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表达是思辨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助推器。高中政治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就离不开平时的阅读表达训练,本文将从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进行策略探讨。其中,阅读训练策略主要是阅读政治课本和阅读时政材料;表达训练策略主要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考试大纲》对学生提出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包括:1.获取和解读信息;2.调动和运用知识;3.描述和阐释事物;4.论证和探究问题。可见国家选拔人才是重视其是否具备很强的阅读、表达、思维能力,这就强调了要对高中学生加强阅读和表达训练。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自身教学实践出发,从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的策略进行探索。
一、阅读训练策略
高中学生阅读能力不强,已经严重制约政治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效果。本人一直关注该问题的解决,也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阅读政治课本,把握重点知识,培养提炼政治学科知识要点的思辨能力。
1.重视学生课前预习。预习是无师自通的桥梁,是思维习惯形成的助推器。在政治课前预习中,本人是这样要求学生:首先,课前进行至少一遍全面的教材阅读;然后,在做知识填空前,让学生边阅读边标注,把要填空的内容先在书上划出才填写,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达到梳理知识要点的目的;最后,在知识梳理的基础上,这些预习成果必须通过书面给予充分展示,目的是便于教师在备课时“备学生”。
2.强调课上快速阅读。新授课中,本人一般设计5分钟快速阅读环节,采用“问题阅读法”并引入合作的“分组阅读法”。具体操作:本人一般参考《学习与评价》中每课书每节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增强阅读的目的性,提高阅读的效率;有时因堂上时间有限,常常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分别由老师分配不同的阅读任务,各小组完成阅读之后派出代表回答教师问题,小组其他成员也可以积极补充,老师进行点评,对表现好的小组加分表扬。目的是增强阅读的成就感,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二)阅读时政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判断推理分析预测等思辨能力
虽然时政材料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视频、图片、漫画、表格、图表等,但高考试题最终都离不开文字材料。因此,我们课堂上重点训练学生认真阅读文字材料,冷静思考,仔细推敲,避免以偏概全或偏离题意。在指导学生做阅读材料题时,要求学生动笔划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动脑去联系课本知识。
1.指导学生从材料到观点,培养归纳能力。从材料到观点就是指导学生先阅读材料,让学生尝试归纳材料包含或反映了政治书本上的什么基本观点。这适用于开放性的试题和设问中没有具体知识范围规定的试题。例如:对《生活与哲学》中“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理解时,列举事例(1)乔布斯颠覆了iPhone、ipad、ipod的外观、手感和功能,使苹果超越微软成为世界第一大科技公司,苹果持有的现金一度超过了美国政府国库存款,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2)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重大创新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大胆提出了“一国两制”独特构想。(3)杰克逊的梦幻太空舞,独特唱腔,黑西装九分裤白色长筒袜,引领了追捧潮流,他拍摄了全球第一支现代MV,还致力于慈善。问题:这三则材料共同和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运用这种方式,学生学会自悟其理,比单纯教师的讲授要好得多。
2.指导学生从观点到材料,培养演绎能力。从观点到材料就是指导学生带着观点阅读材料,理解观点在材料中的体现。这适用于设问中有具体知识范围规定的试题。例如:《生活与哲学》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本人取用医学材料:20世纪20年代,弗莱明第一个发明了抗生素抗生青霉素。抗生素问世后,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得到了救治,抗生素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品。然而大量的临床实践是人们发现,抗生素具有导致血液疾病和产生耐药性等弊端。现在,医学界也不再把抗生素看成是灵丹妙药,而是慎重使用抗生素。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运用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习中把四个方面同其对应的材料联系起来阅读即可,就不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
3.指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培养迁移能力。从材料现象到观点本质就是指导学生通观材料和设问,透过材料的现象抓住设问要考查的明确知识范围,能够捉摸出题者意图,明白事理。这适用于设问知识范围看起来不太明确的试题(评析题、辨析题等)。例如:在《生活与哲学》中“人生的价值”,列举材料:人们把那些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低收入群体称做“蚁族”。“只要留在大城市,做什么工作都可以”。请运用《生活哲学》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运用这种方式,学生必须先把材料观点迁移到书本知识“怎样才能正确实现人生价值”再结合材料评析。
二、表达训练策略
一个人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同他的大脑所具有的思辨能力有直接的联系,但现实中高中生在政治上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情况不尽如人意,这与本身思辨性强的政治课不相符合,迫切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加强学生的说写训练。
(一)思辨能力是内容,而口头表达是外在表现形式。一个人的思辨能力往往通过其口头表达能力表现出来。争取课堂发言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在课堂上本人一般采取如下的办法:
1.复述课文要旨。复述课文,既达到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也达到了掌握课文要旨的目的。教学中为了达到巩固新课的目的,我注意引导学生口头复述教材。复述内容根据所授新课来定,或者复述某一基本观点的论证层次、或者复述某一框题的主要知识点、或者复述某一节、某一课的知识框架等。例如:《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引导学生说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实践表明,复述教材的过程也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2.反复朗读背诵。反复朗读背诵这是比较原始的一种方法,但也是一种实用的背诵方法。要轻松背诵政治学科观点,首先就要反复朗诵课文,读得顺畅流利,朗朗上口。学习政治一定要背书,但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例如:《生活与哲学》第七、八课联系观和发展观,本人指导学生先把书本上的大小标题理解并记熟练,然后抓住世界观对应方法论来理解哲理。背是知识的积累也是知识的整合。
3.讨论回答易混易错点。易错易混点能使认识走出迷雾,提高辨别能力。政治试题有很多设计巧妙、陷阱隐蔽的新颖材料,突出考查教材中的易混、易错知识点。如果没有吃透好就很容易掉进了命题者的温柔“陷阱”。本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很重视课文中重、难点和易混易错之处,让学生同座或前后座议一议,以便相互启发、分辨和释疑。必要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不断激荡思维的火花。
4.开展课堂小辩论活动。辩论能使人们的思维更为活跃,语言更为机智,道理更为明朗。在课堂辩论中,锻炼了学生的口才,思维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应变能力等,展示了学生的知识、口才、思维等素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生活与哲学》提出如下辩题: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等。
(二)思辨能力的核心是评价,评价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书面表达出来。现行高考政治的考核中主观题占52分,故高中学生要加强政治术语的书面表达训练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1.构建知识体系训练。高考强调知识的灵活准确的调用和表述分析,决定了构建知识体系是后期复习的关键。建构知识树要根据考点,考点既要全面,又要突出主干,还要重视易错易混点的区分、理解、运用。本人力求精心把握教材,参考借鉴名校名师构建知识体系的做法,指导学生写知识结构时,强调把握一课内、一节内、一框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生活与哲学》框架式的知识体系是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盘活基础知识,减轻记忆负担,提高理解能力和课堂效率。
2.加强主观题训练。最有效的办法是研读典型高考例题及参考答案后模仿答题。我们通过看高考题的答案,先学习,再模仿,最后达到提高。研读高考答案探析解题规律,从一道高考题探索一类问题的解法。例如:纵观近几年的文综考试《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的类型,本人一般是从框架式的知识体系来指导学生归纳答题的摸板,从每层材料中提取能体现哲理信息的句子并多角度去思考,组织答案时明确写出所要运用的哲理(包括原理和方法论)并注意结合材料分析。对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研究答案中每一小点的答题角度,模仿参考答案的思维路径。高考要求学生具备的记忆力、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辨能力等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
3.撰写政治小论文。小论文的写作,可以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入社会,从知识海洋中又游出来,学会用所学理论、观点、立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布置学生的假期作业就是上交一篇政治小论文,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专业性。
三、正确处理阅读和表达的关系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书读得多,知识才能丰富广博,表达起来才能左右逢源。阅读与表达两者的关系可以做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把阅读理解成为表达的源泉,把表达理解为阅读的升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做到“读写结合,读中有写,以读促写”,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