样才能达到“不需要教”的自能状态。

  学生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养成模型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是“有理有据表达”。它追求的是让学生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获得了丰富的生活的、文学的感受经验,语文思维素养养成教学就要进入第二个环节:“有理有据表达”。“感受”属于内部语言的思维,“表达”属于外部语言的思维。内部语言具有极强的流动性、瞬时性、碎片性,非常不稳定、不完整,只有及时地以口头、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形成一定的稳定性。从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的不同特征的角度看,传统写作教学所谓“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是很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研究表明,人的内部语言思维的速度每分钟450个字,口头语言思维速度每分钟150个字,书面语言思维速度每分钟30个字。思维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因此,“有理有据表达”这个环节在中小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养成的过程中就格外重要,实现了第一环节“感受”到第二环节“表达”的转化,就是实现了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

  学生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养成模型的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准确有效交流”。它追求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第三环节“准确有效交流”是建立在第二环节“有理有据表达”的基础上的思维素养要求。“有理有据”已经强调了外部思维呈现的理性,但是没有强调“效果”。“准确有效”则特别强调了表达的效果。由“有理有据”到“准确有效”,是思维的发展,更是思维的提升。同样,“表达”侧重的是学生个人,“交流”则是建立在个人“表达”基础上的引入对象的双向乃至多向要求,也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

  学生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养成模型的第四个教学环节是“形成个性认知”。它追求的是让学生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上面三个环节由感性到理性,由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由静态的个人学习行为到具体的交际语境下的运用性学习行为,清晰地呈现了中小学语文学习中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养成的逻辑递进性。但是,这三个环节的思维养成学习还缺少批判性和个性。第四个环节就是一个“提升”,主要要养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能养成思维的惰性,轻易简单盲从“书上说的”“老师说的”,甚至“网上说的”,能通过理性的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从而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思维。

  学生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养成模型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 “反思深化经验”。它追求的是让学生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第一个环节是“丰富感受经验”,最后一个环节是“反思深化经验”,都有“经验”,但是,含义不同。第一个环节的“经验”是感性的经验,是内部思维的经验,是对生活现象、文学作品的认知经验;最后一个环节的“经验”是理性的经验,是外部思维的经验,是对自己思维的认知经验。要求学生“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通过这种理性反思,形成清晰的外部语言,检核修缮自己的听、说、读、写思维,在“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等方面获得进一步发展。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的五个环节是螺旋式上升的,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无论是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还是读、写的能力,都不可能一次教学、一个循环得以实现。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从不同学段、不同学情入手进行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切实形成自我的有深度的语文思维,必须让学生自己会“学”;学生自己会“学”了,是为“不需要教”。如果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落在让学生自己会“学”上,只陶醉于“教”,那么学生永远都不会学,那就是教育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