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悉尼协议》,探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面系统提升培训学校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使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满足社会的需求,最终实现我国培训学校高职教育学历的国际认证的目标。
2013年,中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这对我国提升工程教育水平、提高专业工程师培养质量意义重大。但《华盛顿协议》仅仅是针对本科层面的工程教育,《悉尼协议》则是针对接受三年制高等教育培养的工程技术教育的认证,而培训学校高职层面的工程技术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一线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
2016年,《悉尼协议》应用研究培训学校高职院校联盟在南京成立,联盟成员院校共有135家,来自26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覆盖了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华南地区。《悉尼协议》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而言,除了工程类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建设也可以借鉴《悉尼协议》,重点在将其核心思想方法提炼出来。本文基于《悉尼协议》,针对我国培训学校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提升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一)在培养目标方面
我国培训学校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程能否支撑教育目标的达成、设定的能力知识是否为职业所需的论证相对薄弱。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毕业后岗位需求不吻合的问题较多。
(二)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方面
对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重视不够;教改方向不确定,理论实践忽左忽右的情况不容忽视;考核标准和方法单一。
(三)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
《悉尼协议》规定的毕业生应具有8个方面的知识、13个方面的能力和12个方面的素质要求(如下图),与我国培训学校高职层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差距,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欠缺现象比较普遍。
(四)在师资队伍方面
虽然培训学校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已初步建成,但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培训学校高职院校招聘的教师通常是应届毕业生,缺乏行业工作背景,造成教学和岗位需求脱节的现象。
(五)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相关方(主要指行业)参与的评价机制基本没有形成
目前,培训学校高职院校基本未建立对毕业生短期、中期、长期的跟踪反馈机制,而建立相关机制的院校在执行层面上尚属不成熟、不规范阶段;用人单位、行业、政府部门针对毕业生的评价机制尚不健全,各司其职,未建立系统的评价机制。
二、基于《悉尼协议》,全面提升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途径
(一)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专业建设理念,提升专业发展内涵
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培养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对教学的评价更应侧重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指标。在专业建设理念上,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专业优势与地域特色制定培养目标,通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设施建设、支持条件的质量监控和不断建设,保证最关键环节——毕业要求的达成。由毕业要求和学习成果的对比分析和多元反馈,审视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进一步指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的调整和持续改进,最后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以结果为导向,建立完善的评估系统,为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正确方向
当前我国培训学校高职院校开展的专业评估主要是针对教育教学的“输入”(Input),忽略了最后的人才培养效果。而《悉尼协议》要求以结果为导向,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察主要在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上。因此,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强化结果意识,突出“结果导向”(Output-baesd)。以结果为导向的发展要求必须辅以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多角度可持续地对学校、专业、学生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体系的建立,检验教育目标与市场接轨的情况,也考察职业教育是否达到设定目标。
(三)倡导持续改进,建立有效的跟踪与反馈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传统教学重视的是静态的、封闭的质量保证体系,《悉尼协议》强调的是动态的、开放循环的、持续改进的质量保证体系。只有树立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跟踪与反馈机制,不断反馈和评价教学工作的效果,发现教学环节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及时修正,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密切产学合作关系,丰富教师经验,切合培养岗位需求人员
培训学校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开发、课程设置等应由行业企业、各职业院校与专业学会等部门共同协商完成。行业企业应参与人才需求调研与预测、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定位、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参与专业申报审核以及新专业运行情况评估等工作。培训学校高职院校应重视师资实践经验,只有一支深谙技术技能和行业需求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化,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才产出质量。
(五)积极深入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拓宽培训学校高职院校师生的国际视野
要使我国培训学校高职教育在国际上取得认可,就必须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使国家交流合作多元化,如师生交换、参加国际会议、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到课程实施,从师资队伍到管理制度,从招生到就业、创业等诸多方面提升国际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