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职业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培训学校职业院校物流的教育对促进物流教育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情况不容乐观。对此着重讨论了中国目前物流专业的教学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现代物流是社会与经济发展联系的纽带,是社会经济发展活力的体现。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日益激烈,加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有效培训,在推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培训学校职业院校作为培训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要注重培训计划的优化,专业理论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步发展,才能培养出高素养、高标准的专业物流人才。

  一、在培养我国高等培训学校职业院校物流专业人员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缺乏创新实践

  自2000年以来,绝大多数高等培训学校职业院校为适应社区物流专业人士的需求,成立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但是由于起步时间短等原因,许多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人员培养过程中,对教学实践创新的水平相对较低。物流管理教学实践重点就是关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物流管理。但目前,我国高等培训学校职业院校物流管理教学实践缺乏教学的实践创新性,高等培训学校职业院校物流管理教学实践趋于“形式化”。

  (二)学校条件滞后

  中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非常系统的理论依据,物流教材水平不均衡,有时甚至是同一系列的物流教材也不正规等。还有部分培训学校职业院校没有明确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不具备职业教育特色,更重要的是一些机构为一味追求专业人数的增加,而忽视了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无专业特点。再次,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受限。最后,缺乏实践基础,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物流管理人员的培训。

  (三)学办宗旨落后

  据调查,大多数职业物流管理专业主要接受的是专业教育,却忽略了高等职业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把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办成了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压缩型,过于注重学生的学历教育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物流管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来进行专业建设。

  (四)实践教学不能满足需要

  在我国,绝大部分培训学校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培训条件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培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少。二是一些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硬件专项资金较少,导致许多学校达不到实践教学条件。第三,校外不合理的实践安排,管理不到位,一些培训学校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实践只是利用假期给学生进行自我实践,管理松散,即使组织学生到外面实践,也主要以观摩为主,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二、培训学校职业院校物流专业人员的培养策略

  (一)明确物流专业培训理念,完善培训目的

  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培训学校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教学特色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物流专业理念,完善培训目标,有效提升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性。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培训学校职业院校要着力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人才,这就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理念,培训学校职业院校要找准培养人才的方位。同时在培养培训学校职业院校物流专业人才中,不断创新培养理念,运用现代物流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物流专业人员的社会适应性。

  (二)选择实践内容,建立专业课程体系

  在培养培训学校职业院校物流专业人才时,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使课程内容科学化。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以课程内容为依据,以实践为导向,优化就业需求。同时,培训学校职业院校也应建立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结合高职院校物流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学校资金的多少,不断提高教学的可行性和相关性。

  (三)提高教师实力,形成教师培训机制

  在培养高等培训学校职业院校物流专业人才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时,高等培训学校职业院校应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强化队伍建设,学校出台相关政策激励教师走出去,进行长期阶段性的学习和积累,不同教师就自己的专业强项进行集中学习和企业实践,强化实操技能,而不仅仅是短期的认知。同时,要加强物流专业的社会实践性能,培训学校职业院校要主动寻求校企合作伙伴,逐步构建完善的实践基地。此外,物流专业人员在培训中,培训学校职业院校也应以企业导向不断学习,制订岗位培训制度。

  (四)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创新课程模式

  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全面创新课程改革,给主要课程教学教师分配任务,学校应积极采取强有力的配套支持,提供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为教师学习、课程录制等提供帮助。也可以通过与课程模式上较先进的高职学校相比较,找出自身的弊端和不足,从而改善自身与其他院校课程模式的相关性。