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卡皮克“重复提取”模式的培训学校高职课程空间教学应用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21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培训学校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引入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课程资源树、3G实景课堂等空间教学形式实现了广泛应用,但是基于科学理论的空间教学实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发展。引入卡皮克“重复提取”学习理论,主要论述了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它对培训学校高职空间教学的应用启发,并详细叙述了基于“重复提取”理论的空间教学的研究过程。

  伴随着信息技术被引入高校的专业课教学之中,空间教学模式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也出现在许多培训学校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相比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满堂灌”模式,空间教学更具有科学合理性,它含有资源丰富的信息库和层次分明、类别详细的课程模块。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空间教学还能够创设出实景模拟教学环境,带领培训学校高职学生感受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职业技术的应用。但是在空间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引入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培训学校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的内涵

  2008年,美国普杜大学的青年博士杰弗里·卡皮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提取(Retrieve)在学习中的关键作用》的关于教学研究方法的科学论文,该论文主要观点是:相比于重复学习没有延迟回忆的效果,而重复提取的模式促进回忆的效果明显,有助于加强巩固学习。这项研究理论一经发表,就受到了教育和心理学者的广泛关注。卡皮克博士测试了学习中的“Encoding”与“Retrieval”活动,最终得出“提取”反馈对保持记忆有好的影响、提取模式优于细化学习、提取学习有重要作用等结论。

  二、重复提取模式应用于空间教学的启发

  (一)完善空间教学质量管理

  许多培训学校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还是以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获取高分为主,对学生的教学质量评判以考试分数作为重要参考条件,应试教育的影子久久挥之不去,这就导致空间教学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登录平台次数的多寡和言论发表的量来进行判断。一些教师甚至只是将账号挂在网上,由他人操作布置任务,敷衍地完成空间教学要求。如果引入卡皮克“重复提取”教学理论,通过设计适应专业课的阶段成绩测验和碎片考试模型,可以加强空间教学考核模式的渗透,发挥理论的教学推动作用,促进教师的教与考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与考学习目标的实现。

  (二)加快空间教学改革进程

  如今大多的培训学校高职院校采用了传统的课堂为主、实验室为辅的教学模式,教师就像课堂的主宰者,由他们发号施令,学生执行学习命令,不能充分发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作用,这就导致培训学校高职院校即使引入了空间教学,也不能很好地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去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丰富的优秀职业人才。培训学校高职院校应当推行教育改革,引进空间教学专业课程,以重复提取理论作为教学指导,加深教师对该理论实践应用的认知,使他们能够做到创新教学,结合优秀的空间教学案例,掌握任务设计技巧,并合理运用到专业课教学中去,使空间教学的实践应用能够收到实际效果。

  (三)有效融合多种教学模式

  教师在应用空间教学模式时,最常用的是口头讲授法和及时教学法,将重复提取观念应用到这两种教学方法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讲授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表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认知心理学观点认为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会感受到知识冲突,这期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讲授时可以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设疑,引起他们思考,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不断提取信息展开探索与讨论。及时学习主要是通过网络课前预习、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专题讨论等方式开展的课外与课堂互补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与空间教学的网络学习理念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教师通过空间教学平台设计课前预习内容,学生自主预习熟悉课程主要知识点,并通过平台将教学难点及时反馈给教师,那么教师在开展课堂讨论时就有了专题指导方向。在这个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扩展巩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知识不断提取,加深理解[1]。

  (四)促进“意义性”学习产生

  意义性学习是指新知识中的符号象征与学习者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概念之间建立实质性关联的一种学习。相比于机械性的灌输教学模式,意义学习是“提取”的最好体现,而“提取”反过来也促进意义学习的发生。在教学中采取一些策略能够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接受能力,如果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程度不够牢靠,需要再次提取旧知识巩固基础然后再进行新内容的学习。其次,学生学习需要有一个意义作为指导,这个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督促,管理学习,使他们可以将新旧知识重点不断提取,交互融合,构建新的知识系统。最后,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多进行知识交互讨论,如提问、课堂讨论、互助学习等方式,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重复循环一个接收、提取、输出的过程,帮助他们有效获得关键知识内容。

  三、卡皮克“重复提取”理论在培训学校高职空间教学中的应用

  (一)重复提取理论的实际应用

  是否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重复提取的角度来看,只要能够不断地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思维体系,学习新知时联系旧理论,不断产生认知冲突,在寻求解决的过程中又架构新的思维模式。一些富于创造性的教师已经开始采用设置疑问、耐心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提取知识,加深理解。在广受好评的探究协作学习中,教师预设任务,学生需要反复提取信息,促使新旧知识整合,才能完成任务。小组协作中,成员之间不断“交锋”,反复论证判断,多次信息交互,最终有效解决问题,也是重复提取学习效果的最好证明。而在问题教学中,教师抛出精心设计的问题后,学生要不断思索寻求答案,就必须通过反复提取,提炼精简,直到能够得出最为满意的答案。因此,注重对学生提问和找寻问题答案的能力培养,也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知识的掌握水平[2]。

  (二)重复提取学习模式的构建

  卡皮克的“重复提取”理论中,包含两个具体的学习考核模式:“阶段性成绩测验”和“碎片化考试”。阶段和碎片可谓是相辅相成,它们重在从科学的时间间隔上对知识进行提取。对这两种类型的考试测验,也包含了两种提取方式——扩展和收缩。扩展型的教学重点知识提取以结合教学内容为重点,兼以固定时间间隔的知识整合。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水平和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合理选择设计教学内容,开展重复式知识提取测验,且测验的难度需要缓慢逐次增加。在第一次测验中,学生可能还未完全掌握并记忆空间教学模式的知识体系,教师最好采用开卷考试形式,给学生一个缓冲加强时间;第二次测验时就要设计一些教学过程中多次强调的重点知识问题,难度适宜。这两种测验模式,都需要反复、多次的练习和考试,才能使学生连续不断地提取、存取知识。

  (三)开发学习系统,关注学生“输出”

  “重复提取”理论的重点在于“重复”和不断的交互存取知识,培训学校高职学校要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该理论学习系统的开发利用,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泛的交互、提取信息的平台。区别于传统教学,“重复提取”理论十分关注学生的“输出”问题,教师在将知识“输入”给学生之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十分关键的。他们要对接收的知识反复提取、分析整合,然后再合理地表达。在这个“输入”“提取”“输出”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一定的吃力的感觉,正是由于这种压力感觉的存在,才能不断推动学生去认真提取、科学应用。在英语听力学习中,“逆向听写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关于反复提取的例子。中国的学生英语听力普遍较差,应用逆向听写教学法,让学生记下听到的内容,多次听,反复听,当内容大致全都写下来时,再去听就可以慢慢听懂了。这个过程比较费时,但是实际效果十分显著,多次运用之后,学生的听力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高[3]。

  培训学校高职院校要想将“重复提取”理论与空间教学科学合理地结合,就必须要认识到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加强教学改革创新,把反复提取融入教学中,设计合理的学习和考核方法,关注学生的实际“输出”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