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校布局合理性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08-09

  学校布局是否合理影响到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教育公平的实现,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布局合理性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地形地貌、学校位置、学校距离)、社会文化条件(人口、经济、文化)及学校自身规定(学校面积、学校规模)等三个方面,学校布局需对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关注学校距离、学校规模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建设社区学校,设计安全的上学线路,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发展。

  孙亚玲/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昆明650500)

  学校布局(School Layout)指根据教育规划确定的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所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设置、调整和分布的计划;亦指各级各类学校设置、分布的实际情况。…学校布局是否合理受区域经济、人口、地理等因素的制约,合理的学校布局要与所处地区发展和学龄人口居住分布相适应,满足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既考虑效益也兼顾公平,学校的分布得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可,达到为每个学龄儿童提供平等、优质教育的目标。学校布局规划实质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提供更加完善的义务教育的过程,学校布局是否合理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布局合理性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布局才合理”“学校布局中应考虑那些因素”“学校布局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世界银行全民教育资助项目高级执行专家塞尔加·塞尼克(SergeTheunynck)认为学校布局标准是指导政府投资规划的基础,没有学校布局标准可能造成资源闲置或者阻碍入学。标准的制定是复杂的,这是由于教育系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系统有内在的关联,因此,学校布局是否合理受多方因素的制约,本研究把这些因素归纳为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学校自身规定等三个方面。

  一、学校布局合理的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形地貌

  河流和山脉是影响学生上学的自然障碍,此外一些地区野兽出没也会影响到学生上学的安全,因此在学校的选址和建设时,必须考虑自然因素。不丹皇家教育部《小学建筑标准》中,包含学校位置的地理因素和周边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的调查,这些调查中要求完成的项目包括与其他学校的距离、到最近交通道路的距离以及未来道路规划、学校周围居民到学校可能遇到的障碍(河流、山谷等)、学校周边地形图等调查指标。

  教育机构间紧急网络( Inter-AgencyNetwork for Education in Emergencies,简称INEE)、全球减灾和恢复机构(Global Facilityfor Disaster Reduction and Recovery,简称GFDRR)、世界银行等部门联合出台的《学校安全纲要》中也要求对学校安全构成威胁的自然灾害(包括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地震、洪水和暴风等)做调查和评估。

  (二)学校位置

  拉斯·马特森( Lars-Goran Mattsson)认为服务业的选址是居住规划项目的重要问题,服务应该选址在接近使用者的地方,对于学校而言这将使学生能够节约时间、增加便利、减少交通事故,同时,学校在家附近是增加父母参与到学校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道格拉斯·雷曼( DouglasLehman)同样认为将学校设置在接近儿童居住的地方可以有效地减少教育覆盖的不公平。拉伦斯·佩里(Clarence Perry)将小学置于街区的中心,主张社区足够大从而支撑一个小学,以保护儿童远离交通事故,而这一社区的大小,采用人口和范围来确定。

  学校通常置于社区中心、接近儿童居住地,但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一些地区,受建筑面积、规模的制约,新学校往往建立在社区的边缘,学生能步行上学的很少。美国家庭出行调查显示,1969年约有50%的小学生居住在距离学校两英里的范围内,而到了2001年,只有33%的学生居住在这一距离内。在约旦巴迪亚东北部,由于土地成本高,资源稀缺,很多学校建立在社区的边缘,以此满足适应学校多种体育活动、停车和安全的空间需求。但由于城市边缘人口不多、街道连通性差,导致很少有儿童选择步行,而高交通量又带来了安全隐患。一些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学校蔓延”(School Sprwal),在地理学中“蔓延”表现的是一种无规划的延伸,意味着缺乏对土地进行细分的控制,这将不利于今后土地有序的规划,因此学者们呼吁建设社区为中心的学校,这些学校规模不大,融入社区的肌理,且位于它们所服务的邻里之中。

  (三)学校距离

  过远的距离是学生入学率低下、旷课以及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1978年世界银行为贷款国家提出的《学校选址规划指南》中认为儿童步行距离应该最短化,在丘陵地区范围应该少于平原地区,年幼的学生应该在2-3公里的范围,不得超过5公里(或者超过l小时的步行时间)。美国国际教育设施规划师委员会(Council of EducationalFacility Planners, International 简称CEFPI)1976年规定小学步行距离为3/4英里(约1. 21公里)或驾车30分钟,中学为1.5英里(约2.41公里)或驾车60分钟,高中2英里(约3. 22公里)或驾车60分钟,这一规定对于美国教育规划有深远的影响。在荷兰,南荷兰省意图量化学校交通的“合理距离”,认为15公里或1小时自行车骑行时间较为合理。德克.德斯(Dirk Dessing)等使用GPS技术对荷兰5个城市6所学校的小学生的上学距离进行计算,研究发现学生步行比例的减少与距离的增加有关,家校距离在300米以内可以步行上学,超过900米后50%以上的学生选择骑摩托车等其他交通工具。爱尔兰诺拉·纳尔逊(NorahM.Nelson)等研究发现距离增加一英里则步行或骑车的概率下降71%,步行学生多数居住在距学校1.5英里内,骑车学生居住在距学校2.5英里内。因此他认为在新校区规划时,学校应该位于居民区2.5英里以内。诺伦·麦克唐纳(Noreen C.McDonald)使用美国交通部2001年全美家庭出行调查的数据分析影响中小学生步行上学的因素,发现上学步行时间及距离是影响步行选择的最大因素,学生居住地离学校越近越有可能选择步行上学,社区学校对于步行上学几率的增加有潜在作用。

  随着当前超重和肥胖儿童的增多,从儿童健康的角度出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支持步行或骑车上学,这样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便捷的锻炼身体的机会,学校邻近居住区被认为是儿童积极通勤(Active Commuting)活动(例如步行/骑行)的决定因素。各国为了鼓励步行或骑行上学采取了一些相关措施,美国联邦交通部从2005年开始发起学校安全路线(Safe Routes to School,简称SRTS)计划,投入11亿美元专项资金推进各州实施该计划,改善服务范围在2英里内的小学和中学的基础设施,开发到学校的自行车线路、步行线路,保证这些线路不与高速公路或其他主干道相交或相邻,设置交通减速和速度控制。研究表明通过该计划,学生步行或骑行上学的概率增加,少数民族及低收入群体尤其是非裔和西班牙裔儿童选择步行上学的几率高于高收入群体和白人,学校安全路线计划可以帮助低收入群体和少数族裔学生安全到校,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体育运动量。

  上学距离远近也影响到学区的费用和学生的成绩。在很多人口稀少的地区,学生通常乘坐公交车上学,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到学校的通勤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学区的交通费用。且长时间的交通与家长参与度下降、学生课外活动参与度低相关。鲁姚智(LU Yao chi)等以4年级学生为研究样本发现学生多花费1小时乘车时间成绩降低2.6个点。刘易斯·吉姆(Lewis Jim)认为关闭社区学校会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学生不得不长时间乘车去参加课外活动,再乘最后一班车或开车回家,参加完活动后感到精疲力尽。由于不经常参加团队活动,致使团队成员对远距离学生的了解和接纳度也很低。

  可见,在学校布局中,自然地理、学校位置、学校距离、交通因素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安全和上学方式的选择,因此,学校的地理条件是学校布局是否合理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学校布局合理的社会文化条件

  (一)人口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口的发展变化有自身的规律。在教育规划时,要以现有人口状况和变动趋势为基础,尤其要重视各种人口变量,包括人口的总量、年龄性别结构和城乡分布等。

  而一所学校多少服务人口是合理的呢?世界银行《学校规划指南》认为学校规划是一个持续的规划以便让学校分布和人口分布尤其是学龄儿童分布之间保持紧密联系,指南中规定了门槛人口的计算公式:

  其中,T是门槛人口,s为班级规模,c是学校班级数,a为学龄儿童占总人口比例,e为目标入学率。门槛人口是建立一所学校的最少人口,门槛和范围的吻合是学校规划的核心。门槛人口是否包含在服务范围内是关键所在,如果人均密度低,则门槛人口将与范围不符,因此,为了能在该区域开设小学,需要调整一些标准,例如扩展范围或者减少门槛人口。该门槛人口的计算方式在当前依然有影响,诺伦·麦克唐纳对美国马里兰州和北弗吉尼亚州十个县的学校规划者做深入访谈时可以看到他们使用了门槛人口的计算方式来规划学校。除了以学区现有的学生数作为合并的标准外,学区入学人数的变化也是布局调整时所考虑的依据,如纽约州的部分学区就将学区现有的入学人数和未来计划入学的人数缩减作为学区合并的条件。

  (二)学校与社区经济发展

  学校位置在短期会影响学生和家长的出行方式,而在长期则影响到社区的空间发展。利山·托马斯(Lyson Thomas A)调查了纽约市社区合并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重点关注两类社区:低于500人的社区和501-2500人的农村社区。这些社区过去很多都拥有学校,他发现比起保留学校的社区,失去学校的社区社会和经济能力更低;而人口低于500人以下的乡村,资源和文化空间更少,学校对于其社会和经济幸福感而言尤为重要。拥有学校的村庄的房地产价值更高,市政基础设施更发达,个人平均所得更高,收入分配更公平,此外社区还拥有更多专业人员、管理人员、行政机构和个体经营者。

  (三)学校与社区文化

  学校是社区社会资本的核心组成,一个健康、稳定的社区可以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扩展学校的生产能力。凯伦·威滕(Karen Witten)等认为,学校及其设施支持着社区的活动,是社区非常重要的聚会场所,是社会凝聚力、健康、幸福和地方归属感的主要贡献者。学校,尤其是农村社区的学校常常被社区居民认为是社区身份象征的一个主要部分。在一些地区,学校是社区活动的主要地点,社区成员在学校举行选举、社区会议、体育运动、老年人饮食项目、社区晚宴和其他集会活动。学校还具有社区核心的象征价值,是社区历史的标签,学校的存在暗示着未来,失去学校的社区则暗示着衰落。当市中心的学校关闭,社区对那些有学龄儿童的家庭来说变得没有吸引力。

  三、学校自身的规定影响学校布局

  (一)学校面积的规定

  一所学校的正常运行,有赖于一定的基础设施,如教学楼、运动场地等,从而为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提供足够的空间。CEFPI在1976年规定小学、初中、高中的面积分别为10、20、30英亩,这一标准一直持续了数十年。然而,近年来一些评论认为CEFPI规定的学校大小无法适应当前地方社区的发展需要,规模大的学校只能设置在很多社区中发达区域的边缘,它限制学校设置于邻里,减少了学生步行上学的概率,原有的城市学校被关闭原因在于它们太小,因此2004版的规定没有再对学校大小做硬性规定。但即使没有州政府层面的学校面积标准,仍有一半左右的州对学校面积有所要求,诺伦·麦克唐纳的调查表明很多学校设施规划者表示他们的学校董事会有明确的面积要求或者采用2004年以前的纲要作为指导。

  (二)学校规模

  关于学校规模的研究以柯南特( JamesConant)1959年的报告最为著名,柯南特认为更大的学校拥有更好的设备、高质量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更多的深度课程和多样的课程,中学毕业班至少应该有100人,高中应该在1000人以上。受柯南特的影响,美国开始了一场长达一个世纪的学校合并运动。但随着大学校管理、成绩下降等问题的出现,研究者们开始考虑合理的学校规模问题。

  凯瑟琳·科顿(Kathleen Cotton)在研究了69个学校的规模和合并的案例后认为,小规模学校(低于300人)比起大学校在行为纪律上表现更好,旷课、一般纪律问题、暴力、破坏、偷窃、药物滥用、拉帮结伙的比例在小规模学校要更低,科顿认为小学较为合适和有效的规模为300-400人,中学为400-800人。而如果关注社会和情感方面,则学校不应该超过500人。结合学校规模与学生社会经济地位的研究发现,大学校更不利于社会经济地位低群体的儿童,安妮塔·萨默斯(AnitaA.Summers)认为非裔美国人尤其受到大学校的伤害。瓦莱丽·李(Valerie E.Lee)发现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在大学校表现尤其差。科顿在分析文献后认为小学校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和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成绩、学习态度、社会行为、参与课外活动的概率、出勤等更有优势,小学校的学生辍学率更低。凯特林·豪利和罗伯特·比克尔(Caitlin W.Howley&Robert. Bickel)的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成绩之间的联系在小学校和小学区要更弱,小学校减轻了贫穷和成绩之间的关联,因此,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或学区,学校的规模应该更小。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研究认为在小规模的小学和中学,学生的表现更好,而对小规模高中的研究结果则并不确定,维罗尼卡·加德纳(VeronicaA.Gardner)研究加利福尼亚67所超过2000人的公立高中和60所人数在200-600之间的高中,发现更大的学校在SAT语文和数学考试的成绩更高,可见,学校规模与成绩的关系在小学和初中更为明显。

  弗莱德 怀特(Fred White)通过俄克拉荷马州的调查提出当只检测教育开支对质量标准的调节时,适宜的农村学区标准为800名学生,然而如果将交通开支加入进去后,适宜的学区规模为675人。威廉·福克斯(William F.Fox)的研究表明学校规模与教育成本的关系呈U型曲线,规模过小和过大的学校都昂贵,并且认为规模经济研究无法完全揭示合并的益处和花费:首先,规模经济对学校合并的成本节约计算较为困难;其次,规模经济研究假设规模的其他开支不变,然而合并意味着学生的地理距离增加以及交通花费的增加。

  理论界普遍认同学校存在适度的规模,大规模学校集中办学虽有好处,但对于居住分散地区的交通、经济、人文等问题考虑不周,带来学生交通费用增加、成绩下降、学校暴力等问题,而小规模学校更体现人文关怀,更适合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社区或者少数民族学生居住区域。

  四、启示

  (一)学校布局是一项综合工程

  布局是否合理不仅需要考虑自然地理因素,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和学校自身规定等因素。我国刚刚经历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虽然使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和教育质量得到了一定提高,但在此次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一些地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对于当地经济状况发展、人口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和家长经济负担等问题考虑较少,全国各地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文本的分析显示:各地布局调整普遍以在校生规模为单一标准决定学校的存留,基本没有考虑学校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在下一步的布局调整中,应该吸取已有的经验,在学校布局问题上对各种影响因素考虑更加周全。

  (二)学校出现向市区边缘设置的趋向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城区学龄儿童增多,现有校舍难以满足需求,新学校选址大多位于城市边缘,这对儿童的健康、安全等构成了威胁。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学校的距离不宜太远,为了增加学生步行或骑行的几率,学校应该建在接近学生的地方。小学一般建立在社区中心,这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未来学校规划应该更加鼓励步行或骑行上学,设计社区学校,这需要综合土地利用、交通和学校规划等,从而更好地实现“就近入学”的目标。

  (三)学校规模的大小有一定的合理范围

  大规模学校容易出现成绩下滑、行为纪律等问题,小规模学校不仅方便了学生就近入学,也降低了家庭的教育成本,而且师生之间、家校联系上也更为融洽。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区域,学校的规模可以更小,在我国西部山区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且少数民族众多,借鉴国外的研究,可以减小这些地区的学校规模,对少数民族群体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照。

  (四)关注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学校对社区的塑造

  学校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凝聚力的核心,有学校的社区和没有学校的社区其经济发展有很大差别。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学校对于社区的塑造常常被忽视,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学校办学标准的规定,学校远离了所服务的社区,这让社区的参与度降低,学校成为孤岛。今后在学校布局规划中,要重视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设置激励机制共享公共设施例如游泳池、图书馆等,社区与学校共享活动空间,这可以让学校的面积更加灵活,学校与社区形成良性发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