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平台下高校经管类课程改革理念

发布时间:2017-08-26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网络也在更多的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高校课改的不断推进,对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经管类课堂改革的状况,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改革的效果提出几点建议,希望理论的研究可以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现如今,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竞争,更多的是信息技术的竞争。这一技术也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大有助益。基于此,各个国家都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断创新完善信息技术,以便其能服务于更多的领域。在全球范围内信息化趋势之下,高校教育的信息化也成了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信息技术改变了各个参与教育的主体对这一活动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实际的教学行为。总而言之,信息化技术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相关主体必须要顺应时代变化发展的潮流,引入信息化的教学,从而实现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也为我国的社会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一、适应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作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学习已经无法脱离计算机与网络而单独进行,所以高校经管类课程原有的教学设备与教学工具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了,同样,学生原先采用的学习工具也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与学习的需要,这些工具、设备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多媒体、网站、数字化图书馆以及各种软件进行辅助,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这些方式,也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总的来说,信息技术的创新、完善以及推广,使传统的单一、单向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同时教师发挥了引领与指导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使教学达到了更好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作用

  传统经管类教学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而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知识的灌输,学生也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获得相应的知识。随着信息技术在经管类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资源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途径与平台表现出来,教学方式也更加丰富多彩。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区别于传统单向的知识输送,这一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来,从而更好地实现其成长与发展。通过信息技术,学生认识到了经济管理课程的重要性,提升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信息化平台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帕林克萨受构建主义理论的深刻影响,他将该理论与高校的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交互式课堂教学”这一新的概念。其具体含义为:区别于传统的教师单方面的灌输,教师引领与指导学生通过自身支架的构建,提升自我的能力,从而实现自我的发展。随着这一理念的不断完善,该理论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用这一理念来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发挥学生这一主体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使理论的学习更加契合实践活动的需要。总而言之,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所以我们必须以此为基础,不断创新与完善互动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基于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借助于社交网络,实现各个主体的协作互动

  在过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或者互动渠道十分单一,所以双方互动的频率不是很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各种社交软件应运而生,例如,QQ、微信、微博等。这些软件的出现,为各个主体提供了更多交流的平台,极大地便利了他们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可以在这些社交软件里讨论经济管理的相关内容,学生还可以在社交网站中,获得更多人的经济管理经验,并通过理解分析,运用到自身的经管课程学习中。

  (二)借助于网络化平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互动教学模式主要强调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要发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引领与指导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学信息化,有效地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使其不再局限于课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不断地研究探索,以实现自我的完善与发展。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学习。故此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学生在课外遇到了需要运用经济管理知识解决的问题时,就可以运用信息平台,查询经济管理的相关内容;或者通过社交平台向经验丰富、知识体系较全面的人请教经济管理的运用技巧。

  (三)借助于虚拟网络,实现教育的应用实践

  经管类课程的内容,往往比较抽象,有时候学生很难理解,就更谈不上实际的应用了。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广泛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一技术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或者是更加形象,使学生可以更为直观、高效地了解学习的内容,为其实际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这一设备,将经管课程的深层内涵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反映出来,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的内容。再如,一些类似于企业经营与管理业务的模拟操作软件,可以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从而加深其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实践能力。

  三、信息技术在经管类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经管类课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主要研究的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这一课程涵盖的范围较广,牵涉的内容较多,并且有较强的实用性,所以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也有更多的要求。

  (一)课前阶段

  1.教师的任务

  课前,教师应当根据课本的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目标与要求,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归纳,并且进行层次化的习题设置,从而指导学生开展本课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编成HTML文件,并且上传至网络,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组建微信群、QQ群等,学生有问题就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也可以及时地解答,学生之间也可以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上传相应的学习资料,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2.学生的任务

  要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这一主体的作用,对学生自身来说,最基本的就是要利用好计算机网络平台,对本课程的相关概念及其内容进行学习,从而实现自我的提升与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借助于社交软件、电子邮箱等信息化平台,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与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不同思想火花碰撞的过程中,这些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另外,经济管理的内容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通过信息平台,学生在遇到某一类相关问题时,可以与教师进行较好的交流,运用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课外学习得到了加强,而且通过这种对现实问题的讨论,他们对理论的运用能力也得到了加强,符合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

  (二)课中阶段

  1.教学时间的安排

  要想实现教学活动高质、高效的开展,必须要保证教师可以灵活、自主地安排教学时间。在信息平台中,教师可以根据经济管理课程的内容来安排教学的时间。例如,在教授相关的经济学课程时,因为内容有一定深度,可以通过QQ等社交软件通知学生进行预习,学习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以配合课堂的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管理学的内容,对讲课、讨论等教学阶段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在教授与经济管理相关的课程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平台搜索相关的案例,增加讨论的时间,扩大教学的作用范围,深入挖掘教学的深层内容。

  2.教学方式的选择

  为了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新潮流,教师与学生有了不同于传统的角色定位,被重新赋予了新的要求。在经管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教”,更多的是“导”;而学生不仅仅要求其“学会”,更要求其“会学”。这些要求表明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体现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例如,在教学经济管理时,教师可以在信息平台中选取教学价值较高的经济类案例进行分析,将学生设定为管理者,问他们会如何处理这些经济问题。通过这种问题预设,使学生运用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思考,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课后阶段

  依托于信息化平台,经管类课程可以在课堂外开展更加丰富的学习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他们更好地对理论知识加以运用。例如,可以运用信息化网络技术组建虚拟公司,然后各个学生担任不同的岗位,并且定期进行互换,从而实现公司更好的运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了解经管类课程的知识,加深团队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

  总而言之,信息化发展已经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所以相关主体必须要适时转换自己的观念,将信息化平台与自己的教学、学习工作相结合,最后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