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初中英语语法规律的理据例析

发布时间:2017-07-25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语言是无理据的,各种语言现象似乎都是“固定搭配”。以语法教学为例,持有此理念的培训学校教师会要求学生先把语法规则反复默诵直至熟记于心,然后反复进行语法练习消化语法规则,进而培训学校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一一讲评,最后再进行新一轮的巩固练习,如此循环至学生对该语法考题少出错或不出错为止。一言以蔽之,认为语言无理据的教师常采用的语法教学模式可归结为:死记硬背+大量练习。培训学校语法教学变相地沦为“背”与“练”的机械而枯燥的低效教学。

  可喜的是,认知语言学给培训学校英语语法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探索路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无理据。因此,利用认知语言学家的这些发现,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为什么某种意义有其对应的表达,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把语言作为一种具有理据的现象来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语言教学效率。

  一、对句型错误的理据分析

  先看一组例子:

  (1)The teacher made Tom cleaned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2)I heard my sister sang happily in her room last night.

  (3)There were some boys were 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以上错句在学生的作业或试卷中绝不罕见。在形式上,它们有共同的特征:一个句子里有多个不同的谓语动词错误地杂糅在一起,如句(1)中的made和cleaned。对此,教师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要求学生背默核心动词的用法,如:make sb do sth 或hear sb do/doing sth等。可惜的是,学生把这些词汇用法背得滚瓜烂熟似乎仍无济于事,下次考试时遇到类似的题目,错误依旧。更有甚者,有经验的教师会嘱咐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禁用某词汇或某句型(如There be句型),以助学生尽可能地少犯语法错误,从而多得分。

  为何这些考试高频词汇和句型屡考屡错?这到底该归因于学生的记忆不牢还是做题不够仔细?其实,教师不妨转变一下审视视角:与其对这些知识反复纠错,不如在语法新授时多花些心思。以上错误暴露的仅仅是词汇与词法的问题吗?在教授学生句型与句法以及练习纠错时,教师有没有告诉学生问题背后所反映出的更普遍或更形而上的理据呢?

  比如,针对以上句子杂糅现象,教师不妨从“时间一维性”的理据视角进行分析。时间是构成现实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时间的属性对语言具有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比如动词的时体范畴就是专门描写时间的语法范畴。时间对语法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之一就体现于其一维性特征。具体来说,时间一维性指的是时间存在于运动变化之中,它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单向地流失着,计量时间必须依赖运动变化,如果在同一时段内发生多个运动变化,只能选取其中一个来计量。

  这一规则在自然语言中表现为,如果一个句子包括两个或更多的同时发生的动词,只有一个动词可以加上表达时间信息的语法标记,其他动词的时间信息靠这一动词来表示。[1]比如,句(2)中的heard 已经负载过去时的时间信息,其后的sang(sing)虽然发生在过去,然而在时间一维性原则作用下,不能也无需再带过去时标记。

  二、时态表意的理据分析

  一般将来时是初中英语最重要的时态项目之一。某教材在区分由will /shall和be going to 引导的一般将来时的不同时,进行了如下阐释——

  We use will or shall when we talk about plans that we are making now:

  I will take an umbrella with me.

  We use be going to when we talk about something we decide to do:

  I am going to visit our new neighbours.

  教材要表达的意思大致如下:当表示说话人说话时所做的决定时,我们用will引导一般将来时;当表示计划要做的事情时,则用be going to结构。这里有一组类似对立的概念:“临时”所做的计划与“早已”做出的决定,前者用will,后者用be going to结构。然而很多教师在教授该知识点时,只是简单地把教材上的内容翻译一下,没有对此进行任何提炼和加工,学生听讲之后仍然是一头雾水,愈发不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

  另外,仔细分析教材上的例句不难发现,它们缺乏有利于学生理解该语法要点的更为完整的语境。教师在授课时,不妨重新加工或另创语境。比如:

  —It’s raining heavily now!

  —Oh, I will take an umbrella with me.

  或—It’s cold here.

  —OK. I will close the window.等。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语言理据性的角度阐释两者表示一般将来时态的相异之处。按照“语法化”学说的假设,新的单词以词汇形式进入一种语言,经过一段时间,有部分单词获得了语法功能,而这些语法功能从词源学的角度上看,与它们最初的词汇意义关系密切。will和be going to最初分别指的是“愿望”和“物理运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开始被用作构成将来事件的方式。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区别这两种表示将来时态的方式时,可以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将它们最初以词汇形式进入语言时的意思告知学生,学生就能深入理解为什么will在表示将来时态时,往往强调说话者的主观意愿,而be going to则强调将来发生的事件是按计划进行的,并不是说话者的主观意愿。[2]这样的认知联系,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这一语法知识点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语法,而非记忆语法。

  三、语态功能的理据分析

  对于培训学校初中英语学习者而言,被动语态无疑是最令人畏惧的语法项目了。同样地,教师也害怕教被动语态:“各种时态都存在其被动结构,学生都混为一谈了,根本记不住。”“主动语态基础不扎实,学生更不会变被动句了。”如此等等。其实,新课程标准对于被动语态的要求已经有所降低。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为例,教材只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和一般将来时态的被动语态。即便如此,被动语态依然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

  主动句与被动句结构之间的过渡转换是语态教学的常见问题。学生可以把一个主动句成功地变成被动句,或是在选择题中选出正确的选项,但这并不足以说明学生就掌握了被动语态,何况并非所有的主动句转换成被动句都有意义。总之,过度关注被动句的结构形式而忽略其表意功能,是该语法教学中最为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对此,笔者建议在被动语态的教学中,我们应更关注其语篇交际功能,而非被动句的纯粹的规则使用和结构变形。

  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的阅读课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文本中的一个段落为例:

  About 285 million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re blind or have other eye problems, mostly in poor areas, and about 80 percent of these cases can be prevented or cured. However, many people don’t have money for medical treatment.

  培训学校教师在讲授该文本时,针对例子中的被动句,可以从语言理据性的角度进行如下分析:

  根据信息结构理论,位于句子前部的信息,即句子的主位,一般表达的是交际双方已知的共有信息,是话题的出发点。位于句子后部的信息,即句子的述位,一般表达的是交际中的新信息,是交际的重点。为了突出话题焦点,说话者往往会通过对语序的调整,采取使之主位化的方法,把本来不在主位上的成分置于主位的位置,而被动句正好能实现此功能。例子中的被动句正是为了凸显“80 percent”这一新信息,把其放在了主位的位置,说明很多疾病可预防或治愈,接着后文用“However”一词转折,不仅表明了贫困地区的病人看病难,而且为后文介绍ORBIS医生的光辉形象埋下了伏笔。另外,该例在信息重组过程中,作者通过被动句与主动句的交替使用促使信息均匀分布,从而保证了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综上所述,语言理据是揭示语言何以如此及其形式和意义相互关系的工具。作为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认知语言学揭示了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规律,语言认知理据研究对中学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对语法教学的意义更是令人惊喜。

  程晓堂(2013)在《关于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指出,传统语法教学的局限性在于:过于强调语法作为规则的作用,忽视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和目的,忽视语法本身的表意功能。[3]审视我们的课堂,我们发现它具体表现为:重视学生对语法规则的死记硬背和语法题目的机械训练,学生疲于应付选择题中的正确选项,而在具体的语篇阅读和英语写作中对语法功能掌握甚少,一知半解。

  我们建议培训学校英语教学工作者丰富语言理据理论知识,拓宽语言理据研究途径,明晰语言理据研究意义,将理论研究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使用理论指导实际教学,使得研究成果最大化、课堂效率最大化,实现师生同学习、共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