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分类与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具体工作中,本科审核评估主要是考察评估对象能否达到自身设定目标,是否建立自律机制,从制度层面是否对人才培养质量加以保障。在当前多样化、多层次的高等教育办学发展格局中,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必须分类指导、分类评估、分类管理,认真区分和科学把握艺术门类评估考察的侧重点,区分评估原则、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的特殊性。应该根据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自身特点,构建我国艺术门类本科教学自主评估体系,积极推进艺术门类本科教学的各项改革,实现对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分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新形式下国家强化高校自主地位和质量意识,建立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测和调控机制,提高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中指出:“审核评估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新形式下,总结已有评估经验,借鉴国外先进评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评估模式,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1]2011年12月,国家对学科门类进行对应调整以后,艺术学从一级学科提升为艺术门类,使其同历史、文学等学科门类一样,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而且赋予了艺术学科门类的创造性、实践性和学术成果多样性的主要核心价值。从评估的对象来看,指标体系是教学审核评估的主体,与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不同的是,教学审核评估要求在制定评估指标体系时,遵循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强化自我改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主要是考察被评估对象能否达到自身设定的目标,在保障质量的同时,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外许多高校都相继开始开展评估工作,尤其艺术学科,在解决学科建设专业特色和规范、科学评估标准之间的矛盾方面提供了有益参考和经验。其中澳大利亚的“文献计量指标(Bibliomel-ric indicators)”和“非文献计量指标(Non-Bibliomel indicators)”分类评估模式对我国艺术门类学科评估具有借鉴意义[2]。英国高校的评估指标较为广泛,涉猎于招生入学、师生比、高职称高学历人数、办学经费、学生就业等各个方面。在评价体系方面,美国是以社会评价为主体的。美国高校以学术团体、行业协会、民间专业机构、媒体等评价为参考,以各高校自我管理和评价为基础,政府间接参与,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机制和体系。

  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艺术人才需求量剧增,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是当前艺术门类本科教学的首要目标。艺术门类具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属性与特质,因为艺术创作、艺术研究与艺术教育三位一体的学科特质决定了其学科教学审核评估体系必须分类指导、管理与构建,同时必须在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情况下,体现评估指标体系的学科特色。

  1 艺术门类高校当前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意见》,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所采取的是“五位一体”模式,也就是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对高校本科教学进行审核评估,显示了高校本科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就艺术门类高校本科审核评估来说,不同的评估组织对评估本身的认识、评价目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的不同,所产生的评估结论也不一样,不利于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与发展,不利于对社会提供准确的信息。当前,艺术门类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艺术门类本科教学评估性质不够明确

  对艺术门类高校本科教学进行审核评估,也就是对艺术类本科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及学科结构等进行全方位评估。评估内容既包括了本科教学“软”的方面,也包括了“硬”的方面,“软”的方面指的是人才培养的内涵,“硬”的方面侧重于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3]。但是,在具体的设计与评估工作中,没有遵循艺术学科规律,对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性质不明确,搞一刀切。从教育部发布评估排名结果来看,艺术类学科评估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展示艺术学科特色,缺乏完善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即使学校有优秀的专业教师与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在没有充分明确与了解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性质的前提下,评估过程缺乏基本规范和艺术专业的严谨。熊庆年教授曾指出:“国内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缺乏独立性和公信力,在具体的评估操作中,数据填报提交的载止日期两次改变,评估活动已经启动而分学科的方案还没有出来,具体的数据标准更是不断更改,让参评单位无所适从,完全不像是一个专业评估机构所应有的行为。”[4]对于部分社会评估中介机构而言,必须要明确教学审核评估性质,区分艺术门类与其他学科门类的自身特点,针对艺术门类教学审核的特殊性质,采取不同的评估模式。

  1.2 艺术门类本科教学评估理论研究不足

  作为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实施形式,艺术门类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应该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客体动态化,审核评估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审核本科教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还要审核本科教学的合法性,促进学校内涵式建设,注重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实际上,近年来的审核评估都没有显示艺术门类本科教学的特点,更没有在“审核”上评价艺术门类本科教学的主体、工作方式及其目标,对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理论研究不足,也没有认真地研究过国外的优秀评估经验。专家们在评估工作中,对于艺术门类高校本科教学的目标、质量、评估模式以及评估基本原则含糊不清,根本就没有制定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更谈不上校内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如今许多高校艺术院系并不是围绕学科建设和人才质量来制定培养目标,而恰恰是被评估指标牵制着,为了达到评估指标去造假,比如说花钱发表论文、找关系获取奖项、没有计划的盲目引进博士等等。

  1.3 缺乏独立的艺术门类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艺术门类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因为高校艺术院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培养体系与培养目标,同其他学科相比较,在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办学投入、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等方面都有不同。而如今,教育部实施的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中,没有专门的艺术院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也就是根本没有强调艺术院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没有强调艺术院系学生强化专业性学习和探索性思考,没有提倡学生发现、探索和创新为一体的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因此,专家们也在呼吁,要求脱离文学及其他综合性学科的共性评价体系,建立符合艺术科学规律的评估指标体系,使评价体系更趋向于艺术学科,更趋向于实践性、创造性、成果多样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原则。

  1.4 加剧了高校内部无序的竞争

  艺术门类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使得许多高校只注重排名,忽视了内涵建设,不符合艺术院系发展规律。在以往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中,专家们不断修改着评价指标,有时为了方便操作,不注重艺术规律,评价阶段只用一些显性的、可量化的指标来作参考,评估单位为了完成评估指标规定,展开了一些无序的竞争。比如一些单位为了上名次,不惜花重金引进博士,对现有的部分学科采取关停并转。老师们极不情愿但还是花了血本在SSCI、SCI、EI、A&HCI、CSSCI、CSCD等来源期刊发表论文。当前国内艺术院系的老师们评定职称、申报科研项目以及人才引进等,都与审核评估联系起来,以评估为中心和导向,然后再来倾斜和分配资源。

  2 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分类

  我们必须承认,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文学及其他学科评价体系的影响,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建设根本没有按照艺术学科规律来实施,而是在高等教育改革大背景下进行的,也没有注重艺术学科的个性、主观性、多样性与创造性等特点,往往以科学概念来评价艺术特征,用统一的量化指标数据来评价多元、自由的艺术创作。近年来,专家们认识到所犯的错误以后,才提出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需要“分类评估、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调整国内高校教育评估模式,把高等教育评估分为“合格”“水平”“监测”三类,同时实施了5年一次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笔者依据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自身特点,提出制定能够适宜于艺术学科的评价与量化指标,彰显艺术特色。

  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与其他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有着显著的差别,从当前国内高校评估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本科教学评估仍然按照“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从结构上看,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可分为学校基本信息、基本条件、教师信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信息、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七大类,它是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根本。对于艺术学科如何制定、完善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各级教育部门及专家学者们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笔者认为,艺术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相关政策措施,再就是学校领导是否对本科教学的重视程度。在审核艺术门类本科教学评估指标时,必须遵循艺术学科的特质,如表1:

  表1 艺术门类本科审核评估人才培养质量三级指标图

  在制定艺术院系人才培养标准时,应该体现艺术学科的特点,应在老师、学生的创作和公开表演方面制定一些计量或非文献计量指标。针对艺术学科的使命及其国际化交流,积极提高师生创作表演水平,增加适用于艺术学科创造性的评价指标。如表2:

  表2 艺术门类本科审核评估研究创作水平三级指标图

  艺术门类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应该符合学校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达成需要培养标准来衡量,艺术类本科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研究创作水平是培养标准的关键。国内艺术院系应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来制定专业要求,从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与课程教学要求,由此形成具有艺术特色的本科学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 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必须能充分体现艺术院系的本科教学水平,坚持以培养创新型的艺术人才为设计原则,分级管理,分层评估,既要评价当前艺术院系的教学成果与教学质量,而且还要注重艺术学科的内涵式发展。根据艺术学科特点,我们可从七个方面进行设置,前四类是共性指标,后三类属特性指标,构建适应艺术学科规律的本科教学评估体系。

  3.1 学校基本情况(共性)

  主要考察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学校所在地址、行政单位、科研教学单位等情况,考察学校的实验室、科研基地、校友会及社会合作情况,从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入手,重点考察人才培养体系的设置和实施。

  3.2 学校基本条件(共性)

  了解学校与艺术院系占地与建筑面积,考察学校教室、画室、琴房、舞蹈排练厅、运动场、演出厅、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教学行政用房等,了解本科学生实验、实习、实训场所,了解素质教育基地、职业资质培训情况,考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当年图书期刊新增情况,重点考察学校固定资产、教学经费投入、教育经费收支情况。

  3.3 教师信息(共性)

  专业教师、外聘教师与其他教师等信息,学校领导、院系领导及管理人员基本信息,考察高层次人才与高层次研究团队情况,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培训进修、交流情况,教师所获荣誉、出版专著画册、录制CD(VCD)、主办画展音乐会、科研项目、发表论文作品及参加各类竞赛等情况。

  3.4 学生信息(共性)

  本科学生数量与招生情况,学生毕业就业、国际交流情况,新生入学成绩和专业要求分析,学生学习成果与大学生创新项目情况,学习质量与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社团情况等等。

  3.5 学科专业(特性)

  艺术学科建设,考察艺术学科各专业目标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度,了解本科艺术学科专业总体发展目标及其建设思路,明确各类专业课程性质,考察规划与实施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情况、重点学科与优势专业情况、骨干课程双语教学情况等等。

  3.6 人才培养(特性)

  艺术院系开课情况,专业教学实施与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情况,分专业实验与分专业毕业综合训练,学生课外活动与讲座。

  3.6 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特性)

  艺术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与成果,艺术门类本科教学信息化,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各级别的教学成果奖,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联控与管理,质量改进,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

  4 结语

  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根据艺术学科评价原则,构建了适合艺术门类本科评估指标体系,合理把握艺术门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尺度,通过融合评估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构建具有艺术学科特色的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对艺术院系本科教学进行评估,目的是帮助艺术学科回到学科建设中去,提升发展内涵,彰显艺术院系本科教学的自主发展与特色,着重体现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科学、规范且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